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讓人亦喜亦憂的“跨進500強”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6日 11:25)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近日,根據最新公佈的世界500強企業排行,上海寶鋼集團與上海汽車工業集團榜上有名,這也是上海企業第一次登上了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分別比原計劃提前1年和3年上榜(《新民晚報》7月14日財經版)。但筆者讀了相關報道及內地進入500強的企業名單後,在高興之餘又有了一點憂慮。為什麼?

  因為,只要看一下內地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的名單,除了上述的這二家上海企業,從中可以看到有一個明顯的特徵,那就是不論是名單中的電力石化企業,還是銀行與電信,幾乎都是在國內市場與行業中具有壟斷地位的企業。而對此現象如能用歷史與市場的眼光看,那麼我們也同樣能發現,其中如電力與電信企業的成長,不僅在計劃經濟時存在,且在改變革開放多年後的今天,其一直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與優惠,因此以這個觀點看,人們在肯定其有發展的同時,同樣也不能否認這些企業之所以能在今天進入500強,應該説是與國家的相關政策的扶持與優惠也有一定的關係。那在此前提下,如果再設想一下:如果這些企業沒有建國後的積累、包括計劃經濟時的積累,沒有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與壟斷的市場地位,那其是否也能有如今在500強中的地位?想結論也同樣應該是不言自明的。

  還有,我們如將上述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放在世界經濟的格局之中,然後再用市場經濟的眼光看,那麼我們還不妨可以設想一下,假設某一天沒了現有的市場壟斷地位,沒了國家的政策優惠,而讓其靠自己的力量在市場競爭、拼搏,那麼這些企業是否能保持住現有的市場地位與發展勢頭?想這結論也肯定是:誰也不敢打保票!

  當然,內地企業、特別是地方企業從榜上無名到如今的進入500強,肯定是一個改革開放後的發展標誌,是件好事,也應該高興。但與此同時,特別是在加入世貿與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對取得的成績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與思路,要想想如今的成績有多少是真的靠市場競爭取得的,又有多少是靠非市場因素得到的;要在看到成績與高興的同時,還要感到自己的不足與缺陷。想也只有如此,才能在以後的全球化市場競爭面前保持足夠的信心與膽略。要警惕!(周義興)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網評天下 更多話題!

責編:張會玲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