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邱曉華評價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態勢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16日 23:20)

  中國統計信息網: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態勢應該如何評價?從已經公佈的數據中是否可以看出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如何評價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所發揮的作用?如何看待中國的資本市場走勢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關係?帶著投資者關心的問題,上證報記者日前獨家採訪了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

  經濟運行實現跨越

  記者:今年是入世第一年,您能否對今年初到目前的經濟情況作一番評述?

  邱曉華:今年是我國具有特別意義的一年。在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用下,隨著世界經濟的初步回暖,以及各部門積極的努力,中國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的良好發展態勢。到目前為止,多數經濟指標好于預期,也優於去年。種種跡象透露出一種趨勢,中國經濟正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從更多的靠政府政策主導經濟增長的階段向由政府的政策和市場活力共同推動經濟增長的階段跨越。

  記者:感覺到您在作此評述時比較振奮,但不知道支持您這觀點的論據何在?

  邱曉華:理由有六方面。

  一是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明顯增強。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7.6%;二季度經濟增長8%;從7、8月份的經濟情況看,預計第三季度經濟增長將在上半年穩定增長的基礎上,保持小幅平穩的回升趨勢。這説明經濟增長的基礎比過去更加鞏固,內在增長活力有所加強。

  二是社會需求保持穩定增長。除了政府實施積極的宏觀政策所産生的社會需求,繼續保持一種穩定增長的趨勢以外,今年以來,來自於市場需求方面被激活的因素也在增多,兩者同時保持了穩定增長趨勢。

  從投資需求看,一方面,國有投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前8個月,國有及其他投資增長24.2%,比去年同期18.9%的增長速度高出5.3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民間投資也保持較快的恢復性增長。上半年,城鄉集體個人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17.6%,比前兩年平均10%左右的速度也有明顯的恢復。預計今年三季度將保持較快的發展趨勢。

  從消費需求看,一方面,政府繼續實施增加居民收入,加強社會保障力度,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産生了積極的效果。今年以來居民收入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7.5%,預計前三個季度將保持在16%左右。農民收入上半年實際增長5.9%。兩組數字比去年同期均有明顯增高趨勢。另一方面,住房、汽車、通訊、旅遊等新的消費亮點更加閃亮,增長勢頭強勁,購買熱情持續不減,這些需求的産生更多地來源於改善消費環境,提升消費質量,特別是市場內在活力被激發的結果。所以,前8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6%,雖比去年同期10.1%的速度有所放慢,但若考慮價格因素,今年以來的實際消費增長速度與去年相差不多。

  從國外需求看,呈現良好增長態勢。今年以來,出口表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1至8月同比增長17.5%,比去年同期接近提高10個百分點。出口保持良好趨勢的原因,一方面是與政府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制度和改善企業生産經營環境有關係,更重要的是來自市場的活躍因素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帶來新推動力。具體表現在:一是入世效應顯現,傳統大宗産品的出口恢復了穩定的增長勢頭;二是世界經濟好轉,使我國對美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等的出口保持增長態勢;三是美元一定程度地走軟,相對提高了一些商品的出口競爭力;四是政府出口退稅政策的完善。

  需要指出的是,在出口增長的同時,進口也保持一種穩定的回升趨勢。  

  前8個月進口同比增長14.5%,比去年同期高出2個多百分點。進口需求增長既與入世後降低關稅、開放市場有關,但也與國內市場需求恢復增長有關。利用外資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1至8月外商實際投資達到3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5%。這主要是國內投資環境繼續改善,宏觀經濟表現良好,外商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三是市場機制對産業結構的調整作用進一步加強,産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生産保持快速增長趨勢,是今年經濟增長較快的首要産業推動力。這主要得益於工業結構調整出現良好趨勢。如,出口導向型産品、投資導向型産品、高技術導向型産品、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高消費型産品,都保持一個快速的增長,使得整個工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趨勢。根據市場需求,農民對生産結構調整的力度也逐步加大,農作物生産向主産區、優勢産區、特色産區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無論是東部沿海地區,還是中部、西部地區都根據市場情況,壓縮市場需求不大的一般的産品生産,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農業和高附加值農業。這表明市場調節因素在農業中得到進一步增強。

  四是經濟發展環境繼續改善,經濟運行質量逐步向好。今年4月份以來,財政收入逐步恢復較快增長。前8個月,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0.2%,達到了預算要求的目標。這一方面得益於政府採取增收節支的措施,另一方面得益於企業活力進一步增強,企業效益逐步改善。從4月份開始,企業利潤逐月增長,到8月份,工業企業實現利潤達到了324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虧損企業虧損額由一季度增長14.4%,到8月份,降為增長1.9%,表明企業經營效益情況得到改善。宏觀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國際收支情況持續良好,8月末國家外匯儲備超過2500億美元,比去年底增加400多億美元。

