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經濟觀察:當前農業生産的頭等大事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02日 12:50)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 國務院領導近來多次強調,各地要高度重視和切實抓好明年的糧食生産,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鼓勵和引導農民擴大糧食種植面積,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千方百計搞好秋冬農業生産,努力爭取明年有更好的收成。
秋冬農業生産年年搞,但今年的秋冬種具有不同的意義,是當前農業生産的頭等大事。
糧食問題是關係經濟安全和國計民生的重大戰略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的鬆懈。我國糧食産量從1998年突破5億噸大關、人均佔有水平達到420公斤後,糧食耕種面積連年調減,産量一路走低。在充分肯定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成績的同時,人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近年來糧食播種面積連年下降,糧食連續減産,糧食安全潛伏一定隱患。
明年對於恢復糧食生産是十分關鍵的一年。而抓好今年的小麥秋冬種,對於確保明年夏糧豐收具有決定性作用,對於儘快恢復糧食生産也有積極意義。農業部部長杜青林不久前指出,當前要把穩定小麥麵積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這是因為,冬小麥佔全年小麥總面積和總産量的90%左右,是我國小麥生産的重頭。穩定發展冬季小麥生産,首先就要穩定播種面積。因此,繼續以農民增收為中心,以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集中更多的精力,整合更多的資源,扎紮實實抓好糧食生産,就成了當前農業生産的頭等大事。
杜青林還要求各地把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迅速轉到優化佈局和品種、品質結構上來,不能繼續在簡單調減糧食面積上做文章,更不能把調減糧食面積作為工作的考核指標。要抓住當前秋冬種的關鍵時期,及時引導主産區特別是優勢産區適當恢復播種面積,多種優質專用冬小麥,加快優質專用小麥産業帶的發展。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今年的秋冬種面臨一些新情況:一是小麥麵積難以穩定,今年秋冬種糧食面積仍是減少的趨勢。二是秋收作物收穫期普遍偏晚十天左右,加上入秋以來黃淮海地區和長江流域連續陰雨,使騰茬整地和播種難度加大,播期推遲。三是安徽、河南、陜西、江蘇、湖北等農業主産區,夏收、秋收作物在關鍵季節相繼遭受洪澇乾旱、高溫熱害、低溫寡照等自然災害,農業生産和種植農戶收入損失巨大,嚴重影響了秋冬種的物資投入。
今年的秋冬種有一個亮點值得關注:年初,農業部和財政部組織實施了優質專用小麥示範項目,示範區內的優質專用小麥品質得到提高,生産成本下降,市場競爭優勢初步顯現,因此受到了各地和農民群眾的普遍歡迎。目前,各示範區正在落實兌現良種補貼資金的工作,確保補貼資金落實到位,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各地要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示範項目在整個小麥生産中的帶動和促進作用,並通過落實産銷訂單,推進産業化經營。
面對十分繁重的生産管理任務,各地要更加重視依靠科技提高播種質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抗災能力,重點是做好三項工作:針對今年秋季作物成熟期普遍推遲的特殊情況,及早組織農機具,積極動員農民及時搶收秋熟作物,儘早騰茬整地,為搶時播種爭取農時季節;採取適當增加播量、增施磷肥、推廣包衣種子等措施,努力打好播種基礎;在打好播種基礎的同時,積極做好田間管理的各項準備工作。(記者董峻)
責編: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