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2002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08月02日 10:02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

    2002.08.01

    目 錄

    第一部分 貨幣政策執行情況

    第二部分 宏觀經濟與貨幣政策

    第三部分 金融市場運行狀況

    第四部分 産業分析與貨幣政策

    第五部分 預測與趨勢

    第一部分 貨幣政策執行情況

    2002年上半年,中國人民銀行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依法加強對金融機構監管,在切實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同時,加大了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總體看,今年上半年貨幣供應量平穩增長,金融機構貸款逐步增加,信貸結構繼續改善,貸款效益有所提高,國際收支狀況良好,金融運行穩定,貨幣信貸增長與經濟增長總體相適應,達到了預期調控目標。

    一、上半年貨幣信貸運行情況

    (一)貨幣信貸平穩增長

    6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7萬億元,同比增長14.7%;狹義貨幣餘額6.3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1-6月份,廣義貨幣增幅各月總體呈上升之勢,狹義貨幣增幅各月間有一定波動,主要受股民保證金變動影響。6月末,流通中現金1.51萬億元,同比增長8.3%。1-6月份累計,現金凈回籠591億元,同比少回籠117億元。

    1-6月份,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合計增加8701億元,同比多增1862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增加8322億元,同比多增1340億元;外匯貸款扭轉了1998-2001年連續三年持續下降的狀況,上半年增加46億美元,同比多增63億美元(去年同期凈下降17億美元)。

    分機構看,1-6月份,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本外幣貸款增加4266億元,同比多增814億元;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貸款增加2436億元,同比多增856億元。1-6月份,在全部金融機構新增貸款中,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佔49%,股份制商業銀行佔28%,分別比上年末下降0.7和上升4.5個百分點。  

    6月末,人民銀行基礎貨幣(主要包括商業銀行繳存準備金和流通中現金)餘額為4.03萬億元,同比增長17.1%,比廣義貨幣增長速度高2.38個百分點。金融機構超額儲備率平均為6.78%,金融機構流動性較好,支付能力較強。

    (二)企業存款增長平穩,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加

    1-6月份,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比年初增加14491億元,同比多增2801億元。其中:企業存款增加3008億元,同比少增601億元。1-6月份,居民儲蓄存款增加8034億元,同比多增2711億元。6月末,金融機構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8.17萬億元,同比增長17.35%,增幅比近兩年同期平均增幅高8.85百分點。

    (三)貸款結構繼續改善,貸款效益有所提高

    今年1-6月,工業流動資金貸款增加1597億元,同比多增705億元;貼現貸款增加813億元,同比多增104億元;農業貸款增加1145億元,同比多增394億元;國債項目配套貸款增加1306億元,同比多增193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增加1042億元,同比少增96億元。以上五項貸款新增額佔上半年新增貸款的77.3%。總體看,貸款投向比較合理。

    1-6月份,銀行和信用社累計發放各項人民幣貸款54020億元,累計收回45377億元。金融機構貸款週轉天數為295天,同比加快36天。

    (四)不良貸款及其所佔比例繼續下降

    各商業銀行在積極增加貸款的同時,努力降低不良貸款,經營效益好轉。截至6月末,各類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額比上年末減少393億元,不良貸款率下降2.26個百分點。隨著貸款效益、貸款質量的提高,金融機構經濟效益有所提高。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結益43.5億元,同比多增64.4億元。

    (五)外匯收支總體狀況良好,外匯儲備穩定增長,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形勢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良好勢頭。到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達到2427.6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0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53億美元;人民幣匯率為8.2771,與上年末基本持平。

    二、如何看待中小企業貸款難

    目前,從宏觀上看,貨幣信貸總量增長較快;但從微觀看,資金結構性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中小企業反映貸款難,商業銀行反映難貸款。産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從全國範圍看,許多産品供大於求,對銀行貸款實際需求不足。年初,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與山東省濟寧市經貿委共同組成調查組,由濟寧經貿委挑選了100戶存在貸款難問題的企業作為樣本。從調查情況看,筆數滿足率為77%,金額滿足率為61%。其中民營企業和規範改制企業貸款滿足程度較高,地方國有、集體和未改制企業貸款滿足程度偏低。主要原因是後一部分企業市場銷售情況不好、負債率高、信譽低,其中相當多處於停産半停産狀態。

    二是企業自身素質偏低,社會信用環境不佳。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存續期短,不少地方逃廢債也很嚴重,也制約了對中小企業的貸款。