  五是消費者信心指數、企業家信心指數、企業景氣指數等指標,持續在高位上平穩攀升,説明微觀經濟主體對宏觀經濟和自身發展趨勢的信心增強。今年以來,消費者信心指數基本在97點以上的高位穩定運行,企業家信心指數持續在120點的高位運行,形勢較穩定。

  六是主要金融指標出現回升趨勢。在貨幣供應量指標方面,前8個月,M2增長幅度超過15%,比前4年的平均速度提高接近1個百分點,貨幣流動性也明顯增強,銀行貸款額保持穩定的增加趨勢,這也説明微觀和市場的活力在增加。

  總之,到目前為止,國民經濟的運行態勢比預期好,多數指標的表現已經預示著經濟開始由政府政策主導增長的階段,轉入了政府政策與市場活力共同推動增長的新階段。

  增長態勢可以延續

  記者:從您的分析中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國的經濟運行會保持一段較長的穩定增長時間?

  邱曉華:確實可以這麼認為。只要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並抓好落實,同時順應形勢發展,適時適度微調,進一步搞活微觀經濟,發揮市場的積極作用,繼續推進結構調整,我國經濟就可以保持目前的良好發展趨勢。當然,經濟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需要引起重視:一是勞動就業壓力問題比較突出;二是市場物價持續走低;三是安全生産事故增多。但不管怎樣,今年以來經濟運行確實表現出一種良好的發展態勢。按照這種發展勢頭,今年我們完全能夠完成和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經濟目標,經濟整體的表現要好于去年。

  記者:以往年度GDP的發展態勢不是由高到低就是由低到高,反差很大;今年表現不同。該如何看待?

  邱曉華:今年各季度GDP增長表現出平穩小幅攀升的趨勢,説明經濟增長環境更加穩定,增長基礎更加堅實,經濟發展的活力增強。

  我對中國未來經濟的走勢表示樂觀。因為,支持中國經濟增長內在的利好因素很多。無論新的消費亮點、結構調整和民間投資所騰出的空間,還是民間創業熱情持續高漲、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持續看好以及世界經濟的長期發展趨勢等,都是中國經濟具有保持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基本因素。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隨著改革的深化、結構的優化、宏觀調控日益成熟、市場作用不斷增大,必將進一步保障我國經濟穩定增長。當然,如前所説,在保持宏觀政策穩定性和連續性的同時,可以適當增加其靈活性,以適應經濟發展新要求的需要。

  按照目前經濟7%以上的增長速度,到今年底,我國經濟總量將突破10萬億元,按匯率折算,人均接近1000美元。按照世界經濟發展經驗,從人均1000美元到人均5000美元,往往是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利益結構大調整、大變化時期。因此,需要進一步關注保持社會穩定問題,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總之,應當更注意經濟的安全、社會的安定和民眾的安穩,促進經濟持續繁榮和社會全面進步。

  記者:去年底和今年年初,一些人在對今年經濟發展的預測上都比較悲觀,與今年的現實有差距,這是為什麼?

  邱曉華:對待今年的經濟形勢,人們的看法逐步由去年的悲觀、今年初的謹慎樂觀到目前的較為樂觀,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在認識和估計上存在差距。

  一是對世界經濟的前景認識上有偏差,認為這一輪世界經濟的衰退是深度衰退,但實際上卻表現出溫和的衰退,在溫和中衰退,也在溫和中復蘇。這既是好事,但也應該引起我們重視。一些經濟中的結構性問題,因為沒有深度的衰退,也就沒有深度的暴露,可能會在今後的生活中對今後經濟産生影響。今年以來整個世界經濟並沒有延續去年以來繼續走低的態勢,出現止跌轉穩,穩中略有回升的新的發展趨勢。因此,世界經濟和世界貿易的增長率超出了人們的預料,我國的出口也明顯好于預期。

  二是對中國經濟內在增長因素估計有偏差,一些人更多是從政府政策的作用去看形勢,沒有充分看到市場因素被激活後可能帶來的巨大力量。

  三是對入世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估計和認識有偏差,有的人沒有充分認識到入世對我國經濟可能帶來的促進作用。

  四是對心理預期的作用認識有偏差。今年為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各地區、各部門和廣大群眾發展經濟的積極性進一步高漲,心理預期在改善中趨向良好狀態,這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記者:有人稱,儘管經濟發展總量上保持較快的速度,但有許多指標本身之間出現了不協調,該如何正確認識呢?

