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國際貿易發展的腳步,貿易摩擦的“戰火”也遍及全球的每一個角落。有關部門的統計表明,我國的出口企業中有一半以上遭遇過國外“技術壁壘”,每年因此損失約數百億美元。
此次溫州打火機“風波”,反映了溫州小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主要在於價格方面的優勢,從而有可能招致某些國家在某些行業的産品功能或技術上做文章,提高制定標準,採取技術性制裁,阻礙我國産品進入國際市場。打火機行業協會抵制歐盟CR法規,民營企業家主動出國交涉,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官帶民第一團”的一次有益嘗試,體現了企業的“自我保護”能力與“反擊”意識。
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特別是去年全球經濟遇到很大困難,主要經濟體都發生了衰退和困難,因此貿易保護主義也開始抬頭和加劇。外經貿部官員明確指出,中國目前所遇到的貿易摩擦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沒有必然的聯絡,中國不加入世貿組織,同樣會遇到貿易保護主義。
當前,一些國家的利益集團試圖推出技術壁壘,為中國産品的準入製造難度。去年12月,中日兩國政府就通過談判達成協定,避免了一場貿易戰。協議提到“通過政府和民間兩個渠道,探討並加強兩國農産品貿易合作”,並提出“雙方民間組織建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農産品貿易信息溝通和協商機制……引導兩國農産品種植、生産和貿易的良性發展”。至於這場爭端的原因,除了日本企業的“開發進口”之外,中日雙方專家和輿論都提到“無協調機制,無民間渠道”是重要原因。目前中日雙方仍在商討建立協商機制等問題。
類似的事例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初期,很可能還會頻繁地發生。因此,國內企業必須要儘快強身健體,提高自己在國際市場的綜合競爭能力。從溫州打火機事件中,我們看到,溫州雖然有500多家打火機企業,佔據了國際市場70%的份額,卻沒有一個稱得上國際品牌,競爭只停留在價格層次上。如果自己達到了國際化的技術標準,價格和利潤自然就高,就不用擔心CR法規等技術壁壘了。
當今的國際貿易戰,一些國家的政府、商會、企業已處於新的利益共同體中。可以説,建立政府領導下的政府、商會、企業“新三角”的應對體制,是WTO性質和協議的客觀要求。CR法規草案傳至溫州時,溫州少數企業根本反應遲鈍,有的覺得CR法規乃“當頭一棒”,無力抵抗。事實上,人家早在4年前就制定了這一法案。
有關專家指出,歐盟國家對兒童用品使用安全標準要求之高不僅表現在玩具方面,他們對兒童的食品、服裝等産品的使用都有一套嚴格的安全標準體系。如果出口到歐盟成員國的兒童用品不符合他們的標準,就會被禁止進口。對於這些重要的信息,很顯然,我們的企業、有關部門、協會等有一家引起足夠的重視,也不至於到今天“抱佛腳”。
應對技術壁壘,必須要發揮專業性行業協會的作用與職能,對一個行業的生産、供求、價格情況、生産能力、技術革新、産品結構等等一系列情況進行研究,建立良好的預警機制:有關政府部門提供政策和信息,在國家的層面上協商解決爭端。行業協會隨時提供國內外市場的動態數據和分析報告, 企業自己成立國際市場信息研究部門,企業自主聘請諮詢機構跟蹤國內外市場,所有這些環節應當共同發揮作用。
與其亡羊補牢,不如防患于未然。在加入WTO之後,我們面對的“洋官司”將會越來越多。建立出口商品預警機制,加強技術創新,規避貿易爭端,應該是政府、企業、行業協會都要共同補上的一課。 (陳芳 張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