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股市放量上揚 意見助推股市重塑吸引力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06日 06:32)
上海證券報消息: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滬深日成交額持續達到約400億元
九成五的股票出現上漲
保證金數量連續增加
綜指行情連創新高
……
這些久違的現象都在説明,自《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發佈以來,中國股市的吸引力正在慢慢恢復。
散戶保證金一天增加10個億
股市吸引力的恢復,直接體現在各證券公司投資者保證金近期正呈現回升趨勢。據記者了解,在招商證券上海澳門路營業部,僅是中小散戶新增的保證金平均每天就達到30萬元。以此計算,全國3800多證券營業網點,每天新增的保證金至少超過10億元,這還不包括機構投資者的新增資金量。
保證金的回升直接導致市場交投的日趨活躍。近三個交易日,滬深證券市場合計平均成交金額達390億元,而在去年底滬深證券市場合計平均成交金額只有170億元。如果以本輪行情起點交易日11月13日當天成交金額85億元為基準,則近期市場日成交金額增長幅度達到3.6倍。
量增帶動價升。《意見》公佈以來的三個交易日,上證綜指累計漲幅達到5.9%,深證綜指累計漲幅達5.5%,上證綜指更是創下17個月的新高。更值得關注的是,市場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普漲態勢。昨天滬深市場上漲的A股家數為1459隻,下跌的A股只有62隻,上漲與下跌比約為24:1。個股大面積受到投資者的關注,印證了整個股市的吸引力正在恢復。
股市吸引力的恢復還體現在投資者長線投資信心的增強。面對《意見》公佈的特大利好,市場並沒有出現像“6 24”那樣的當日暴漲行情,而是連續溫和穩步上揚。如果沒有對後市極為樂觀的預期,投資者不會有這樣平和的心態。
《意見》給市場吃了定心丸
不久前,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通過對深證成份指數的跟蹤研究發現,自去年11月起,市場信心指數和市場強度指數就開始不斷上升;自去年12月起,市場資金流向由凈流出轉為凈流進。
這個調查顯示,機構投資者在去年11月就開始逐步入市。從表面看,似乎投資者的入市與《意見》的公佈並無聯絡,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通讀《意見》就可以發現,關於發展資本市場的基本原則似曾相識。不錯,這些原則在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中已有所體現,而這個名為《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是在去年10月21日由新華社授權發佈的。由此可知,行情起于去年11月初,並不是偶然的巧合。
由於《決定》的表述比較原則,所以當時投資者對《決定》的理解可能不很清晰,只有少數嗅覺敏感的投資者採取了入市行為。更具指導性和操作性的《意見》發佈,則徹底讓投資者看清了國家發展資本市場的堅定決心。因此可以説,有了管理層對資本市場認識的統一,才有了投資者入市的信心。
華夏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總監王亞偉認為,市場的吸引力在於市場的回報率,原先這個市場重籌資輕回報,流通股東的權益難以有效保障。現在國務院強調要強化市場的投資者回報,要尊重流通股股東的權益,要為投資者提供增加財富的機會。這一切都能增強投資者長線持股的信心。有了這樣的信心,股市的吸引力自然就會大大增強。
《意見》出臺對投資者信心增強是顯而易見的。萬國測評公司曾對客戶作了一個有趣調查:您在看到《意見》後會買股票嗎?在接受調查的8651位投資者中,有4930位作了肯定的回答,約佔被調查對象的57%。而在本報對營業部的抽樣調查中,昨天北京、廣東、上海、杭州投資者的買入量都大於賣出量。
宏觀經濟助推股市活躍
股市吸引力的恢復,得益於政策環境的改善,也得益於宏觀經濟的向好。
這是個有趣的現象:雖然去年我國A股市場是全世界表現最差的市場之一,但境外機構投資者卻爭先恐後地申請進入我國A股市場資格,獲得QFII資格的還不斷地追加投資額度,瑞銀集團甚至追加了兩次投資額度,使其總額度達到了6.5億美元。
據瑞銀集團中國證券部主管袁淑琴介紹,海外的基金經理對投資中國A股市場變得非常積極,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宏觀經濟持續的高成長。據統計,去年中國GDP增幅為9.1%,今年一季度可能會達到8.5%。宏觀經濟出現這樣的高增長,自然會吸引投資者願意將資金投入到中國的資本市場。
其實由於中國宏觀經濟的向好,去年中國內地概念股在海外資本市場上已經是大受追捧。而通過H股認識了A股公司之後,海外投資者發現A股上市公司的質量和H股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由於H股的升幅已大,投資者今年自然會將投資重點轉到A股。
宏觀經濟向好促成的股市活躍,相比單一的“政策市”多些理性,多些成熟。我們可以看到儘管近期市場出現的是普漲行情,但是總體而言升幅最高的股票與公司的贏利、公司的成長性或者公司面臨的重大重組還是有著相當大的聯絡,整個市場不再是雞犬升天。價值投資成為一個真正的趨勢。
股市的活躍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投資者的增多促成了股市參與者的結構改變。從營業部反饋的信息看,目前整個市場中儘管中大戶、散戶的交易量近期有所提升,但總的佔比仍在不斷下降。機構正在越來越成為市場的主流。
去年8月山東讀者孫成鋼曾經致信本報探討“股市為什麼缺乏吸引力”,他在信中認為,要增強股市的吸引力,要讓投資者投入資金,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投資者能夠合理地預期到未來資金的增值。假設這一條件不成立,則股市將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現在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這個先決條件在中國證券市場已經初步顯現。中國證券市場正在由單一服務於融資者,轉向為既服務於融資者又服務於投資者。這個轉向將會從根本上煥發中國證券市場的活力,促成中國證券市場興盛繁茂。(楊大泉)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