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事實表明中國已成發展中市場經濟國家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28日 07:22)
中新網消息:針對歐盟拒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由此引起中歐貿易上不少摩擦,中國部分經濟學家二十七日在北京指出,有充分的事實表明,中國已成為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李曉西教授分析,有五個理由説明中國于二00一年底已成為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
一是中國政府對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大幅減少,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了基礎性的作用。有資料顯示,截至二00一年,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務項目由一九九二年定價目錄頒布時的一百四十一種(類)減少到十三種(類)。工業品除捲煙、食鹽和木材、黃金、和天然氣某些環節實行指令性計劃外,全部由市場調節生産。農業生産方面的指令性計劃已全部取消。
資金配置的市場化程度大為提高,自籌資金(包括企業自有資金和股票融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比重二00一年達到百分之六十九點六,商業銀行貸款在全部金融機構貸款中的比重達百分之七十二。利率已大部分實行市場化,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已經成為央行調控基礎貨幣的主要政策工具,公開市場利率已經成為貨幣市場的基準利率。
二是中國企業從總體上看,已成為具有自主性的市場主體。二00一年,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國有企業實現了公司制改組。國有企業生産經營運作已市場化;已有決策自主權的企業佔全部企業比例為百分之九十三點一四。
三是中國公平貿易的法制環境已經初步形成。中國已有有關市場主體、市場管理秩序、宏觀調控等方面的較為完備的法律制度。
四是從市場化測算結果看,二00一年中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為百分之六十九,這表明中國已達到市場經濟標準應有一個臨界線。
五是從國際比較看,中國已成為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國經濟自由化程度領先於已被歐美承認是市場經濟國家的俄羅斯。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博士曾學文認為,中國還不被歐美承認為市場經濟國家,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市場經濟建設的不了解或偏見。他指出,與俄羅斯的激進式改革不同,中國實行的是漸進式的經濟改革,這種改革較為協調,而且中國經濟自由度的提高是有效率的、有序發展的,而不是盲目的、無序的。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