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經濟半小時》:讓“民工子弟學校”浮出水面  
03月25日 22:20

    這幾年,我國流動人口一直呈上升趨勢,根據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公佈的數字,目前我國流動人口的總數已經超過了1億1千萬,而他們的子女中到了上學年齡的大概超過了200萬。據了解,這些孩子一般由三種選擇:輟學,到公立學校借讀,去“民工子弟學校”。第三種情況是大多數民工子女的選擇,但這些學校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私人辦學,沒有合法手續,辦學條件簡陋,教師素質較差等等。而在浙江省杭州市,由市教委出面創辦了6所合法的民工子女學校,給渴望上學的孩子們解決了大問題。

    9歲的孫飛為了治眼病2年前隨父母來到杭州,已經過了入學年齡的他很想上學,然而父母靠擺小攤的收入僅能維持家裏的日常開支,孩子要上學,別説學雜費就是連手術費都是四處湊來的。孫飛的母親説不想去,贊助費就得交6000多元錢,交不起,哪有這麼多錢。

    在親戚朋友的介紹下,孫飛父母找到了專門招收民工子女的明珠試驗學校,這裡每個小學生一學期只需要繳納600元的學雜費,有特殊困難的孫飛提出申請後,每學期只用交不到300元的書費。而在普通的公立學校,民工子女由於是跨區域跨地段上學,不算每學期的雜費和書費,至少要花費6000元的才能在學校中得到一席之地。

    在明珠實驗學校就學的貧困家庭的學生,校方採取了減免收取學雜費還可以分期付款的優惠方式以及靈活措施,現在一下交不起可以按照一個月一個月交,中途轉學的可以按照天數來計算。

    在明珠學校,每40個人中就有1個分期付款的學生,他們的費用都是由學校先承擔的。另外,學校每年還要投入了9萬元來租用6條線路的校車,接送父母工作不穩定而且住所偏遠的學生。王淩霄就是每天坐校車的孩子之一,入學時她父母看重的除了這點以外,最主要的還是辦學手續簡單。在這之前,王淩宵的父親曾回家跑了好幾趟為孩子上公辦學校,結果是校方説證明沒用的一定要拿個戶口本來,本身是農村的農民就沒有戶口本,小孩的家長覺得挺複雜的。

    按照正常的手續,一個非本地戶口的孩子要在異地上學,首先要拿著老家學校的證明和戶口本到新學校蓋章,然後回老家開轉學單,再回來辦理入學手續,有時一個學生為了辦理複雜的手續甚至耽誤了一學期的課程。

    據明珠試驗學校校長范琪介紹,他們手續非常簡單,只要學生有一個上個學期的成績報告單,能夠説明在那邊讀書讀到幾年級就可以了,沒必要再跑到老家去開轉學證,一個來回耽誤學生讀書。

    隨著外來人口流動性的加大,在城市裏出現了許多象孫飛和王淩霄這樣的民工子女。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的推算,杭州市外來人口中到了上學年齡的兒童有2萬多人,浙江省達到15萬人,全國有700萬以上。然而大多數的孩子想上學卻不容易,他們很難進入普通的公立學校,一方面沒有多餘的名額,一方面公立學校收費高,不少民工家庭難以承受,另外,民工子女流動性大,外地戶口造成了他們入學轉學手續複雜,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尤其嚴重。而現在在許多城市邊緣出現的民工子女學校,不僅沒有辦學證,而且校舍簡陋,師資力量有限,隨時會被政府取締。杭州市第一所民工子女學校——天成小學的前身就是名為魯冰花小學的非法學校,幾百個學生就在又黑又小的教室裏上課,旁邊是經常出入裝卸車的加工廠,環境嘈雜而且危險。

    杭州市不僅取締了非法學校,而且還在第一時間創辦了合法的民工子女學校,為民工家庭排憂解難。然而,一些多子女的民工家庭還有特殊困難,老大到了上學年齡,但是為了在家照顧年幼的弟妹不得不輟學。今年10歲的孫鳳琴最初上學時總是帶著小4歲的妹妹,這種在公立學校裏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民工子女學校中卻並不新鮮。為了讓家中的老大能上學,一些民工子女學校又想出了解決的辦法,幫民工代管不到上學年齡的子女。民工子弟學校向兩頭可以延伸了,再辦個幼兒園把4歲的放到幼兒園去,那個7歲的也就能上學了。

    明珠學校的校長范琪坦言,辦民工子女學校並不容易。以民珠學校為例,現在共有1700多名學生和85個教師,一學期所收的學雜費也就是80萬左右,只夠承擔員工勞務和辦公用品開支。政府雖然提供了學校場地和部分設備以及三分之一的教師工資,但是其它的辦學經費例如校車、電腦、校園建設等花消只能依靠校辦企業的贏利和社會各界的資助。民工子女學校只能解決部分家庭的困難,有限的場地、師資和資金是這些學校正在面臨的最大難題。教育主管部門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張緒培坦言,不是讓孩子們來適應我們老的管理,而應該用我們的管理去適應現在變化的時代。

    今天的教育問題,不解決好,在明天就會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在杭州的採訪結束後,記者感到了一些欣慰。雖然,杭州市的民工子女學校也面臨著很多困難,但是,與很多地方的同類學校相比,它畢竟擁有了一個合法的身份,而且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學校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等都有了一定的保證。更重要的是,對於許多生活在城市裏的民工子女來説,他們終於擁有了一張屬於自己的課桌。( 經濟半小時記者/楊萊萊)



責編:郭穎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