    三是對中小企業服務、支持體系不健全。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體系不完善。有些政府部門對資産評估收費過高。

    四是商業銀行經營機制還有待改善。近幾年,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大力改革內部體制,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經營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此過程中,對貸款投向和地區進行了調整,更多地集中于中心城市和大型企業,這種變化是符合當前市場經濟的實際情況的。但在調整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值得注意的傾向。有些銀行對分支行授權過嚴,用審批大企業貸款的辦法審批中小企業貸款;有些分支行主動培養和選擇客戶做得不夠,使一些應該發放的貸款沒有發放。

    五是縣域金融服務仍存在薄弱環節。近4年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精減縣級支行1782個。1998年農業發展銀行業務調整,也相應減少了在縣級經濟中的貸款。股份制商業銀行在縣級基本沒有機構。股票上市也很難輪到中小企業。農村信用社已成為縣域經濟中的主要金融服務機構。雖然近幾年貸款增加較多,但仍無法彌補資金缺口。

    因此,必須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中央預算安排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通過多種方式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緊缺問題。

    第二部分 宏觀經濟與貨幣政策

    一、世界經濟溫和復蘇,不確定因素增加

    2002年上半年,世界經濟從去年的不景氣中逐步復蘇,但復蘇步伐較慢。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增長高達6.1%,主要得益於房地産業的高速增長、庫存的補充和政府支出的持續增加。個人消費支出水平增長明顯放緩,企業投資仍沒有實質性恢復。一季度日本經濟出現恢復跡象,實際GDP增長5.7%,主要得益於對美國和東亞出口強勁增長,但國內需求仍然相當低迷。由於二季度日本對上述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增長明顯放緩,一季度的恢復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一季度,歐元區經濟只增長了0.9%,二季度增長仍然緩慢,恢復勢頭脆弱乏力。

    2002年上半年,國際金融市場仍然劇烈動蕩。一季度,全球各大股市受美國經濟強勁恢復影響一度上行。美元總體上維持強勢。進入二季度後,受美國企業盈利不見起色、公司假賬醜聞接連曝光和恐怖主義活動威脅等因素影響,投資者信心受到影響,美國股市大幅下滑,至6月末,已回落至“9.11“事件前的最低水平。全球股市相繼下跌。美元大幅下挫,至6月末,歐元兌美元升至0.9910美元/歐元,比年初以來的最低點升值近11%,美元兌日元貶至119.73日元/美元,比年初以來的最高點貶值近11%。

    美元適度貶值,反映了當前美國經濟狀況。美元貶值有助於減輕歐元區通貨膨脹的壓力,但對於以出口帶動恢復的日本經濟無疑是弊大於利。美元貶值在短期內有利於我國擴大出口,但同時會對進口産生抑製作用,進而影響關稅增收和企業引進技術、設備。在美元貶值和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動蕩加劇的環境下,國際資本流入我國的數量會有較多增加,導致我國外匯收支順差繼續擴大,外匯儲備佔用人民幣迅速增多。

    2002年上半年,美聯儲、日本銀行、歐央行和英格蘭銀行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瑞典和韓國等國中央銀行因本國通貨膨脹壓力增大已不同程度地調高了官方利率。

    二、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2002年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7.8%,比上年全年高0.5個百分點,比一季度7.6%高0.2個百分點,經濟增長速度仍位居世界前列。

    固定資産投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1-6月,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4.4%,其中,中部地區投資增長26.7%,快於東部和西部的增長;基本建設投資、更新改造投資、房地産投資分別增長23%、16.1%和32.9%。今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長較快,主要得益於今年投資計劃進度和國債資金下撥速度加快。

    國內市場銷售總體平穩。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448億元,同比增長8.6%。城市市場銷售增長快於農村市場銷售。值得注意的是,“五一”黃金周對國內消費市場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2000-2002年,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較4月份增長分別高2.5、1.4和1.1個百分點。

    進出口形勢良好。1-6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累計2707億美元,增長12.3%,較一季度上升4.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421億美元,增長14.1%;進口1287億美元,增長10.4%,累計實現貿易順差134億美元。一般貿易進口繼續回升,加工貿易進口增長迅速;除對日本、歐盟出口增長偏慢,對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對美國、香港、東盟等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增幅都在19%以上;在出口商品中,機電産品佔我國出口總額的比重近50%。

