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相龍:鼓勵外商並購國有企業和商業銀行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14日 12:12)
中華工商時報消息: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在日前召開的“東盟與中日韓(10+3)短期資本流動管理和資本賬戶開放”高級研討會上發言指出,中國將積極吸收民間資本和國外資本改造和適當增設中小商業銀行,鼓勵外商以並購方式參與國有企業和國有商業銀行的重組和改造。
戴相龍指出,今後幾年,要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國民經濟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積極吸收民間資本和國外資本改造和適當增設中小商業銀行,用5年或更多一點時間把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大型商業銀行。進一步完善由市場供求決定的有管理的人民幣浮動匯率制度,在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前提下,改進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逐步增加人民幣與幾種主要貨幣的聯絡,使人民幣匯率更具彈性。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目前,我國正研究通過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于境內外資本市場,並在具備條件時分步實行。
他還透露,現在根據對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開始允許外商投資金融、保險、證券等專業服務行業。今後,還將鼓勵外商以並購方式參與國有企業和國有商業銀行的重組和改造。
戴相龍還分析了當前國際資本流動的新特點:國際資本流動的期限日益模糊,長短期資本的相互轉化更加迅速;全球主要股市的股票價格大幅下跌,國際資本流動的規模和活躍性下降;直接投資的比重下降;美國政策調整使國際資本流動的不確定性加大;國際資本流動中的洗錢和反洗錢問題更加引人關注。
他還介紹了近幾年來我國政府對國際資本流動採取了一些政策措施。1996年12月,我國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同時,根據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金融監管能力,循序漸進地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對國際資本流動區別對待、分類管理。對外國直接投資實行鼓勵政策。嚴格控制對外借債,逐漸實現全口徑管理。謹慎開放證券投資,防範國際資本流動衝擊。建立和完善以
市場為基礎的、有管理的人民幣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長期穩定,提高國家外匯儲備水平,增強了國際資本對中國投資的信心。
據悉,目前我國資本項目的可兌換範圍和可兌換程度已經比較大,而且越來越大。對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確定的資本項下43個交易項目,我國完全可兌換和基本可兌換(經登記或核準)的有12項,佔28%;有限制的16項,佔37%;暫時禁止的有15項,佔35%。到2001年底,外商直接投資、中資企業在境外上市籌資和外債餘額合計為5600億美元。同時,中國國家外匯儲備、中資企業在境外投資和中資金融機構境外凈資産合計超過4000億美元。(劉彩娜)
責編:趙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