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宏觀經濟述評:增長回落並非都因非典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29日 13:33)
中國證券報消息: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經濟形勢與政策動向》課題組
四月份,儘管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但與一季度相比,則出現了一定的回落走勢,這與今年以來我國在一些地區相繼爆發“非典”疫情有一定的關係,但我們同時還認為,即使不發生“非典”事件,一季度經濟出現了接近10%的高增長也是難以持續的,二季度也會出現一定的回落,因為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水平在7%到8%之間,今年的經濟增長加速與政府換屆及入世效應繼續顯現有明顯的關係,在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未取得突破性成效之前,超過9%的經濟增長將缺乏可持續性。因此,可以説,突如其來的“非典”事件加快和加深了二季度經濟增長的回落態勢。在分析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時,我們需要將兩種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區分開來,即“非典”事件的強力衝擊和經濟的自然性調整要求。
工業增長的明顯回落主要是受自身性調整因素的影響
今年一季度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率高達17.2%,這一增長速度僅次於改革開放以來的1992-1994年高速增長時期和1985年,1992-1994年間,按可比價格計算的工業增加值增長率連續三年超過了20%,1985年則達到了18.2%。“九五”工業增長相對緩慢,高的年份1996年不過12.1%,低的年份為1999年,僅8.1%,在“九五”中期以來形成的調整型增長階段,中值一般在10-11%。去年一季度工業增長10.9%,隨後三個季度逐步加速,到第四季度已超過14%,有逐步擺脫工業調整型增長的趨勢,今年一季度則繼續加速上升,達到了接近經濟嚴重過熱時期的水平,與此相應的,投資增長也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開始擔心中國經濟存在過熱的苗頭,是有相當的理由的。對這一問題的關鍵爭論點是:這種增長是否完全或絕大部分是內在因素的作用,如果增長是由明顯的外部力量推動及部分內在因素的影響,那麼其增長的持續性將受到外部因素的不確定性影響(外在因素一般具有較明顯的短期效應,長期效應不足),從而具有不可持續性。我們認為:一季度工業及GDP增長具有超常規的性質,不具有可持續性,以後季度將會出現一定的回落態勢,工業增長將回落到12%左右。
首先,這種高增長相對缺乏需求面的支持。消費需求的相對不足對工業持續會産生較明顯的需求約束。80年代及90年代上半期的經濟高增長,是建立在需求和供給均出現內在加速增長的基礎上,其中總需求的強勁增長起了關鍵性作用,也是造成經濟出現高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這一次經濟快速增長明顯與之不同,投資需求在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用下保持相當較快的增長水平,而消費增長一直相對疲弱,高的年份達到10%,低的年份不過7%,在經濟增長超過預期達到9.9%的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僅增長9.2%,低於GDP增長速度,更明顯低於投資和工業增長速度,這説明經濟增長的需求約束仍然沒有得到實質的改變。現在消費增長的主要力量是在一些大城市,廣大農村及中小城市普遍地仍處於消費不足的狀態中。經濟過熱的充分必要條件是供給和需求同時出現過熱,而目前只是供給增長的一頭熱,另一頭的需求增長特別是消費需求增長仍然不溫不火(儘管有些新的消費熱點在加速形成,但還未成為主導性力量),並未出現明顯的加速趨勢,這也是我們判斷中國經濟目前在總體上並不過熱的一個重要理由。僅一頭熱的經濟增長將難以持續,會受冷變量的影響而出現一定的回落走勢。
其次,四月份重工業增速的大幅回落,明顯不是受“非典”事件的影響,而是內在調整要求的反映。一季度,我國重工業增長速度高達19.2%,比輕工業快5.1個百分點,這是“九五”以來甚至改革開放以來少見的(改革初期政府大力糾正前期重工業優先戰略,輕工業加速“補課”,增速長期快於重工業),這一方面説明我國工業發展正在加快升級,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工業結構深化,一些重工業將加速發展),另一方面也説明短期內輕重工業增長差距過度擴大,可能出現新的結構失衡跡象。目前重工業增加值與輕工業之比為接近2:1,前兩年大致為1.5:1。相比較而言,工業是受“非典”影響最小的部門,重工業的影響更小,因此,4月份重工業增長由一季度的19.2%回落到15.9%,降3.3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其存在內在的調整要求。與一季度相比,輕工業增長沒有出現明顯的回落也説明這一點,4月份輕工業增長13.3%,僅比一季度回落了0.6個百分點。因此,可以説,四月份工業增長的回落主要是重工業自主回落所致。