    三、如何認識當前物價低位運行

    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于1997年初開始下行,2000年下半年出現反彈,但到2001年底,又繼續下滑。目前居民消費價格同期比指數已連續負增長8個月,月環比指數也已負增長4個月,中國人民銀行統計的企業商品價格指數(同期比)已連續下降13個月。

    2002年1-6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同比下降0.8%。6月當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較上月下降0.9%,同比下降0.8%,其中城市下降1.1%,農村下降0.3%。分地區看,全國31個省(區、市)中,有27個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有所下降;分類別看,除服務項目和煙酒及用品價格同比有所上升外,其餘類別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文娛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5%,煙酒及用品價格上漲0.2%,居住價格與去年同期持平。食品價格下降0.9%,其中鮮菜和水産品價格下降較多,分別下降7.1%和4.1%;衣著價格下降2.1%,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2.4%,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價格下降1.1%,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1%。

    中國人民銀行統計的企業商品價格指數顯示,6月份企業商品價格總水平較上月上揚0.03%,較上年同期下降2.4%,同比降幅較上月縮小了0.4個百分點。其中,投資品價格連續三個月小幅回升,消費品價格降幅縮小。總體看,6月份企業商品價格呈現有升有降的特點。

    近年來價格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技術進步是物價下降的重要因素。居民消費價格中,食品、衣著權重較高,鮮菜種植和水産養殖技術近幾年來發展很快,鮮菜和水産供給大量增加。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2.4%,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1%,這主要是技術進步的結果。今後,隨著我國企業競爭加劇和外商直接投資的進入,我國産品的技術進步還將加快,産品供給還會進一步增加。

    第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開始顯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下調了5000多種商品的進口關稅,同時取消了一部分商品的進口配額,物價較低的進口商品增加,一部分國産商品為與其競爭也降低銷售價格。今年一季度,全國出口商品價格水平同比下降3.7%,全國進口商品價格水平同比下降5.8%。由於我國的物價水平將越來越明顯地受到全球價格水平的影響,今後全球性的通貨緊縮將會對我國物價水平帶來長期性的影響。

    第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制約了消費需求的繼續增長。一方面城市高收入者預期未來支出增加,減少了當前消費,另一方面農民購買力較低,廣闊的農村市場難以開拓;一方面市場暢銷産品的供給在市場機制和技術進步推動下快速增長,另一方面佔人口多數的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支付能力增長有限。這是當前買方市場格局的特徵和供求關係失衡的重要原因。1998-2001年,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3.59%,較同期年均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低3.9個百分點,也低於1979-1997年8.08%的年均增長率。另外,由於本地鄉鎮企業發展困難及外出打工農民工作難找,以打工收入為代表的非農收入增長速度在第一季度下降,是近年首次出現的新情況。加上農産品價格出現持續走低的趨勢,農民收入增長形勢不樂觀。

    表1:消費率及城鄉居民收入

    居民消費佔 農村居民消費 農村居民家庭 城鎮居民家庭

    消費率 最終消費 佔居民消費 人均純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上 年=100 上年=100

    1990 62 80.2 56.3 1.80 8.37

    1991 61.8 78.5 54.7 1.99 7.22

    1992 61.7 78.1 52.7 5.92 9.65

    1993 58.5 77.7 50.2 3.18 9.53

    1994 57.4 77.7 49.5 5.04 8.51

    1995 57.5 80.1 49.2 5.30 4.88

    1996 58.5 80.4 51 8.99 3.89

    1997 58.2 80 50 4.59 3.42

    1998 58.7 79.6 47.9 4.30 5.77

    1999 60.1 79.1 46.1 3.79 9.31

    2000 61.3 78.6 45.2 2.11 6.41

    2001 60.6 77.7 4.20 8.50

    總之,當前物價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産能力相對過剩和有效需求增長減緩並存,反映了目前經濟中深層次的結構矛盾。一方面,我們要看到物價水平下降存在著負面影響,監測物價走勢,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對擴大需求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目前物價下降的程度仍然是有限的,物價總水平基本是穩定的。當前物價水平下降並未導致企業産品積壓(1996年商品庫存佔GDP的比重為10.6%,而2001年已下降到4.3%),企業利潤有所增加。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也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

