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基金高速擴容後遭遇尷尬 今年可能無一分紅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27日 15:36)

  粵港信息日報消息:2002年是我國基金業高速擴容的一年,超常規發展的一年。但是,隨著股市行情的節節下挫,基金髮行大擴容後旋即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募集資金創下新高

  今年以來,特別是下半年以來,基金業經歷了空前的擴容,基金管理公司從原先的14家迅速增加到20家;開放式基金從最初的華安創新、南方穩健成長、華夏成長3家,快速增加到現有的17家;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的總資産規模猛增至1300多億元。另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2002年基金髮行規模達到了568.3235億份,這一數字是去年全年基金募集資金總額的2.7倍,並一舉刷新了5年來基金年募資額的最高記錄。其中,封閉式基金首發4隻,合計募集110億元;封閉式基金擴募4隻,合計募資10.3732億元;特別是開放式基金募集資金規模更是突飛猛進。目前,14隻開放式基金募集資金規模遠遠超出了去年全年117.2577億元的水平,達到了447.9503億元,佔基金業已募集資金總額的比例高達78.8%。

  然而,在快速擴容的同時,整個基金業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境地。

  首發規模平均下降18%

  首先,基金髮行虎頭蛇尾,首發規模呈不斷下降的趨勢。如果説,今年8月富國和易方達兩家公司發行的開放式基金還接連以超過46億份的成績而引人注目的話,那麼,接下來發行的幾隻基金的情況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先是融通新藍籌僅達到了22.19億份的發行規模,隨後發行的寶盈紅利收益證券投資基金更是創下了國內開放式基金髮行以來的新低,其首發總份額只得了14.46億份。此外,最近成立的大成價值增長和銀華優勢企業開放式基金情形也好不到哪兒去,其首發規模也分別只有26.04億元和16.82億元。因此,儘管目前基金髮行的總規模已大大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但就單只開放式基金而言,與去年前3隻基金平均超過39億元的首發規模相比,今年的平均首發規模還不到32億元,同比下降了18%。

  54隻封閉基金全部跌破面值

  其次,受大市拖累,基金指數迭創新低。基金指數于2000年的8月24日正式運行,以1065.67點開盤,目前已經運行了兩年多時間,其間一度下探1008.53點止跌企穩,並於2001年的7月3日創下了1367.36點的最高點,此後隨大盤回落,近期更是受大市節節下挫的不利影響,創下了歷史新低。11月21日,在滬市股指擊穿1400點,逼近“5.19”行情以來的低點位置後,滬市基金指數也擊穿了1000點,收于975點。緊接著,25日又創下了964.61點的新低,刷新了2000年5月16日創下的968.70點的最低紀錄。

  由於基金指數迭創新低,54隻在二級市場交易的封閉式基金全部跌破面值,無一倖免。目前,只有基金融鑫、基金興華面值還在0.90元附近盤整,其他都在0.88至0.75元區域震蕩,價格最低的基金景宏、基金漢興只有0.70元,這可是證券投資基金髮行4年來的頭一回。

  開放基金面臨贖回壓力

  第三,開放式基金高速擴容後面臨贖回壓力。某些開放式基金之所以贖回壓力較大,是在基金銷售較為困難時,很多家發行機構都有不規範行為,有的是基金公司臨時拉借資金充門面,有的是銀行對自己的員工和客戶進行攤派。由於一些吸引來的資金本來就不是要投資于基金的,必然要帶來較大的贖回壓力。如長盛成長價值銷售時,某些網點把開放式基金和誘人的三峽債券捆綁銷售。有的機構是看重三峽債而購買了長盛成長價值開放式基金,在基金打開封閉期後,它們很可能採取賣掉基金而留下債券的行為。長盛成長價值代銷行之一的中國農業銀行也承認:肯定有贖回,而且贖回者主要來自機構,但贖回規模沒有傳説那樣大,不過規模波動的確比其他基金要大。長盛遭贖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前期它的單位基金凈值一直維持在面值之上,持有人離場時不會造成現實損失,所以選擇離開。而其它一些基金隨著市場的下跌離一元的面值越來越遠,機構為避免賬面浮虧,形成了“自動鎖定”效應。但一旦投資人對市場徹底失去信心,或者基金凈值重回面值附近,贖回風險就會暴露出來。

  基金分紅一年不如一年

  第四,基金分紅一年不如一年。2001年基金分紅已不理想,2002年將會更糟。由於股票市場行情非常糟糕,很多基金經理已經對2002年的分紅前景不抱指望了。我們知道,基金分紅的底線是凈值不能夠低於面值。而截至11月1日,54隻封閉式基金凈值高於面值的只有4隻;凈值在0.95元-1.00元之間的15隻;凈值在0.90元-0.95元之間的19隻;凈值低於0.90元的16隻。不僅凈值低於面值的50隻基金無力分紅,就是凈值高於面值的4隻基金也不一定就能夠分紅。因為一是有的基金凈值只是剛過及格線,如安順是1.0003元,興和是1.0082元。在這種情況下,稍不留神,凈值便有可能掉到面值以下;二是凈值中高於面值的部分不一定就是已經實現了的利潤。由於基金股票投資的倉位一直較重,未來在兌現贏利時,很可能會有損失。

  開放式基金的情況同樣不妙。12隻已經進入運作狀態的開放式基金有11隻公佈了凈值。其中,凈值高於面值的3隻,凈值在0.95元-1.00元之間的6隻,凈值低於0.95元的有2隻。儘管多數開放式基金的資産質量好于封閉式基金,但自11月1日至目前上證指數又下跌了100多點,而且市場尚無止跌跡象,基金的凈值又會有新的下跌。因此,2002年度很有可能會出現無一隻基金分紅的情況。

  基金金融創新徒有其名

  基金業高速擴容後遭遇種種尷尬,除了目前市場缺乏做空機制,基金不能回避系統風險以外,還與基金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有很大的關係。一是現有的基金産品金融創新是徒有其名。目前,開放式基金雖然名目繁多,但實質性差別卻不大,往往變成了純粹的概念創新;二是基金理財水平難以超越大市。由於基金選擇股票能力、投資時機把握能力不足,不能及時把握市場變化,基金已經由市場行情的主導者逐漸蛻變為市場行情的追隨者。如“6.24”行情中相當一部分基金倉促建倉,導致大量股票被套,進退維谷,行情走淡後,又不得不重新調整倉位,紛紛割肉出局。

  由此可見,基金業發展在追求數量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基金業素質的提高,這樣才能促進整個基金業的良性發展。(何曉晴)

責編:楊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