三是國有及控股企業工業增長的明顯回落表明,政府主導的國有經濟加速增長的基礎不牢,這也是一季度經濟超常增長難以持續的一個原因。今年一季度以及去年以來工業增長的加速一方面與外商投資企業與國內民間企業工業加速增長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國有經濟加速增長有關。而國有經濟增長加速與積極財政政策持續實施及政府換屆有直接關係。一季度國有及控股企業工業增長16.4%,比去年同期提高7.7個百分點,加快的幅度比全部工業要大,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企業的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6.3個百分點。四月份國有及控股企業工業增長明顯回落,為11.9%,比一季度回落4.5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僅高1個百分點。在國內需求增長並不十分強勁的基礎上,國有及其他類型工業加速缺乏持續動力,外商投資企業及國有一些民間企業工業增長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主要是由於這兩類企業出口繼續保持高增長。
“非典”事件對消費增長的短期影響相當明顯
“非典”事件是一種突發性公共衛生安全危機,在短期內將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減少消費。“非典”對旅遊、餐飲、零售及交通運輸服務等消費活動的影響相當明顯,在“非典”期間,北京有60%的餐館關閉,其中高檔的和低檔的餐館衝擊最大。4月份全國餐飲業僅增長2.1%,回落12.5個百分點,其中有14個省(區、市)出現負增長,這發生在四月下旬,影響時間較短,估計5月份的影響將更大。“非典”事件對消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使總消費增長下降,4月份社會零售消費品總額為3406.9億元,同比增長7.7%,同比增幅下降0.5個百分點,比上季度則明顯回落了1.5個百分點。另外,旅遊業、各類交通運輸服務業都將受到較大影響,旅遊業僅“五一”黃金周估計將損失200多億元。
二是短期內對城市消費的影響比農村明顯。4月份城市消費增長8.1%,比去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則回落了2.3個百分點。而“非典”對農村消費的影響相對較輕,4月份增長7%,僅比一季度和3月份回落0.1個和0.5個百分點。“非典”疫情主要發生在城市,特別是一些像香港、廣州、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由此引發的城市居民普遍地恐慌,是造成“非典”對城市消費影響大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就是消費結構不同,城市恩格爾系數低,農村恩格爾系數高,即城市居民消費食品支出及其他必需品消費佔的比重低,因此,受“非典”事件的強烈衝擊,耐用消費品及非必需品消費所佔比重高的城市消費下降將更為明顯。
三是“非典”對消費的影響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既有短期有利的一面,也有長期有利的一面,並不都是壞的影響。如短期來講,“非典”事件將促進中西藥品、消毒、洗滌、衛生用品銷售快速增長,4月份中西藥品類和洗滌用品類分別增長21.1%和35%。“非典”還促進了汽車的消費,這主要是由於在“非典”疫情爆發時期,人們擔心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安全,因此,一些打算購車的消費者或持幣待購者,對“非典”擔心則促使其提前購車。就“非典”對消費的長期有利影響來講,主要是將促進人們的消費觀點的變化,對産品的安全性、質量要求將更高,從而對那些品牌産品、信譽高的公司生産的産品依賴度將會大大提高,因而,有利於消費與生産之間的良性循環機制的形成。
“非典”對外貿的影響將在三季度得到較充分地顯現
四月份,我國外貿出口和外資依然保持了去年以來的強勁增長勢頭。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入世效應進一步釋放,特別是我國許多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産品及勞動相對密集的加工貿易産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入世後世貿各成員國對我國出口的許多正規和非正規的貿易限制明顯減少,從而促進了我國産品出口的大幅增長;另一方面,我國外貿體制改革及國家和各地採取的一系列刺激出口的政策措施,提高了國內企業的出口積極性。對今年的出口形勢,我們不能估計過高,估計今後幾個季度將會出現逐漸回落的態勢,主要理由是:(1)入世效應將會遞減。去年我國出口增長22.3%,出口規模超過了3000美元,成為全球第五大貿易出口國,基數的不斷抬高及入世效應的遞減都將使我國今後幾個季度出口增長出現一定的回落。(2)“非典”的短期影響估計將在第三季度顯現。“9 11”事件、美國經濟不景氣、伊位克戰爭及這次的非典事件,都增加了短期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貿易商將會通過縮短訂單期限來控制經營風險,一般半年以上的訂單大幅減少,多的是一月、一季度的訂單,四月份出口及第二季度的出口主要是受上一季度訂單的影響。我們預計,由於第二季度貿易訂單的明顯減少(如廣交會出口貿易合同成交量大幅下降),將使第三季度貿易出口增長出現較明顯的回落。不過需要強調的是,今後幾個季度的貿易增長回落,“非典影響”僅是一個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可能還是入世效應的遞減。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對出口增幅回落有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不必對出口的適度回落大驚小怪,但對一些國家將“非典”作為抑制我國出口的技術性壁壘,需採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加以消除。(課題負責人兼本期執筆人:王小廣其他成員:樊彩耀、孫學工、劉國艷 曾智澤、常興華)
責編:周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