    表2:經濟增長、物價水平及貨幣供應

    GDP增長率 居民消費價格 企業商品價格 M2增長率 M1增長率 M2增長率

    -GDP增長率-居民消費價格

     % 上年=100 上年=100 % %

    1998 7.8 -0.8 -3.7 14.84 11.85 7.84

    1999 7.1 -1.4 -3.09 14.74 17.67 9.04

    2000 8 0.4 -1.2 13.99 15.95 5.59

    2001 7.3 -0.3 -0.6 14.4 12.7 7.40

    2002上半年 7.8 -0.8 -2.9 14.7 12.8 7.70

    資料來源:《統計年鑒》,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司

    近幾年,在物價下降的同時,國民經濟仍然保持較快增長。2001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較1998年下降0.8%,企業商品價格總水平較1998年下降5.7%,而國內生産總值在1998-2001年期間年均增長7.5%,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增長。與此同時,全社會貨幣供應量M2增長基本在14%以上,與物價相關程度更高的狹義貨幣M1也年均增長14.5%,均遠遠高於經濟增長與物價變動之和。“高增長、低通脹、適度貨幣供應”構成了我國當前經濟增長的基本特徵。

    第三部分 金融市場運行狀況

    一、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一)銀行間市場交易活躍,市場利率進一步走低

    上半年,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同業拆借和債券交易累計成交50977億元,同比增加30192億元,增長1.5倍(二季度累計成交32040億元,比上季增加13103億元),上半年的交易量已遠遠高於去年全年水平,比去年全年多成交1922億元。其中,同業拆借成交4830億元,同比增加551億元,增長12.9%;債券現券成交2529億元,同比增加2321億元,增長11.2倍;債券回購成交43618億元,同比增加27320億元,增長1.7倍。從資金融出、融入情況看,國有商業銀行為唯一的資金凈融出部門。上半年國有商業銀行凈融出資金21899億元,同比多融出17101億元,增長3.6倍;融入資金最多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凈融入資金8895億元,同比多融入7465億元,增長6.2倍,農村信用社聯社、政策銀行、財務公司等凈融入資金7801億元,同比多融入7245億元,增長13倍。

    二季度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同業拆借和債券回購交易的月加權平均利率繼續走低,分別由3月份的2.22%和1.96%下降至6月份的2.04%和1.95%,分別下降0.18和0.01個百分點。這兩個市場利率的下降,表明二季度銀行間市場人民幣資金仍然供大於求,銀行資金頭寸充足。

    (二)國債和政策金融債發行增加

    上半年,國債累計發行2600億元,同比增加680億元,增長35.4%(二季度累計發行2040億元,比上季增加1480億元)。其中,發行憑證式國債600億元,同比減少45.5%;發行記賬式國債2000億元,同比增長1.4倍。二季度末,國債餘額為17193億元,比去年末增長10.1%,佔2001年GDP的比重為17.9%。今年二季度債券發行利率繼續走低,三年期國債的發行利率(記帳式國債七期)已由年初的2.42%(憑證式一期)下降為1.9%,下降0.52個百分點,下降幅度達21.5%。但是,債券市場發行利率的走低,對二季度債券的發行情況影響不大。

    上半年政策金融債累計發行10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5億元(二季度累計發行855億元,比上季增加200億元)。二季度末,政策銀行金融債餘額為8967億元,比去年末增長5.1%,佔2001年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為9.3%。

    (三)股票市場籌資額減少,市場交易平淡

    今年上半年,企業在股票市場上累計籌資410.1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38.8億元,下降45.2%(二季度,企業在股票市場上累計籌資175.2億元,比上季減少59.7億元,下降25.4%)。其中,包括發行、增發和配股的A股籌資382.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44.6億元,下降47.4%;H股發行籌資0.5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12億美元,下降79.7%。

    受6月23日國務院出臺的“停止國有股減持”決定的影響,二季度末滬、深股指出現較大幅度上揚。二季度末,上證綜合指數以1732.8點報收,比上季末漲128.9點;比去年末漲86.8點;深證綜指以507點報收,比上季漲40.5點,比去年末漲31.1點。

    從市場成交情況看,在“停止國有股減持”決定出臺後,市場成交量連續幾日大幅增加,成交最多的一天為6月24日,成交量達898億元,是歷史上第二個成交高峰日,這使6月份滬、深兩市股票成交量快速放大。當月滬、深兩市股票成交4070.6億元,日均成交203.5億元,日均成交比上月上漲95.3%。但由於上述政策出臺的時間在季末,6月下旬股票成交量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並末改變整個二季度市場成交不活躍的態勢。2002年二季度,滬、深兩市股票共成交8953億元,日均成交149.2億元,日均成交比上季減少5.5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96.9億元。上半年滬、深股市累計成交16845億元,同比減少7979億元;日均成交151.8億元,同比減少66億元,下降30.3%,市場成交同比萎縮較多。

