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旅遊業再次“全線飄紅” 黃金周直面七年之癢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08日 20:53)

  國家旅遊局最新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五一”黃金週期間,全國共接待旅遊者1.21億人次,比去年“五一”黃金周增長16%;實現旅遊收入4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這是七年來中國旅遊業在黃金週期間再一次“全線飄紅”。

  業內人士認為,前些年開始出現爭議的中國黃金周,不僅正在直面“七年之癢”的挑戰,而且在積極進行自我總結和自我調整。培育國民旅遊休假意識、維護國內遊與出境遊平衡發展、為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適度“施壓”,是黃金周制度存在的客觀理由,也是急需深化的主要方向。

  今年“五一”全國主要旅遊城市接待人數均創歷史新高,而全國假日辦公佈的投訴量並沒有相應上升,這表明適當的客流壓力對旅遊市場的發育是有好處的。

  經濟學家劉一彬説,正因為中國政府1999年創設的黃金周對交通、民航、飯店等形成前所未有的壓力,才強有力地推動了這些産業和部門的相對高速發展。而功能和所涉及部門不斷擴大的全國假日辦則通過公開處理投訴等推動了旅遊服務業的進步。

  旅遊專家在論證黃金周的現實性時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欠平衡,黃金周對旅遊熱點地區經濟提升和就業機會意義重大;目前中國多种經濟形式並存,中央政府強制規定的黃金周對一些私營、民營企業職工休假權利的保障力度,遠遠大於企業自主安排帶薪休假的幾率;黃金周在社會心理學角度上已經具備積極的公眾心理其礎。

  旅遊經濟學碩士姜明誠説,參照各國發展規律,當中國10年後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時,中國家庭的旅遊模式將從目前簡單的觀光旅遊,轉向度假型的旅遊模式。加上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到此一遊”式旅遊對運輸、食宿、環境壓力才會根本改變。而黃金周制度性的合理安排是保護、開發國民旅遊意識,規範旅遊市場正確發展的有力手段。

  經濟分析師皇自強説,“五一”前,全社會都在呼籲對景區亂漲價之風加以遏制,就是因為培育中國國民的旅遊休閒意識仍是中國社會的主要任務。目前黃金周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歸根到底是國民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與社會供給之間的不平衡造成的。因此不能通過“取消黃金周”來抑制需求,而是要不斷為“黃金周”注入市場化、規範化的新鮮血液。參照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在長假期間發生交通堵塞等現象,但他們都是在基礎設施、服務管理上下工夫,沒有想一聲令下取消假日。而中國經濟總體發展還未達很高水平,需要做的更是加強供給而非控制需求。

  皇自強説,中國年度旅遊者已經以億人次為單位,但也僅僅是全體國民的十三分之一。中國政府創造性提出黃金周制度,根本目的是面向全體國民包括小城鎮乃至農村消費者。這樣看來,黃金周肩負的使命可以説是任重道遠。

  專家認為,黃金周面臨部分批評意見是一件好事。國家旅遊局在近期的中國旅遊規劃提出“深化以黃金周為重點的假日旅遊”,也就是正視黃金周實踐中産生的一系列問題,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從而使黃金周度過“七年之癢”而更上層樓。(完)

責編:春天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