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馮淑萍:中國接軌國際會計準則過程漫長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21日 09:26)

  《國際金融報》消息:儘管經濟轉型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會計準則的協調已經取得積極進展,開始了一定層面的對話,但中國財政部部長助理馮淑萍11月20日在香港“第十六屆世界會計師大會”上表示,不僅中國,還有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協調過程仍然很漫長。

  取得重大突破

  馮淑萍説,中國會計準則通過這些年的改革,在與國際會計準則協調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在許多方面與國際會計準則取得一致或協調。中國在制定和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過程中,始終注意借鑒國際會計準則。到目前為止,中國已制定公佈了企業基本準則和16項具體準則,涉及關聯方披露、會計政策變更、固定資産和現金流量表等項目。

  目前,採用中國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告的企業,在境內發行B股和到香港發行H股,按國際會計準則所要做的調整已經較少。此外,在中國境內上市的商業銀行的年報,按規定須由境內外會計公司分別進行審計。從審計結果看,除涉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和資産負債表日後宣告分配的現金股利外,其他方面已基本無差異。

  市場環境不同引致障礙

  但中國會計準則在對某些經濟業務的會計政策規定上,與國際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或做法還存在不一致之處,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目前的市場經濟環境還不夠完善。而現行國際會計準則主要是以發達市場經濟環境為基礎來制定的。馮淑萍認為,中國在與國際會計準則協調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礙,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經濟轉軌國家,同樣也可能遇到。有些障礙,即使在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某個時期,也可能存在。因此,在這些障礙沒有完全消除的情況下,要順利實現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協調將有一定的困難,這個過程將會很漫長。

  馮淑萍表示,在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中國將繼續借鑒國際會計準則。除非相關國際會計準則與中國的法律法規存在衝突或明顯不切合中國實際,否則,中國將與國際會計準則保持一致。她指出,中國會計準則進一步與國際會計準則相協調,有利於境外投資者更好地了解中國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同時,也將更方便境外註冊會計師到中國執業。

  馮淑萍建議,為使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軌國家的會計準則更好地實現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協調,希望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在制定和修訂國際會計準則時,能夠更多考慮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軌國家的情況。(李衛玲)

責編:楊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國際會計界達成共識 加快監督機制改革與創新(2002/11/20/ 09:07)
  • 朱鎔基在世界會計師大會開幕式上的演講(2002/11/19/ 16:04)
  • 項懷誠説,中國會計事業取得顯著成就(2002/11/19/ 16:01)
  • 朱鎔基:我為三個會計學院寫下“不做假帳” (2002/11/19/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