    (四)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量繼續增加

    上半年,銀行間外匯市場累計成交各幣種折合美元384.7億美元,同比增加78.5億美元,日均成交3.21億美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長28.9%。

    二季度,銀行間外匯市場共運行62個交易日,累計成交各幣種折合美元186.9億美元,同比增加48.4億美元,增長34.9%。本季新增歐元交易,當季交易0.51億歐元。

    二、金融機構持有大量低利率國債隱含一定的風險

    1996年以來,隨著存貸款利率連續8次下調,國債發行和交易利率也逐步走低,特別是今年以來,國債利率進一步步入歷史最低點 (見表3)。

    國債利率節節走低是銀行資金寬鬆、金融市場投資品種單一和銀行經營壓力所致。到2002年5月末,金融機構持有國債9367億元(不含財政對商業銀行發行的2700億元特別國債),比上年末增加1022億元,增長12.2%;佔國債市場總量的比重為56.7%,較上年末上升3.3個百分點;佔其資金總運用的比重為5.5%,比上年末上升0.3個百分點。其中,商業銀行持有國債達829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36億元,增長12.7%;佔全部國債市場總量的比重為50.2%,比上年末上升3.1個百分點;佔其總資産運用的比重為6.3%,比上年末上升0.4個百分點。這表明,目前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持有大量國債、持有比重繼續擴大的同時,也成為國債市場上最主要的投資人。

    表3:2002年國債發行利率與銀行存款利率對比分析表

    (1) (2) (3) (4) (5)

    發行時間 國債 兌付期限(年) 國債發行利率 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扣所得稅後 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1)-(2) (1)-(3)

    3月份 憑證式一期 3 2.42 2.52 2.02 -0.1 0.40

     5 2.74 2.79 2.23 -0.05 0.51

    記賬式一期 10 2.70  

    4月份 記賬式二期 5 2.22 2.79 2.23 -0.57 -0.01

    記賬式三期 10 2.54  

    5月份 記賬式四期 2 1.90 2.25 1.80 -0.35 0.10

    記賬式五期 30 2.90  

    6月份 記賬式六期 7 2.00  

    記賬式七期 3 1.90 2.52 2.02 -0.62 -0.12

    金融機構增加國債投資,從支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改善資産結構,降低貸款經營風險,加強流動性管理方面看是有利的。但是,國債利率的不斷下行,也使金融機構風險日趨積聚,會對今後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的經營狀況産生不利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一是利率風險,由於目前國債的發行利率已處於歷史低位,同時又缺乏衍生品種的支持,使商業銀行在盈利空間大大縮小的同時,又面臨利率風險;二是流動性風險,由於目前國債市場的投資主體主要是金融機構等機構投資者,且持有國債的品種期限結構大都趨同,一旦風險突現,變現可能會遇到困難。

    第四部分 産業分析與貨幣政策

    一、 上半年主要行業運行情況

    上半年,第一産業增長2.6%,第二産業增長9.6%,第三産業增長6.6%。第一、二、三産業在我國國民生産總值中的比重分別為10.2%、55.1%、34.7%。

    今年上半年,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平穩發展,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據統計局2002年農作物春播情況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糧棉作物種植面積減少,經濟作物增加。全國早稻種植面積減少5.9%,春小麥播種面積減少8.7%,棉花播種面積減少13.8%,黃紅麻、糖料和烤煙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分別增長6.8%、11%和12%。夏糧中優質小麥種植面積增長16%,優質油菜種植面積增長16.7%。據實割實測,今年夏糧減産2.9%,畜牧、水産穩步增長。

    1-6月全國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4460億元,增長11.7%,較一季度高0.8個百分點。輕重工業生産保持同步增長格局,1-6月分別增長11.8%和11.6%。工業生産中,增長最快的是製造業,上半年,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和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對工業生産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8.3%和12.6%,分別拉動工業生産增長2.1和1.5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工業産品出口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態勢。上半年,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增長18.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7個百分點。上半年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總體水平提高。1-5月,全部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增長2.8%,較一季度上升11.88個百分點。今年二季度,工業企業景氣指數為125.5,較一季度高7.5個百分點。

