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穩健的貨幣政策應對物價低增長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16日 14:59)
中國經濟時報消息:我國經濟已進入持續時間較長的經濟結構調整階段,經濟內在矛盾發生了巨大變化。物價低位運行是這一階段矛盾變化的反映。貨幣政策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目前物價低增長問題,但應增加貨幣供給,支持經濟穩定增長,緩解物價過度下降,為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體制“雙轉變”創造良好的環境。“雙轉變”也是扭轉物價低增長狀況的前提。
一、貨幣政策面對物價低位運行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物價進入物價劇烈波動的時期。當時貨幣政策將反通貨膨脹作為主要內容,和其他宏觀經濟政策相互配合,成功地控制了1988年開始和1993年開始的兩次惡性通貨膨脹,促進了國民經濟增長。
但是“九五”以來,貨幣政策面對的是物價長期低位運行。自1998年至2002年6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期比指數升幅有48個月低於1%,29個月增幅在零以下,其間升幅最高的為1.2%。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我國實行增加內需和外需的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其實施力度之大,持續時間之長,為改革開放以來所未有。在這一過程中,中央銀行將克服物價低增長放在貨幣政策的重要地位,採取各種措施,增加貨幣供應量,擴大總需求。四年多以來,宏觀政策實施的效果是好的,經濟一直保持在7%—8%的增長速度,被世界稱為“一枝獨秀”。但對治理物價低增長(許多人稱為通貨緊縮)成效,肯定的人則較少。
對物價低增長問題,有許多人認為是貨幣供給不足造成的,要求繼續放鬆銀根,擴大貨幣供給。但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首先,實證分析表明,物價低增長並非貨幣供給引起。人民銀行編制的批發物價定基比指數顯示,1995年第四季度和翌年第一季度物價增幅已很低,這六個月物價增長折為12個月的增幅不足3%;1996年第二季度開始物價出現負增長,自此物價總水平呈(見圖2)現絕對下降態勢。消費價格也基本反映同樣態勢。而廣義貨幣供應量M2在1996年之前的幾年裏保持著20%以上的增長幅度,在批發物價水平絕對下降之前的一年裏,各月平均增幅約30%。在20%—30%貨幣增長速度下,物價出現負增長,至少説明物價低位運行主要不是貨幣供給過少引起。
其次,物價低增長時期,貨幣供應量增長並不少。批發物價指數顯示,從1996年第二季度物價出現負增長算起,到目前已有六年多時間。這六年間物價變動雖有小的起伏,但總體處於低位運行、平穩發展狀態。消費價格低增長時間也不短。一些人説,目前出現通貨緊縮是貨幣現象。其實在近幾年,我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供應量增長保持在14%—15%。這一水平與世界各大經濟體比較要高得多;與我國經濟增幅比例約為2:1,這個比例與前十幾年的比值大體相當,貨幣供給與經濟增長基本適應,幾年來貨幣供給並不少。
研究表明,我國物價長期低位運行的原因是,物價變化的經濟大背景發生了變化。我國經濟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已經進入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經濟結構調整階段,物價低增長是這一發展階段的經濟現象。
二、近幾年物價長期低位運行原因分析
經濟結構的調整階段,因國內、國外商品供求關係和商品成本均發生了巨大變化,決定了我國物價低位增長。
(一)經濟發生階段性過剩是物價低位運行的根本原因
經過幾十年的經濟建設,尤其是近2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生産能力有了長足發展,大約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經濟告別“短缺”,開始向小康社會轉變。與此同時,我國生産能力也出現了階段性的過剩,産出嚴重大於需求。據對全國工業普查資料分析,1995年我國286種主要工業品中生産能力利用率低於80%的佔84%。這其中又有一半以上的産品銷售率不足95%,有的甚至不足50%,産銷嚴重脫節。據全國600余種商品調查,從1999年至今,80%以上供大於求,供不應求的為零,其中440種主要工業品供過於求的近90%。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消費中很大一部分商品已經達到飽和或基本飽和狀態,例如洗衣機、電冰箱和彩色電視機。供給嚴重大於需求經常引發價格大戰,競爭不斷拉動價格下降。
(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嚴重影響需求增長
我國農民80年代前期主要靠農村體制改革,1979年至1985年人均實際收入年均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長。其後增幅降低,1986年到2001年年均實質增幅約為4%。
我國農民收入在較長時期內過多依靠農産品價格的提高。這樣的增長是有限度的。我國農副産品收購價格指數,1995年比1978年上升4.3倍,而農村工業産品零售價格指數僅上升1.7倍。而目前國內糧食價格已高於國際價格,在開放程度很強的今天,靠提高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已難以為繼,2002年農副産品價格比1995年下降22.5%。
我國農村人口收入增加根本出路在於農業的産業化,農村的工業化和農産品結構調整。但我國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滯後影響農民收入增加。應當説,鄉鎮企業發展以及農産品結構調整給農民帶來了很大好處。我國農民人均收入中1985年來自第二、三産業佔15%,2001年這一比例達45%。從農産品結構看,二十多年來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基本保持不變,其他農副産品增長在2—8倍之間。結構調整對保證農民收入起了重大作用。但是我國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不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導致農民收入增長放慢。1986—2001年,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長87%,而且這一時期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160%。由此引起曾經縮小的城鄉收入比例又大大擴大。這一比例,1978年為2.6:1,1985年為1.9:1,2001年為2.9:1。
