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有學者認為:中國電信此次加價"一錯再錯"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05日 14:21)

  中國青年報消息:連日來,中國電信幾乎被責難聲淹沒。10月31日,中國電信“從11月1日起大幅調高國際長話接入結算費”的公告一經發佈,即成為各方尤其是國外電信營運商們的眾矢之的。

  中國電信的消息説,調價後,由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撥入中國大陸的固定通信網路國際電話接入費用,將由現行的每分鐘兩美分上升至17美分以上,漲幅8.5倍;從美國打往中國的資費也將上漲8至10倍。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在評價中國電信此次大幅度的、驟然的漲價行為時説,這在國際上是“極為罕見的”。

  有評論説,儘管來自中國電信內部的人士否認此次調價是因上市而刻意所為,但其在香港謀求上市時所遭受的冷遇,以及近日做出的“放棄原計劃,重新募股”的決定,無論如何也無法讓人相信,此舉僅是出於“平衡雙方話務量的考慮”。

  據悉,中國電信國內撥打國外的長途資費較高,致使國外致電國內的長話通話量高於國內撥出的話務量。此番提價後,中國電信收取的國際來話結算費用將與去話費用持平,以保證中國電信的收益。“這種做法顯然有背于市場規則。”闞凱力説,“這有如市場中把商品價格定得較高的商販,不願看到買主們只光顧其他的商販,而夥同市場管理員將所有商販賣的商品價格全部抬高一樣。”他認為,合乎邏輯的做法應該是,把價格降到市場需求的幅度,對於中國電信而言,就是“降低國內長話費用,增加去話量”。

  闞凱力認為,中國電信此次調價,顯然是迫於上市的壓力。中國電信上市所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沒有賣點,資産規模大盈利小不説,其規劃的市盈率高於中國移動,更是此次上市遭受冷遇的主要原因。

  據稱,中國電信原定於10月31日確定股票價格,但由於發配給散戶的5%的股票雖獲微幅超額認購,而國際機構投資者對買入電信業股票的興趣不高,認購可能不足80%,已決定重新募股。闞凱力認為,中國電信單方面抬高價格,不排除有“政府托市”的可能。

  對於上市受阻,上市公司通常情況下有兩種解決方式:一是降低市盈率,一是提高利潤水平。在中國電信不願以損害投資者信心而降低市盈率的情況下,看來,也惟有通過調高國際長話接入費來提升利潤水平了。

  “中國電信的上市,信息産業部也承擔著不小的壓力。”闞凱力透露,因為這家中國電信企業的監管部門同時還肩負著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的責任,這也是信息産業部會批准中國電信加價的主要原因。他説:“如果中國電信上市失敗,是由於信息産業部沒有批准其加價的申請,信息産業部無疑會承擔部分責任。這也是信息産業部不願看到的。”

  闞凱力認為,如果中國電信上市的失敗與否與信息産業部無任何關聯,則信息産業部絕不會批准中國電信的加價要求,“由此也暴露出了我國當前的體制問題——政企分開還很不徹底,雙方仍舊藕斷絲連”。

  令闞凱力更為擔心的是,此次中國電信加價可能會有損中國企業形象。他説,中國已是世貿組織成員,應該按照其市場定價及自由競爭的原則參與國際競爭,而現在主管部門卻出於行業保護的目的,利用行政手段加強中國電信對國際接入業務的話語權,並要求國內其他電信企業按其指定價格經營,無疑與世貿組織框架不符,更違背了市場經濟原則。

  這位從最初起就對中國電信走上市之路持保留態度的學者,認為中國電信此次宣佈的加價是“一錯再錯”。 (譚新鵬)

責編:楊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中國電信11月7日亮相紐約香港證交所(2002/10/25/ 14:27)
  • 歐洲電信業陷入困境(2002/11/03/ 09:52)
  • 四大電信運營商解釋國際及港澳臺電話收費 (2002/11/05/ 01:22)
  • 中國電信推遲上市 募股規模可能縮減三成 (2002/11/04/ 11:00)
  • 電信業內權威:中國3G上馬還要等3年(2002/11/04/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