    1—6月,信息産業累計銷售收入為2638億元,同比增長18.6%。一季度,計算機市場實現銷售額670億元,同比增長17.3%;臺式PC銷量達180.9萬台,同比增長17.5%,筆記本電腦增長43.6%,PC服務器增長20.9%。通信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1—5月份,我國固定電話用戶新增1682萬戶,達到1.96億戶;移動電話用戶新增2656.8萬戶,達到1.7億戶。用戶的增長給通信業帶來了持續發展的動力。1—5月份,全國通信企業完成業務收入1780億元,同比增長15.3%,高於全國工業增加值11.6%的增幅。

    1—6月,汽車累計生産138.72萬輛,同比增長29.4%,其中,轎車累計生産34.86萬能輛,同比增長30.5%。預計2002年汽車市場需求量將達到260萬—270萬輛,其中轎車80多萬輛。在轎車生産大幅增長的同時,汽車消費市場也明顯升溫。在市場環境轉好、貸款利率下調、轎車價格普遍下降和車型選擇餘地明顯增加等諸多因素刺激下,個人購車意願空前高漲。轎車進入家庭成為我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的巨大的契機。

    二、房地産業發展情況及金融支持

    (一)房地産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1998年以來,房地産業的發展對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增長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房地産業銷售額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房地産投資額平均增長幅度達到17.4%。房地産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中所佔比重約13%,五年來房地産投資的增長明顯帶動了固定投資增長(見表4)。據有關部門測算,我國住宅投資的誘發系數為1.5-1.7,即每投入100元住宅投資,可産生出150-170元的相關産業需求。據測算,2001年房地産開發投資對中國GDP增長的直接貢獻率為1.3個百分點,間接貢獻率為0.6到1.2個百分點。兩者相加共計1.9到2.5個百分點。

    表4:1998年以來房地産投資增長和資金來源增長

    單位:% 

    年 份

    固定資産投資總額 房地産開發資金 

     房地産開發 佔比 國內貸款 佔比

    1997 8.8 -1.2 12.74 23.87

    1998 13.9 13.7 12.72 15.66 15.58 23.85

    1999 5.1 13.5 13.74 8.63 5.54 23.18

    2000 10.3 21.5 15.14 25.06 24.61 23.09

    2001 12.1 25.3 16.93 23.01 18.37 22.22

    資料來源:《統計年鑒》

    2002年1—6月,全國累計完成房地産開發投資2821億元,增長32.9%,比一季度低3.3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增長22.4%,比一季度上升5.7個百分點。1-5月,全國商品房空置面積增長8.2%,高於去年同期增長2.3%的水平。商品房銷售的價格同比下降3.3%。房地産市場需求在經過了幾年的快速增長後,整個行業有調整的可能。

    (二)金融積極支持房地産業發展,住房銷售力度大於開發力度

    金融支持房地産業發展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直接支持企業的房地産開發投資,二是通過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增加房屋銷售和擴大房地産需求,間接帶動房地産投資增長,擴大投資乘數效應,促進經濟增長。近年來,個人住房貸款增長快於房地産開發貸款的增長,使大量信貸資金轉化成現實需求,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防止産生房地産泡沫。

    表5:1998年以來對企業的房地産信貸

    單位:億元

    年份 用於房地産開發的貸款餘額 同比增長% 金融機構貸款餘額 同比增長% 房地産貸款佔金融機構

    貸款之比(餘額比)

    1998 2680.07 86524.13 3.10

    1999 2972.18 10.90 93734.3 8.33 3.17

    2000 3281.38 10.40 99371.07 6.01 3.30

    2001 4203.80 28.11 112314.7 13.03 3.74

    1998.1-5 2275.52 77313.97 2.94

    1999.1-5 2833.08 24.50 89021.35 15.14 3.18

    2000.1-5 3110.67 9.80 96174.88 8.04 3.23

    2001.1-5 3848.73 23.73 104714.58 8.88 3.68

    2002.1-5 4372.01 13.60 118286.23 12.96 3.70

    注:此表口徑為全部金融機構,本部分只統計銀行直接對企業的房地産信貸不包括銀行對個人的房地産信貸部分

    近年來,銀行對房地産企業開發投資的貸款在整個房地産開發資金中佔比一直保持在23%左右(見表4),國內房地産開發貸款增長與房地産開發資金增長同步。1998年房地産開發貸款餘額2680億元,2001年為4203.8億元,房地産開發貸款佔全部金融機構貸款之比從1998年的3.1%上升到2001年的3.7%(見表5)。