  邱曉華:經濟運行在一定的時點上出現一些指標的不協調是正常的,關鍵要看各指標發展變化的前景。持有指標間不協調論的人,往往是在某個時點上靜態看待問題。實際上,從經濟的動態發展過程看,一些指標之間的關係是有一個逐步趨向銜接的過程。如投資與生産,開始或許會有發展不協調現象,但到目前為止,重工業的增長已經明顯加快,而且高於輕工業的增長,主要是因為投資影響存在時滯,其對生産發展有滯後作用;物價與效益也一樣,隨著物價降幅的收窄,明顯看到企業利潤的恢復;企業所得稅與企業利潤則需要具體分析------今年以來整個工業的利潤保持10%的增長勢頭,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1至8月同比還下降了4.1%,主要是非國有企業的利潤增加較快,但由於政策因素,加上其基數較小,雖然增幅高,對企業所得稅的貢獻還是要明顯小于國有企業;收入與市場之間也要全面看,今年以來市場消費增加慢于收入,這是事實。主要是居民儲蓄增長較快。8月末,城鄉居民儲蓄比年初增加9500多億元。仔細分析國內消費市場,由於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加上消費結構的調整,居民消費增長相對平穩,主要是目前生存性的消費保持相對穩定增長,但同時應當看到,部分家庭和消費者的發展性和享受性消費出現了一種明顯加快的趨勢,這與收入因素關係密切。因此,總體上看,經濟指標之間並不矛盾,宏觀經濟是健康發展的。

  宏觀政策行之有效

  記者:如何看待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發揮的作用?

  邱曉華:實踐表明,目前的宏觀經濟政策是行之有效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及靈活的經濟杠桿的運用,既使我國經濟有效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又使中國經濟在這一輪世界經濟衰退中所受的影響較小,同時,使我國經濟長期增長的物質基礎進一步加固。

  隨著經濟發展進程的變化,也應當看到宏觀經濟政策也需要進行結構性的調整。在進入由政府政策主導和市場經濟共同推動的新階段,對政府政策本身提出新的要求。我認為,積極財政政策還應當堅持實施。因為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經濟變化的前景還是不確定的,從政策本身看,國債的發放和財政赤字比率都還沒有超出安全的範圍,債務率和赤字率還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範圍之內。但確實應該看到,積極的財政政策畢竟是一種短期的、階段性的政策。

  所以,今後在繼續堅持積極財政政策同時,應當在使用的方向、使用的節奏、使用的力度上適當做些微調,應該更加穩健,使更多地由政府的直接性投資轉為示範性和引導性的投資,力度上以保持目前的每年1500億元左右的國債發放規模為宜。因為,在數據上不變化的同時,實際上意味著力度在趨向更加穩健;同時要在使用方向上更多的由基礎設施投資為主轉到更多的投向企業技術升級、社會保障、科技教育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在政策上也要做好配套,包括稅收、貨幣政策。今年以來貨幣政策的走向已經開始預示著這樣一種積極趨勢,即適當加大支持經濟增長的力度。確實,穩健的貨幣政策在積極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應該加大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提升企業的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資本市場很有希望

  記者:中國宏觀經濟今年保持如此好的發展勢頭,但今年中國的資本市場的走勢並不樂觀。您是怎樣看待這種不協調的?

  邱曉華:今年中國的資本市場發展沒有完全表現出與中國宏觀經濟相同的走勢,這是事實。我認為,隨著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中國經濟日益國際化,中國資本市場也越來越離不開國際資本市場,投資者的心理預期越來越受到國際資本市場影響。而今年以來,恰恰是整個國際資本市場波動較大的一年,不景氣氛圍籠罩著世界主要資本市場,其必然會對中國股市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加上投資者對我國資本市場還缺乏全面認識,所以,在宏觀經濟表現比較好的時候,資本市場走勢出現了背離。

  從市場本身講,出現反差的原因是相當一些上市公司的業績沒有達到投資者預期。如果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同宏觀經濟一樣喜人,那麼,投資者是不會對上市公司缺乏信心的。

  即使眼前國內資本市場表現與宏觀經濟有差距,但我個人始終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是很有希望的,是一塊亟待進一步發展的很有潛力的投資熱土。只要投資者保持良好心態,增強信心,中國資本市場一定能保持穩定健康的發展。信心為伍,是現階段投資者急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主管部門的監管工作也應當更加科學,更多點歷史的眼光,著眼未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在規範中保持市場的穩定發展。(《上海證券報》記者 倪小林 盧曉平)

責編:楊飛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