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向"生態政經"邁進 區域經濟變綠變輕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0日 16:03)
專題:2005年兩會
新華社上海3月10日電(徐壽松、劉兆權、胡作華、何曉)在今年上海、浙江、江蘇三地的地方兩會中,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言獻策中,“綠色GDP”“循環經濟”成了頻繁出現的關鍵詞。這一信號的背後,一種新象浮出水面:長三角開始走向“生態政經”時代,長三角區域經濟開始逐漸變“綠”變“輕”。
上海化學工業區氣體有限公司總經理Jean-Marc Belot給自己取了個非常中國化的名字:駿馬 伯樂,寓意他領導的公司要成為上海發展“循環經濟”的駿馬,而他所在的上海化學工業區則是實踐“一體化”理念、清潔生産的“伯樂”。
在人們的慣性思維中,化工區常和污染聯絡在一起。但開工不到4年就吸引了88億美元投資的上海化學工業區,卻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反證:貫通上、中、下游的一體化循環經濟産業鏈在此初步形成,企業之間形成化工原料、中間體、産品、副産品及廢棄物的互供共享關係。如上海化學工業區氣體有限公司的原料是來自巴斯夫等化工公司的廢棄物,這種叫做乙丁烷的氣體對於巴斯夫而言是需要花錢處理才能排放的廢氣,而上海化學工業區氣體有限公司卻將它買來,轉化為高純度的氫氣賣給下游上海賽科公司的90萬噸乙烯裝置使用;賽科再將自己的廢料氫氫酸賣給璐彩特國際(中國)化工有限公司用作生産原料,將乙烯裂解産生的渣油送進哥倫比亞公司,生産作為汽車輪胎添加材料的碳黑。通過這一系列的變廢為寶,大量減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上海化工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阮延華説,上海化工區每平方米土地的環保投入達到500元,因為構建了一體化循環産業鏈,打造一體化清潔生産流程,編織一體化輔助網絡,從而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明顯降低了資源消耗。2003年3月,上海化工區被中國—歐盟環境管理合作計劃列為試點生態工業園區。
上海化工區僅僅是上海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工業區的一個代表。作為中國資源消費總量最大的城市,上海每萬元GDP的能耗卻是全國最少的,約為1.07噸標準煤,且每年都以4%的速度環比下降,上海經濟正在變“綠”變“輕”。2004年,全國第一份《産業效能指南》在上海出臺,上海不再僅僅以産值等指標來衡量産業,而是加入了資源、用地、環保、技術創新等新指標因子,高能耗、佔地大、易污染的企業被拒之門外,從經濟活動的源頭保“綠”。
不僅是上海,相鄰的浙江、江蘇都在努力終結粗放型增長模式。整個長三角,在率先對“綠色GDP”的孜孜追求中,著力降低經濟發展的環境代價,傳統的污染企業向綠色環保方向轉變,能源消耗行業向資源集約的目標轉型。
“如果經濟倍增,能耗也倍增,那是難以承受的!”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説。在過去6年中,江蘇的GDP增長已達105%,而污染總量卻下降了40%;其中2004年,GDP增長14%,污染總量下降3.5%。“經濟增長、污染下降”這道難題,在江蘇已找到破解之道。眼下,江蘇省已通過建設生態省的規劃,在全省設立了循環經濟試點100多個;省政府明確要求,將環境和資源等方面損失的“綠色GDP”納入經濟統計體系。為謀求環境與經濟效益雙贏,江蘇對企業加強清潔生産審計,目前江蘇傳統的冶金、紡織、化工等支柱行業中,有800多家企業實施了清潔生産,取得直接經濟效益超過10億元。如“綢都”盛澤在實施清潔生産方案後,盛澤與浙江交界斷面的水質由五類提高到三至四類。而蘇州市則取消古鎮的GDP考核指標,每年只對其進行環境保護和旅遊指標的考核。
浙江省則從2004年開始,在全國率先將“綠色GDP”及萬元産值主要原材料、水、能源消耗和“三廢”排放量4個新指標引入國民經濟核算,以全面評價區域可持續發展狀況。湖州市更是變革幹部政績考核辦法,不再以GDP增長為中心,而是提高對環境保護、財政收入、民生質量和政府效率等內容的考核比重。他們明確提出,決不能搞犧牲生態環境,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的發展,決不“吃子孫飯”。2004年上半年,這個市就否決了報批的20多個新開礦山項目,並決定本屆政府任期內不批新礦。
這些都只是長三角地方政府反思、改進發展模式的表象。目前,國家正在著手制訂國民經濟綠色GDP核算體系,並開始試點。上海已列入第一批試點省市之列。順應這一時代要求,滬、蘇、浙都在積極嘗試運用綠色GDP指標來衡量、指導發展。
其實早在2003年8月,“綠色長三角”就已達成共識。在《關於“世博會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共同發展”的若干建議》中,滬、浙、蘇三地就首次提出借“世博會”良機打造“綠色長三角”。有專家預言,當下的長三角一體化正向更高層次的“綠色經濟”一體化方向發展。長三角內部綠色或稱生態競爭將愈演愈烈,競爭模式也將從“單一的市場競爭模式”向“市場競爭和綠色競爭雙重競爭模式”轉變。
2005年初,“環保風暴”在全國掀起,從中央到地方,對於經濟與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重視有加。學者們敏銳地預言,“生態政治”正浮現中國,而長三角正邁向“生態政經”時代。2005年的春風將把長三角的GDP吹得更“綠”。
責編:劉棣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