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527億美元外資是怎樣引入的?引向哪些領域?

央視國際 (2003年01月15日 12:52)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根據外經貿部14日發佈的最新統計,2002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527億多美元,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引資大國。在國際直接投資銳減,跨國並購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吸收外資仍實現較大增長,特別是實際利用外資一改前幾年的徘徊狀態,增速明顯,創下歷史新高,實屬不易。那麼這527億美元是怎樣引入的呢?

  527億美元得來不易

  據14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報道,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於國內龐大的市場規模、高速的經濟發展和穩定的政治形勢對外商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得益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積極效應。

  加入世貿組織後,外商在華投資預期更趨明朗,中方不僅履行了進一步開放市場的承諾,而且按照WTO規則,出臺和完善了一系列吸收外資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國務院有關部門“立改廢”的2300多件涉外經濟法規有相當一部分涉及投資,在新版産業目錄中對外商投資鼓勵類條目由186條增為262條,限制類條目則由112條減至75條。

  在國民待遇、外匯平衡、國産化、出口業績等要求上對外企也有所放寬,無疑強化了中國作為風險小、回報高的“投資綠島”效應。大跨國公司紛紛加快對華投資攻勢,這是500多億美元的重要來源。

  鉅資引向哪些領域

  一年多來,以高新技術為主的IT、石化等産業成為外資競逐目標,資金、技術密集型大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增加較多,世界500強在華設立的研發中心近400家,外企在全國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出口中的比重分別佔到65%和80%,跨國公司成了中國製造業升級換代的“催化劑”,這表明利用外資的含金量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將其生産基地移師中國,建立了配套産業群,面向全球進行生産。

  隨著服務業開放的擴大,這一領域被外商廣泛看好。2002年,不少外商在服務業淘到了“第一桶金”,金融、保險、證券、分銷、外貿、旅遊、會計、律師、醫療、教育、運輸、貨代等在吸納外資方面開始釋放出較大潛能,當年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額同比平均增長近50%。此外,獨資正在變為外資流入的一種“流行”形式。2002年全國新批外商獨資企業約2萬家,佔新批外企總數的2/3。在政策支持下,過去進展緩慢的跨國並購投資項自也亮點頻現,去年中國在全球並購市場風采獨具,在亞太區的合併交易數量以及交易額上居領先地位。還有一個可喜的走向是,西部地區分享外資蛋糕的比例上升。外資的源源注入,使其對國民經濟的作用愈顯突出。去年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同比增長近30%,佔全國出口總值的52%;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長10%━15%,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5%左右;稅收佔全國稅收收入比重為20%;在外企直接就業的人數就達2300萬人,佔全國城鎮勞動人口的10%。

  500億的規模能否保持

  權威人士認為,從500多億美元的流量看,中國與跨國公司正處於“蜜月”期。然而,“蜜月”的期限有多長?擴大引資規模的空間還有沒有?

  聯合國貿發會議有關報告顯示,目前國際直接投資銳減,跨國並購大幅減少,2002年國際遊資在上年下降51%的基礎上再降近30%,2003年還將繼續下降。這兩年,周邊國家都在千方百計吸引外資,他們在政策效應、勞動力成本、製造能力等方面的優勢與我們差距並不太大,並且這些國家正在加大技術開發力度,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外經貿部外資司負責人分析説,今後10━20年,中國利用外資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但每年引資的絕對量肯定比前20年要高,在全球吸收外資中的份額也會增加。至於增長速度則不好説,可能勢頭強勁,不斷遞增;也可能受世界經濟發展走勢影響,中間會有波動。假設全球經濟有明顯復蘇,未來幾年中國保持500億美元的引資規模問題不大,不過並不意味著500億美元這個規模到頭了。

  這位負責人説,現在全球高新技術産業正處調整期,中國綜合比較優勢很受外商青睞,國際製造業尤其是電子信息業向中國加速進行投資轉移,加入世貿組織後的利好因素還會給利用外資帶來更多機遇。能否確保吸引外資的相當規模,關鍵要看我們能否保持引資政策法律的相對穩定性、連續性、可預期性和可操作性。

責編:水晶石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