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電力要破壟斷堅冰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23日 06:49)

  人民日報消息:電力體制改革的具體方案即將出臺,改革的目標已經十分明確,即電力行業也要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廠網分離,競價上網”——電力要破壟斷堅冰

  不得不走的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力工業的發展速度舉世矚目。從過去嚴重缺電到目前供需基本平衡甚至局部超前,也就是十幾年的事。因此,有一種觀點認為,在過去體制下不是也發展不錯嗎?為什麼還要進行電力體制改革?對此,國家計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樹傑認為,事實上我國的電力體制已經到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為了緩解電力嚴重短缺的局面,1985年以後我們實行了發電市場部分開放政策,鼓勵社會投資。劉樹傑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講,打破壟斷在那時候已經開始了。目前,獨立發電公司或者説産權多元化的發電公司的發電比重已佔社會發電量50%左右。發電市場已經不是鐵板一塊。

  但是,當時的政策也有很多不甚規範之處,留下了諸多後遺症。比如,為了吸引資金,當時甚至把回報定到了20%的高度。為了實現這麼高的回報,勢必要很高的電價才能支撐。這在短缺時代問題不明顯,但到了供需相對平衡階段,矛盾就浮出水面。你的電價高就沒有市場,但由於電力産業沒有實現市場化,部門利益、地區利益相互交織,導致誰的電能上網並不完全按照價值規律來定。

  劉樹傑説,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有兩條路。一條是退回去,取消獨立電廠,繼續“大一統”格局。因為都是自家的電廠,誰賺都是賺到自己家,因此也可以解決資源的配置問題。但是這樣做,且不説是否會有活力,就是複雜的産權問題就不具備可操作性。而第二條路就是實行市場化,讓市場的杠桿來發揮作用。

  市場化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比如過去,一個水電廠豐水期發電成本極低,但是電廠不會自行調低電價,它會希望用行政力量保證自己的電能以較高的價格上網,以獲得高利潤。真正實現市場化後,大家公平競價,競爭上網,因此,誰的電價便宜誰就有競爭力,發電企業就有了降低成本和上網電價的內在動力。

  改革能優化資源配置

  電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實現資源的更有效配置,提高電力工業的整體效益。廠網分開以後,電廠實際上都變成了獨立電廠,斷了血緣關係,因此可以做到讓最經濟的電廠多發電。比如在豐水期水電成本低就多發水電。而枯水期火電有成本優勢就多發火電,從而實現網絡的優化,提高整體效益。同時,由於大家都有競爭壓力,也必然導致企業爭相降低成本,從而提高微觀效益。

  電力體制改革將給消費者帶來什麼?專家認為,電力體制改革後,電價會有結構性調整,會有升有降。

  目前電價體系混亂,地區差異、不同用戶差異很大,而現行電價體系沒有準確反映各類用戶對整個系統造成的耗費。比如居民用戶與一些高耗能的企業用戶相比,居民對系統的耗費要大得多,但是在電價上二者卻沒有差別。再比如一些地方對娛樂業用電價格定得很高,這也不是基於成本的定價。這種定價其實具備了壟斷定價的最顯著特徵,即不按照成本、耗費定價,而是根據用戶支付能力定價,定一個用戶能夠支付的上限。因此電力體制改革後電價是升是降不可一概而論。

  進而言之,改革目的是長遠的,不能僅盯住短期內電價是否下降。比如我國發電企業在環保上普遍欠債較大,如果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出發,把環保投資剛性化,發電企業的成本就會大大上升,從而導致電價也無法迅速下降。但從受益角度看,給大家一片更潔凈的天空,何嘗不是改革帶來的好處呢?

責編:劉鑫隆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