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05日 14:55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在《咬文嚼字》雜誌的倡導下,經過全國廣大觀眾和讀者的認真“咬嚼”,今年的央視春晚,除去演員的口誤和“你”“您”混用、“的”“地”不分、“喲”“呦”纏夾等一般問題外,可以認定的差錯共有28處,如“神舟”誤為“神州”等,平均每10分鐘出現1次差錯。(《新民晚報》2006年02月04日)
首先説明,筆者是中央電視臺的鐵杆兒“觀眾朋友”,尤其喜愛一年一度的春晚。但是,出於對央視的愛護、對春晚的愛護,還是想就央視節目特別是春晚屢出文字差錯談點看法。
筆者平時收看央視節目時而發現字幕中出現錯別字,尤其是新聞節目中同期聲字幕出現錯別字的頻率較高。歷年春晚字幕出現錯別字的頻率更高。筆者在報社工作,也有電視臺工作背景,對比電視臺和報社的工作機制,可以找出電視臺文字差錯率高的原因。其一,報社選人、用人,把文字功夫看得很重,關鍵部位比如編輯必須用文字功夫十分過硬的人員,工作在文字功夫要求高的崗位是“一等公民”。而電視臺則不然,選人、用人時把容貌、身材、口頭表達能力、攝製技術等看得很重,相對降低了對文字功夫的要求。文字編輯、打字員在電視臺處於“二等公民”的位置,這些人和主持人、出境記者、攝像記者比,不能拋頭露面,不能接觸社會,感覺不受重用,因而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加之文字功夫本來就不夠到家,出現較多錯別字就在所難免了。其二,報社對文字實行層層把關,編輯是第一道關、編輯部主任是第二道關、校對是第三道關、報前檢查是第四道關,終審是第五道關。一旦出現差錯,連帶受罰。而電視臺則不然,大臺有專職打字員,小臺沒有,大臺、小臺都沒有校對員,領導審查節目重點也不是審查字幕,而是審查畫面和配音。字幕出了差錯,如果沒造成政治影響也不追究責任,即便追究責任也不“連坐”。在這種機制下,熒屏差錯率不高就沒有道理了。除了以上兩點之外,電視臺還有直播因素,直播節目上字幕來不及校對、把關,是差錯率高的重要原因。
筆者做出上述分析,是想説明一個問題,大家對央視節目字幕差錯率較高,不該一味地指責,用蔡明和郭達小品裏的話説,“那是有原因的”。而應該為消滅熒屏錯字支支招兒。筆者在這裡先提四條應急建議:其一,央視可否馬上從同級報社、通訊社高薪聘請離退休的編輯、記者作字幕校對員?其二,儘快建立健全字幕出錯責任追究機制,出了差錯,層層受罰。其三,對打字員加強文字能力的要求,光有打字技術而沒有文字功夫的人應該調離節目製作崗位。第四,如無特別要求,直播節目同期聲可以不上字幕,待重播時再上字幕。筆者自知,這四點建議肯定不是什麼“金點子”,但想必可以作為引玉之磚。(作者:羅天柱)
責編: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