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基金“混血兒”為何難産   
07月30日 12:23

    《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劃》已生效一個月了,但證監會有關部門尚未收到一家擬設立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申報材料,這多少讓市場人士感覺意外——基金“混血兒”為何難産

    自2002年6月1日新頒布的《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從7月1日生效實施。然而在6月25日國泰君安證券股份公司與德國安聯集團正式簽署了雙方在中國發起設立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合資經營合同書,成為中國證監會6月初發佈《設立規則》後簽訂的第一份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協議,在合資股權中國泰君安佔67%,德國安聯佔33%。另據有關資料統計,截至2002年6月底,已經有20多對基金管理公司、券商、銀行、投資公司等,就基金領域中外合資事宜,簽訂了合作意向書或協議書。有匯豐銀行、IP摩根富林、比利時富通集團、安聯集團、荷蘭銀行等國際知名金融機構,有意與國內券商和基金組建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

    按照《設立規則》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擁有的權益比例不超過33%,另據WTO協議規定三年內逐步上升到49%,外資可以成為最大的股東。可以説外資成為基金管理公司最大股東沒有什麼障礙。但是根據《設立規則》,外資所在國(地區)的證券監管機構,必須與中國證監會已經簽訂了證券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並建立有效的監管合作關係,到目前為止,我國已與英國、比利時、新加坡等1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備忘錄。還有一些國家沒有與我國簽署,所以在這方面還存在著法律障礙。

    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尤其是要創造條件支持各類基金的發展。因為我國目前53隻封閉式基金,5隻開放式基金,共管理基金總規模還不足1000億元,佔我國GDP不到1%,在成熟發達國家證券市場比例都遠遠高過這個比例,例如美國的這一比例為70%之多,對比説明我國發展基金業有著非常大的空間,允許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推動我國基金業的發展,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可是在設立規則出臺後至今,據報道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尚未收到一家擬設立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申報材料,的確讓市場人士感覺意外。因為有的機構已與合資方展開談判已有一兩年的時間了,彼此之間都有戰略合作意向,但在談判合作雙方最為焦點的敏感問題時,例如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股權設立的比例安排、管理層人士安排以及基金經理人任命等,雙方分歧較大。是否與我們基金管理者,對我國資本市場以及資産管理行業和外國差異性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從深層去探析,可能與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不同,形成的價值觀不太一樣,與雙方對各自的證券投資市場的地位與功能的判斷不同有關,還有雙方的投資理念、投資風格以及對證券投資市場的理解和方向的把握方面有差異,加之我國的證券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市場,而且帶有明顯的政策市的特徵,還有我國正處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模式轉移過程之中,有著二者混合經濟的特點。我國股市尚不規範、發育也不太完善,這樣中外機構投資者無論從主觀上,還是客觀實際上,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這造成了關鍵問題上一時難以達成共識。因此對組建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速度就産生了一定的影響。如高盛集團董事總經理胡祖六表示:高盛本身非常想進入中國資本市場,但不是以合資的方式,因為合資的成功率在國際上是很低的。

    不過,隨著雙方不斷的溝通和交流,加之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以及各項法律法規的建設和完善,雙方會達成共識,市場正在期盼著合資基金這個新生兒的誕生。但是新生事物的産生都要有一個磨合期,還要支付磨合成本,只有通過磨合期之後,才能産生預期的效果。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設立的時間和速度、規模以及其走向何去何從,對市場發展具有戰略意義,其成功與否甚為重要。(劉 勘)



責編:楊潔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新聞
7月1日起外資參股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可以進入我國證券市場 (06月04日 12:56)
《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全文(06月04日 10:47)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