我國農村人口占70%,農民收入低增加,對我國總需求影響很大,增加了物價下行壓力。
(三)生産率提高、降低了成本,為物價下降奠定基礎
從近幾年勞動生産率的變化看,隨著新技術的應用,我國的勞動生産率在不斷地提高。我國是發展中國家,除了自力更生提高生産技術水平外,可以發揮後發優勢,直接採用發達國家成熟技術,使勞動生産率迅速提高。據統計,我國“八五”和“九五”期間利用外資數額佔全社會投資的1/5—1/6。應當説,這些外資資金的引進會帶來大量先進技術,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從統計數據看,1998年我國工業全員勞動生産率為3.1萬元/人年,2001年為4.6萬元/人年,年均增長13.9%。雖然企業職工下崗分流是提高全員勞動生産率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技術水平的提高。勞動生産率的提高降低了單位産品成本,為價格的下降奠定了基礎。據對技術含量較大的家庭電器電子器具、通訊設備、電腦及電氣機械批發價格統計,最近5年下降10—40%不等。
(四)經濟體制改革影響了投資者和消費者行為,抑制了需求
我國企業改革已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很多研究已説明,企業包括銀行的微觀機制主要方面已是市場機制。因而盲目投資或貸款現象大大減少。相對於軟約束下的規模擴張,顯然這是減少需求的因素。而且改革過程中創新機制還不強,創新的環境還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投資需求增加。
在我國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有相當比例的職工下崗分流,同時住房、教育以及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在進行。在改革進行中增加了居民對未來收入和支出預期的不確定性,致使我國居民重視儲蓄,消費需求下降。
(五)經濟全球化也給我國價格帶來衝擊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中,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的變動對國內市場商品價格的影響日益增加,現在已成為我國物價低增長的下行因素。
戰後世界經濟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和平時期,生産能力不斷膨脹。這幾十年世界經濟發展特點是,採用美國技術範式,産品雷同。隨著生産能力的擴大,市場愈來愈顯得狹小,雷同的産品面臨劇烈的競爭。東亞金融危機標誌著世界範圍內的生産過剩,全球進入經濟調整期。在這種國際形勢中,一是我國面臨外需減少趨勢,增加了內需不足的壓力;二是國際市場的競爭使價格處於較低水平,進口商品的價格正衝擊我國市場。我國進口額約佔經濟總量的20%,這種衝擊不可忽視。三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關稅將不斷降低,會使進口商品價格進一步下降。2002年進口關稅由15.3%下調到12%,今年一季度,全國進口商品價格水平較去年同期下降5.8%。
綜上所述,我國物價從高增長轉變為長期低位運行,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投資、産出和消費等矛盾運動的結果,是我國居民對物質文化的需求在數量上逐漸滿足、在質量上日益提高的反映,是新技術、新生産方式逐漸代替舊技術、舊生産方式的結構調整中反映出的經濟現象。我國目前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將持續一個較長時期,上述影響物價下降因素也將在較長時間存在。
三、以穩健的貨幣政策應對物價低增長
深入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實行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雙轉變”是我國當前的戰略,也是改變我國物價低增長的根本辦法。
改變目前物價增長狀況,從城市講,需要淘汰舊産品、舊技術,實現産品和技術的升級換代,需要發展第三産業。從農村講,需要在全國工業化過程中轉移農村勞動力,需要農業的産業化和調整農産品結構。在經濟結構調整期間,無論城市和農村的勞動者都會在新技術的應用和新産品的生産所創造的勞動崗位上增加收入,並逐漸集聚購買力。這樣在較高的層次上達到供求均衡,從而改變物價低增長狀態。然而經濟體制改革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前提,只有體制改革才能形成創新機制,實現技術、産品、市場和生産方式的創新。
在對當前物價低增長的研究中,許多人使用了“通貨緊縮”概念。由於將Deflation翻譯為這一漢語詞彙,便成為描述總量的用語,這很容易使人們將原本由結構性原因形成的物價低增長判定為總量原因造成,因而要求繼續放鬆銀根,擴大貨幣供給解決物價低增長問題。幾年來的實踐證明貨幣政策只能緩解,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保持幣值(即物價)穩定,以此促進經濟增長。目前我們在研究貨幣政策時應認清物價運行的大背景發生的變化,並調整我們的思維方式,一是要確定我國物價合理增長區間。經濟高增長期間,我們曾把物價合理增長區間定在3%—5%,現在需要調整。幾年來我國經濟增幅雖有所下降,但仍在較高水平上平穩運行。這一階段消費物價增長在-1%到1%之間波動是否合理需要考慮,但至少物價低增長狀態基本上是合理的。二是貨幣政策要為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增長方式雙轉變創造良好環境。在前幾十年中的通脹時期,世界各國將防止通貨膨脹作為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我國物價在今後一個相對長的時期會基本穩定,而且“雙轉變”關係到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也關係到從根本扭轉物價低增長問題。因此,貨幣政策研究要站在“雙轉變”戰略高度提出措施。在這種指導思想下,貨幣供給不能太多,也不能過少。太多會使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失去壓力;過少則不能滿足經濟增長需要,從而減少居民收入,影響社會安定,最終影響我國戰略任務完成。這幾年貨幣供給增加數量,既保證了經濟增長的需要,也促進了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貨幣政策的實施應充分考慮這一調控力度。(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司 張新澤 向曉嵐 趙增德)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