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賬面縮水10%以上 股市這個冬天特別冷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27日 14:21)
經濟日報消息:
告別泡沫與風險
深滬股市自本月初出現加速下跌以來,一直還沒有出現明確的見底跡象,廣大投資者損失慘重。
據統計,11月7日深滬兩市的總市值為43043.18億元,流通市值為13401.18億元,而到11月22日,僅僅兩周多的時間裏,總市值下調為38333億元,流通市值下降到11863.92億元,縮水幅度都超過了10%。如果以深滬股市6000萬賬戶、約3000萬投資者計算,平均損失5100元左右。
如果僅僅從上述統計看,10%的損失幅度,雖讓人心痛但還不至於讓投資者不堪承受。但是,如果把眼光放遠一些可以發現,從去年7月以來,曠日持久的大調整,早已讓投資者飽受折磨,而今年6月底利好刺激下的市場反彈最終演變成一場逃生行情,再次給投資者信心以沉重打擊。市場經過長期調整後,持股者正值惶惶不安之際,市場又出現了兩周多的加速下跌,再次剝奪了10%的賬面財富,這著實讓不少大量持股的投資者難以承受。
除了廣大個人投資者之外,機構投資者的情況也是大同小異。就拿打著“替百姓理財”口號的基金來講,兩周來,54家封閉式基金的凈值的平均縮水幅度也達到了5.59%。伴隨基金凈值的大幅下挫,封閉式基金的價格也像斷了線的風箏,跌市難止。兩周來深滬基金價格指數分別下跌9.44%和8.59%。基金價格的下跌幅度幾乎與市場相差無幾,使基金的投資者大失所望。基金凈值的縮水,致使基金經理人今年的管理費將大打折扣還是小事,更重要的是,那些因無力承擔股票波動風險而把希望寄託在專家理財上的中小投資者和部分保險資金也不得不被殃及。這樣的市場狀況,讓眾多1994年8月以後入市的投資人真正感受到了股市的風險。
直面成績與問題
如果追根溯源尋找引發深滬股市進入長期調整的原因的話,先是去年由國有股減持方案而引爆的市場全流通問題,後就是開放資本市場而連帶出的接軌問題。全流通是關係到整個市場規則的一個基礎性問題,其解決所採取的不同方式,將會決定現有股市價值的基準。同樣,接軌問題更是直接決定整個市場投資價值的參照係的基礎,面對這兩個基礎問題的選擇,也就無怪乎市場反應如此激烈了。
“減持”被叫停了,但是全流通問題,依然亟待有個解決方式,由它導致的許多問題已經無法回避。“接軌”仍可以不提,但股權大門對外資開放的同時,已經把“接軌”問題擺上了桌面。其實從歷史看,現在能把這兩個基礎問題拿來討論,是市場取得巨大成績和長足發展後的必然結果。5年前,甚至10年前,人們也多次討論過這些問題,但範圍較小,而且方方面面當時都覺得這兩個問題是如此的遙遠,可以再等一等,再拖一拖,而現在,當市場已經普遍認識到這些基礎問題的不確定性將帶來巨大風險時,留給人們思考和選擇的時間就不多了。
眼下看,市場的各個方面都希望儘快恢復市場的信心,然而恢復信心與擠泡沫一樣,都是十分艱苦的工作,甚至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氣和信心來面對現實。
否則市場的沉寂會讓越來越多的參與者一致感到悲觀,恐慌會在更大的範圍內擴散,並導致更多的困難阻礙信心的恢復。
目前的股市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抉擇,與上市公司遇到重大重組方案時需要停牌類似,整個市場在一些基礎問題沒有一個明確的大方針前,或許也需要一個停牌期。
期待機遇與信心
據業內媒體統計,截至上週末,深滬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經由去年7月初的60倍,下降為現在的35倍,平均股價也由當初的13.68元落到了7.27元。在擠出泡沫、價值回歸後,中長期投資的風險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釋放。
儘管如此,投資者對於水落石出的股市仍然有些望而卻步。據某財經網站最近的一項調查,7000個訪問者中,70.54%認為無競爭優勢的普通投資者根本沒必要參與目前混沌的股市,失敗是註定的命運;只有12.68%的人認為可以參與,市場既有投資更有投機的機會,其他16.77%的人認為要根據個人的資金和能力來決定。
從融資角度看,投資人是市場的半壁江山。然而,根據權威部門公佈的投資者數據顯示,今年新開戶的投資者人數大幅下降。截至10月底,累計新增開戶的投資者賬戶只有210.01萬個,這數據只有去年全年增加數的四分之一,不到前年的兩成。結合近5年來的統計可以發現,我國投資者入市的高峰期為2000年,而目前正處於一個低谷期。何時能迎來下一個股市投資高潮呢?如果按照5年一個週期的簡單推算,等到股市進入牛市,並逐步吸引更多資金加入,至少還大約需要1年的時間。
股市裏除了風險就是機遇,任何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更樂觀地看,跌得深才能彈得高,對於投資者而言,關鍵是能否在熊市中倖存,並等到股市重見牛市的那一天。(張益勇)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