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見成效 中國經濟快車道上平穩運行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6日 18:35)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張曉松、劉錚) 引人關注的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16日全面“亮相”,這些令人欣慰的數據標誌著我國宏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堅定了我們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宏觀調控各項政策措施的信心。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2003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回升至9.1%,開始進入新一輪週期的上升期。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央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曾經有人擔心,宏觀調控會不會抑制經濟增長,使我們錯過當前快速發展的良好時機。國家統計局16日發佈的統計數據打消了這一憂慮。
從經濟增長率看,一季度9.8%,二季度9.6%,沒有出現大的起伏;從居民消費價格看,上半年雖然同比上漲3.6%,但其中主要有去年四季度物價上漲所帶來的翹尾因素;從就業情況看,前5個月新增就業就已完成全年任務的一半以上;從外貿情況看,上半年,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2%,進出口總額增長近40%。可以説,經濟運行狀況總體並未出現大起大落,而是保持了一個較快增長的勢頭。
與此同時,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得到了初步抑制。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4.4個百分點,投資增長過快的勢頭得到遏制;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增幅比去年同期減緩6.8個百分點;部分過熱行業生産增速明顯回落,上半年鋼、鋼材同比增幅比一季度分別回落5.3和6.3個百分點;糧食生産則出現了多年未遇的好形勢,糧食種植面積結束了連續5年的下降趨勢,夏糧獲得好收成。這些數字充分説明,這次的宏觀調控政策既是適度的,也是有效的。回顧過去半年,面對過快增長的投資,中央堅持“有保有壓”,一面控制總量,一面調整結構,使投資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遏制,使農業和糧食生産,以及社會、衛生、教育、科技等公益事業和服務業發展等薄弱環節得到支持。
面對貨幣供應量和金融機構貸款增速過快增長的勢頭,中央出臺的貨幣政策採取了適度從緊的取向,以多種手段,適時、適度進行調整,不踩“急剎車”,從而既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維護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又使貨幣信貸增幅逐步回落。
面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的過度擴張,中央沒有搞“一刀切”,而是有針對性地提高了市場準入標準,同時嚴格控制對這些行業的信貸投放和建設用地審批,在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使部分過熱行業明顯降溫。鋼鐵行業投資增長從今年頭兩月170%以上回調到上半年的54.7%。
總結這次宏觀調控,與以往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調控並不是簡單地控制總量,不要發展;而是通過調整結構,保證既快又好地發展。正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京平所説的,這次的宏觀調控是見微知著、果斷決策、主動性的調控,是適時適度、有力有效、平穩性的調控,是有保有壓、冷熱兼治、結構性的調控。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宏觀調控,我們既保持了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又糾正了經濟增長中的不健康因素,使國民經濟在快車道上平穩運行,也使百姓得到了真正實惠。
隨著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産和增加農民收入政策的落實,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0.9%,迎來了1997年以來增收形勢最好的一年。
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價漲勢的減弱,城鄉居民消費能力進一步增強,消費市場穩中趨活。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0.2%。
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使中國經濟得以在快車道上平穩運行,為下一階段國民經濟持續平穩較快增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也應該看到,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下半年必須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宏觀調控各項政策措施,在鞏固成果,防止反復的同時,切實把著力點放在調整結構,深化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以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責編:張麗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