    與此同時,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的高速增長直接拉動了住房需求。1998以來,個人住房貸款餘額迅速上升。2001年末比1997年末增加了5425.95億元,增長了32.55倍(見表6)。到2002年6月底,金融機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已達6630.1億元。個人住房貸款的迅速增長帶來了住房銷售面積的快速增長,1996年房屋銷售增長為-0.07%,1998年急增到35.24%,其中個人商品住宅銷售增長最快,年增速在33-48%之間。從銷售額增長情況看,近年來,銷售給個人的商品住房年增長是同期商品房總銷售額增長的1.5-2倍(見表7)。另外,1996年以來,我國連續8次降息,貸款利率累計下調7.42個百分點,銀行利率已處於歷史最低水平。降息對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的房地産業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尤其有利於對利率敏感的個人住房貸款的增長,有力地推動了住房銷售。

    表6:1998年以來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增長

    單位:億元

    年份 個人消費貸款 同比增長% 人住房貸款佔個人消費貸款的比重%

    個人住房貸款 同比增長%

    1998 456.17 426.16 93.42

    1999 1396.40 206.12 1357.71 218.60 97.23

    2000 4265.12 205.44 3376.92 148.72 79.18

    2001 6990.26 63.89 5597.95 65.77 80.08

    1998.1-5 282.03 237.91 84.36

    1999.1-5 882.52 212.92 839.37 252.81 95.11

    2000.1-5 2313.77 162.18 1956.90 133.14 84.58

    2001.1-5 5400.70 133.42 4220.86 115.69 78.15

    2002.1-5 7968.53 47.55 6351.76 50.48 79.71

    注:2000年之前個人消費貸款為個人小額抵押貸款

    表7:1998年以來個人住房銷售增長

    單位:萬平方米

    年 份 房屋銷售面積 增長% 商品房銷售額 增長%

     個人購買商品住宅 增長% 佔比 給個人 增長% 佔比

    1996 7900.41 -0.07 3666.82 9.63 42.31 1427.13 13.47

    1997 9010.17 14.05 5233.72 42.73 46.41 1799.48 26.09 946.9 52.62

    1998 12185.3 35.24 7792.62 48.89 58.09 2513.3 39.67 1474.2 55.69 58.66

    1999 14556.5 19.46 10408.53 33.57 63.95 2987.87 18.88 1867.7 26.69 62.51

    2000 18637.1 28.03 14464.38 38.97 71.50 3935.4 31.71 3169.4 69.70 80.54

    2001 20779.2 11.49   4625.7 17.54 4021.6 26.89 86.94

    (三)貨幣政策如何進一步支持房地産業的發展

    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房地産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以每年1%速度增長來計算,到2010年我國城市化率將達到46%,城市人口將達到6.4億人,凈增加l.9億人,每年新增人口1852萬,新增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長無疑會對住房和基礎設施建設帶來巨大的需求。目前我國城鎮人均居住面積約為20平方米,預計到2020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將增加到30平方米,從 ”每戶一套房“基本變成 ”每人一間房"。在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0至35平方米之前,將保持較為旺盛的住房需求。

    貨幣政策既要支持房地産業的發展,又要防止引起房地産泡沫,特別要防止高檔商品房的積壓。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我國低利率、鼓勵個人住房信貸、增加房地産開發企業信貸等支持房地産業發展的各項貨幣政策不會改變,但為了防止在房地産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滋長經濟泡沫,未來貨幣政策應關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繼續擴大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積極支持住房銷售;二是關注金融機構貸款集中度,防止信貸過度集中于房地産業,以免金融風險過度集中;三是通過信貸政策,引導房地産市場結構的調整;四是鼓勵銀行為房地産投資和消費提供多項金融仲介服務,如房地産價值評估、房屋買賣和貸款諮詢、個人信用評定、房地産保險等。

    第五部分 預測與趨勢

    一、下半年國際國內經濟金融發展趨勢與預測

    下半年,世界經濟總體上將維持溫和的恢復勢頭,不確定性可能增大。由於受美元貶值、安然等公司財務作假醜聞不斷曝光等因素的影響,預計美國經濟下半年難以維持一季度的強勁增長。歐元區經濟恢復的勢頭要弱于和滯後於美國。日本經濟增長走出低谷,但增長乏力。

