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9日 16:10 來源:
8月26日,全國文藝娛樂節目主持人研討培訓班在京開班。廣電總副局長胡佔凡説,“抵制低俗化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播音主持委員會同時向全國的播音主持人發出倡議:自覺抵制低俗之風,樹立健康公眾形象。(《人民日報》2005年8月29日)
抵制廣電文藝娛樂節目的低俗風,成了社會關注熱點。説句良心話,在《超級女聲》紅得發紫之時,發起這樣一個全國性的倡議,容易給人造成一種誤解。網上,一些人把這個倡議説成是央視“小心眼”,害怕地方檯的收視率超過自己,專門給湖南衛視“穿小鞋”的。其實,《超級女聲》未必真正低俗,低俗是目前具有普遍性的一種文藝娛樂節目的流行病,把抵制活動具象化到央視和湖南衛視某個節目的較量,不過是個別人的臆測而已。
廣電娛樂節目的低俗風客觀存在,是不爭的事實。《人民日報》的報道,意在剖析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文章的諸多觀點很有説服力,值得一讀。不過,一種風氣的形成,畢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造就該風氣蔓延的因素也必然很多。筆者以為,至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報道中沒有提及,這就是廣電節目文藝娛樂節目的低俗風之所以刮得如此強勁,和製片人、和導演有著更為直接的關係。一檔節目會不會低俗,站在前臺的主持人這個“演員”,作為表演者,低俗不低俗當然是他們的言行舉止決定的,只是別忘了,前臺的主持人好比風箏,他們怎麼飛翔,自由發揮度雖有,決定權卻由不得他們自行其是,而是後臺操縱“風箏”的節目製片人和導演。如果在綵排中導演對主持人的低俗言行喊聲“Stop”,縱使這些主持人再想媚俗,再想發嗲,也得乖乖文質彬彬起來,除非想丟掉飯碗。所以,抵制主持人的低俗風,針對表面的“罪魁禍首”當然應該,只是別忘記警告低俗的“元兇”——那些製片人或者導演們。他們才是主持人的“老師”和“老闆”,主持人對他們可謂言聽計從。
美國學者利昂 納爾遜 弗林特在其新聞倫理學名著《報紙的良知》中説過:“報紙則被當作是其所有者或主編或控制報紙團體的真正性格的反映。”在弗林特這個新聞倫理學大師生活的年代,廣播電視還沒有出現,這位學者當然也就不可能專門針對廣播電視主持人的低俗之風發表議論。不過,將這裡的“報紙”換成“媒體”,或者換成“廣播電視”,這句論斷依然成立。一個節目究竟是高雅還是低俗,“馬前卒”——節目主持人是個風向標,風向的來源卻是媒體的管理者和主編,包括導演。假如他們拒絕低俗,崇尚高雅,試問一個媒體的風格可能低俗嗎?低俗還是高雅,要求所有媒體從業人員,堅持新聞倫理的底線,首先尊重自己的工作,因為“倫理之尺是所有新聞事業的最有意義的衡量標準。”
娛樂節目的收視對象主要是年輕人,這些人本身還有許多可塑性。究竟是用低俗的節目還是高雅的節目熏陶他們,培養出來的受眾是大不一樣的兩個群體。媒體和節目主持人擔當,都應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在新聞倫理的規範下,為受眾服務,而不是亂嗲一氣。(作者:劉海明)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