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聚焦制博會)製造業仍是未來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  
09月04日 09:14


    
8月30日,參觀者在“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數控機床展區參觀。


    新華社瀋陽9月4日電:儘管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在瀋陽參加首屆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的專家認為,我國目前仍處在工業化階段,經濟增長主要還將依靠工業,而製造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將是我國實現工業化的原動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高峰説,目前我國工業總産值佔GDP的50%,並且每年增長速度都比GDP增速快2到3個百分點。工業中,採掘業受資源的限制不可能快速增長,因此製造業仍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

    起源於美國的信息技術革命現已波及全世界,“製造業是夕陽産業”的説法一度甚囂塵上。對此,朱高峰強調,工業文明的形成是不可以跨越的。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表明,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是解決就業矛盾的重要領域,是高新技術的載體也是高新技術發展的動力。特別是對於仍處在工業化中期的中國而言,製造業的發展更是至關重要的。

    20世紀90年代以來,製造業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出口“機器”,創造了全國接近3/4的外匯收入。當然,目前技術含量高的“中國製造”産品在全球市場上還遠未形成主流,但專家認為,在製造業生産環節方面,我國仍是世界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 “這不僅體現在高速、優質、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上,更多的體現為我國這些年發展所積累的大規模加工組裝業優勢和産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巨大的市場規模上。”國家經貿委官員李壽生指出,這種比較優勢就是我國製造業未來發展的保證。這使得至少在今後50年,製造業都會是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

    雖然我國在勞動力和市場上的比較優勢會持續相當長時間,但有關部門也正大力提升製造業的競爭優勢。去年,我國啟動了“製造業信息化工程”。近5年內,我國政府將出資8億元組織實施製造業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工程重大項目。

    “十五”計劃也明確表示,將以高新技術改造提升製造業,加速製造業的技術升級換代,提高産品的自主開發能力。據悉,新材料技術、集成電路設計、工業自動化系統、數控機床、光電子器件等將是我國重點發展的領域。

    此外,我國還將採取有效的措施營造有利於先進製造技術發展的政策環境,其中包括制定鼓勵發展和應用先進製造技術、工藝和裝備的技術政策,執行有效的財政和金融扶持政策,以及鼓勵應用先進製造技術的企業發展等。(王軍)

    
採訪札記:走出“勞動密集型”


    在瀋陽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集中展示了我國裝備製造業發展水平。但勞動密集型企業比重過大,資本密集、技術密集企業的比重過小的現實,也顯現在人們的面前。

    曾在遼寧省機械廳規劃處當過多年處長的張如軒説,儘管遼寧裝備業近年來獲得長足發展,但高技術産品的比重仍然不高,使大勁也只能賺小錢。他以瀋陽為例,數控機床的價值是普通機床的數倍,可是我們還是生産普通機床多,把這樣的機床賣到國外後,人家經過組裝加入數控系統再返銷回國內,價格也翻了幾番。

    前來參加“制博會”的專家們指出,製造業結構的變化具有階段性,在工業化初期,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在以原材料工業發展為中心的重化工業階段,則以資本密集型為重點。當工業發展進入高加工度階段,技術密集型就成為主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認為,裝備製造業結構調整,要考慮就業人員壓力大的國情,同時也不能片面強調只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而要處理好製造業中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三者關係。從國家整體戰略上選擇,應繼續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以緩解就業難題;積極發展資本密集型;在有優勢領域集中力量有重點地發展技術密集型。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林毅夫教授就資本密集型製造業調整方式提出建議説,對市場容量很大的資本密集型製造業部門,可以採用以市場換資本的辦法,發達國家的資本相對價格低廉,引入海外資本之後,不僅可以使這些企業的資本成本降低,還能促使海外技術和管理經驗的進入,進一步提高企業的質量和經營水平。

    國內一批裝備製造企業有意識地向技術密集型發展,使競爭實力明顯增強。瀋陽鼓風機廠運用集成製造技術改造傳統設施,使産品交貨期由18個月減少到10個月,成本則下降7.9%。(孟喚)

    
特寫:老工人的新感慨


    57歲的張成鋼,趁著休息的空閒,來到“制博會”,圍著那些原來沒見過的機床看個沒完。在瀋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中國首屆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雖然離家很遠,但老張還是堅持去看個明白。

    “現在的機床可太先進了!”作為瀋陽機床廠一名老工人,張成鋼摸了一輩子機床。在瀋陽峻峰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一台正在演示中的五軸連動加工機床吸引了老張的注意力。一個小青年在電腦上按下幾個數字,那邊龐大的機床就聽話地開始工作了。

    老張在機床邊上,稀罕地看著正在作業的機床,也驚奇地看著小青年按動電腦的雙手。是什麼魔力能讓機床這麼聽話呢?

    正在操作機床的是33歲的瀋陽峻峰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春輝,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張春輝利用自己研發的技術,去年在瀋陽成立了這家高新技術企業,剛剛一年就完成銷售産值500多萬元。小張告訴老張,“機床是用電腦程序來控制的,只要在電腦中輸入編好的程序,機床就可以根據要求自己進行工作了。”

    老張感慨地説,“我做了一輩子車工,原來都是推、拉、敲、打,用遊標卡尺量來量去,現在多好呵!”

    業內人士認為,與傳統産業不同,現代製造業是資本、人才、技術等生産要素多行業、多領域、多層次流通整合的結果,要求技術工人不但要會推、拉、敲、打等傳統的本領,更要具備基本的電氣、電子和自動控制等新技術。

    老張一邊忙著把資料收好一邊笑著和記者道別:“要讓我那些老夥伴都來看看,我們也要學習更新的技術。”(鄭東鴻 孟喚)



責編:楊潔 來源:新華社


相關新聞
專家強調循序漸進和參與國際競爭 中國成為世界製造中心再等30年(09月02日 13:38)
中國高級藍領嚴重短缺 與製造大國地位極不相稱 (09月03日 12:43)
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今天開幕(08月30日 07:04)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