    國際金融市場將繼續動蕩。美國誠信危機的迅速發展導致全球各大股市下挫的風險仍然存在,並將對目前較為溫和的世界經濟復蘇構成威脅。在匯市方面,美元有可能進一步貶值,預計下半歐元兌美元在0.95-1.05之間波動。美元兌日元有可能回歸115-125日元的區間。貨幣政策方面,美聯儲有可能繼續維持中性的貨幣政策。由於上半年歐元區通貨膨脹率逐步回落,下半年歐央行升息壓力會有所減弱。日本銀行將繼續維持較寬鬆的貨幣政策。

    我國將繼續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今年固定資産投資將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增長1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將穩定增長,預計增長9%左右;對外貿易將保持增長,全年出口預計10%以上。全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有可能超過7.5%。下半年,居民消費價格下降幅度減緩,全年消費價格總水平約為-0.5左右。預計全年全部金融機構新增貸款1.3萬億-1.4萬億元,全年廣義貨幣供給量M2預測目標為增長14-15%。

    二、下半年貨幣政策趨勢

    今年下半年,要更好地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適度調節貨幣供應量,著力優化貸款結構,引導商業銀行建立和完善經營貨幣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大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

    (一)採取各種貨幣政策措施,保持貨幣信貸的適度增長

    一是更好地發揮利率杠桿作用。目前存款利率處於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水平。全國工業企業利息支出佔銷售成本的比例已從1996年的5.16%下降到2001年的2.30%。目前,人民幣基準利率以穩定為宜。同時,擴大農村信用社浮動利率試點。

    二是研究制定《商業銀行人民幣同業借款管理辦法》。促進商業銀行之間加強資金餘缺的調劑,解決有些銀行有好項目、但無資金和有些銀行有資金、但無好項目的矛盾,開辦和規範商業銀行之間的同業借款業務。

    三是適當增加對農信社的再貸款。

    四是繼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保持市場的流動性在合適的水平。

    五是繼續發揮信貸政策的“窗口”指導作用,優化信貸結構。規範和增加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支持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有效增加對“公司+農戶”的農産品加工和流通等龍頭企業的貸款。穩步支持發展個人住房消費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和助學貸款,以及下崗再就業貸款,嚴禁發放個人無指定用途消費貸款。加強銀貿合作,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賬戶託管貸款業務。

    (二)促進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建立和完善經營貨幣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儘量滿足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企業對流動資金貸款的需求。

    根據市場需要擴大貸款營銷,是商業銀行支持經濟發展,增強競爭力的客觀要求,是作為經營貨幣企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具體體現。為更好地支持經濟發展,當前的工作重點是促進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建立和完善經營貨幣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儘量滿足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企業對流動資金貸款的需求,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嚴防加工業的重復建設。

    人民銀行將在近期發佈《進一步加強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業信貸支持的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包括: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要建立中小企業信貸部;建立和完善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評級和授信制度;按照固定資産貸款審批權高度集中、流動資金貸款審批權適度下放的原則,合理確定貸款審批權限,引導商業銀行適當下放流動資金貸款審批權限;健全貸款營銷的約束和激勵機制;在加強貸款質量考核的同時,要加強對利潤和資金週轉速度等指標的考核。

    (三)充分發揮現有中小地方金融機構作用,改進對小型企業的服務

    加快制定和實施農村金融和農村信用社改革方案,增加對“三農”的支持力度。辦好城市商業銀行,吸引民間資本向城市商業銀行入股。

    (四)支持資本市場建設,改革投融資體制,整頓金融市場秩序,為實現穩健的貨幣政策創造條件

    我國企業缺乏資本金來源,過分依賴商業銀行貸款。而商業銀行貸款時,要求企業必須有必要的資本金。國有企業資産負債率過高,資本嚴重不足,使信貸資金的合理配置受到制約,不利於發揮貨幣政策作用。在間接融資為主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直接融資的渠道和比例。

    要按國務院文件規定和全國整頓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的部署,下大力氣整頓金融秩序,為商業銀行增加貸款創造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

    (五)加強外匯管理,維護國際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一是進一步推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支持對外貿易發展和國內企業“走出去”;二是積極防範和化解涉外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三是密切監測和監管外匯資金流入,防範短期資本衝擊。(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責編:楊潔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