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 正文

熱詞2002:布波、野蠻女友和花樣美男(組圖)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10日 10:51)

  中國青年報消息:BOBO布波:曾經的小資和將來的IF


  布爾喬亞+波希米亞,在小資臭了大街之後,2000年就誕生的《天堂裏的布波族》終於在2002下半年走入人間,狠狠地火了一把。小到手機、服飾,大到房産、生活方式,無時無刻不在大吹大唱“布波”二字。

  布波的出現,適時且恰到好處。因為它的前身小資,已經讓人夠膩味了。小資原本表現一種區別於大眾世俗的品位和情調,沒想到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發展太快,小資以星火燎原的速度在全國各地茁壯成長,如今連五大三粗的大老爺們兒也敢坐在咖啡館裏罵人:嘿嘿,你小資,你才小資!當小資的主力———白領們還為捍衛名譽和“偽小資”對罵時,一抬頭卻發現,BOBO們已從天而降。

  社會精英、成功人士,享受著物質生活的富裕卻渴望著心靈的不羈和流浪。這樣的定義顯然加深了布波的階層性———小眾的精英的,朝金字塔上方攀登了一層的。於是“再走遠一步”的布波,就迅速取代小資,登上了生活概念的盟主位置。

  可是布波還沒喘口氣,越來越矯情的媒體就推出了IF虎視眈眈。IF,國際自由人,比布波又突破了地域限制,直接衝著地球村居民前進了。在當今全民學外語的熱潮下,這個概念比布波更富魅力。網上的調查認為,從小資到布波到IF,是必經階段,只不過目標較遙遠。

  布波或者IF,誰更火,或能火多久?誰知道呢,也許明年又有一個新概念誘惑我們。

  野蠻女友:顛覆傳統的女性宣言


  嬌媚可愛的女子對男友拳打腳踢,非但沒受到譴責,反而引得身後一大群追捧者。影片《野蠻女友》在本年的異軍突起,扯起了女性新形象的大旗。

  低眉順眼的賢淑女性?現在連男生都不指望能撞上這種比熊貓還稀少的MM了。在這個講究自我的年代,女性早改寫了傳統的教條美德,她們更懂得關愛自己,保護權益。

  銀幕上,全智賢回眸一笑,逗穿高跟鞋的男友苦苦追趕,銀幕下,女生哈哈大笑,看捧苞米花的男友搖頭嘆氣。

  野蠻風越刮越烈,連中國的河東獅都舉著藤條怒吼了。如果你還以為女生都是甘願犧牲的紫霞仙子,拿著孫大聖的“曾經有一段……”去糊弄人,對面的女生已經齊刷刷地打出手勢:鄙視你!

  只是,野蠻也有前提條件,你骨子裏還得是個溫柔真情的女子,野蠻是件時尚合身的外衣,用來增添可愛和魅力。否則,你就一邊兒涼快去吧。

  花樣美男:娛樂進入男色時代

  花樣美男在年初與野蠻女友幾乎同時出道,勢均力敵,各領風騷一整年。

  一部《流星花園》,讓4個賣相俊美打扮中性的男生風頭勁飚,成為兩岸三地最火熱的青春偶像,並創造出中文新詞“花樣美男”。他們所到之處,眼角眉梢的一個神態,一個羞澀笑容,都會讓舉著畫像的兒童少女婦人婆婆們哭著喊著要往臺上跳。

  當花樣用來形容男性時,娛樂進入了男色時代。F4之後,又有大量記不住名字的青春俊美小男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如果説其中火熱的緣由,應該與野蠻女友相似,時代變了,女性的主導力量在不斷攀升。


  只是,擔心陽剛男性落寞的人不免開始杞人憂天。其實誰知道呢,風水輪流轉,女性觀眾如果向男人們學習起喜新厭舊來,或許明年就又換成施瓦辛格類當紅了。

  單身公寓:水泥森林裏的避風港

  如果你還把異性合租當作時髦拿出來炫耀,就實在太落伍了。連SOHO、LOFT、STUDIO這些層出不窮的新概念,都擋不住單身公寓今年在地産業的獨領風騷。

  房産商自己都想不到,這些面積在50平方米上下,但五臟俱全風格簡約的小戶型,會被年輕人搶瘋了。在北京、上海、廣州,白領們排起長隊,單身公寓數天售罄的報道屢屢見諸報端。年輕人自己的解釋是,工作壓力夠大了,所以必須要保留可以休憩的私密空間,沒有合租人的打擾,不必看房東的臉色,為自己在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裏開一塊避風港等等。這時候的單身公寓,體現著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方式。

  單身公寓還意味著一筆經濟賬,租不如買或者買了再出租,現在的年輕人聰明著呢,精神物質兩手都抓。所以,在最反映風尚的上海小劇場話劇裏,去年受歡迎的是《WWW.COM》,今年的就叫《單身公寓》。

  享樂地圖:新貧族的精神物質食糧

  幾年前《咖啡地圖》出版時,很多人都沒想到,這本小資們的紅寶書在2002年被開創成為一種模式———“享樂地圖”。有夜行者晃悠在城市各家酒吧裏,把自己的感受和酒吧介紹寫出來,編成冊,就叫《串吧》。效倣者接二連三地捧出了關於飯館酒樓茶坊服飾鋪的。現在連報紙雜誌,只要是生活類的,你都能找出一堆這樣的享樂地圖,從店舖的地點電話到招牌商品,甚至他們裝修別致的廁所,事無巨細統統都告訴你。

  這樣的東西,印在一片紙上,也就是張漂亮的廣告傳單,偏偏裝訂成冊後,就成了白領們的熱愛,一到週末,全都按圖索驥,兩條腿跑斷了還樂此不疲。

  以前有老人不明白,那些年輕的白領,錢賺得多了去了,怎麼還天天哭窮。瞧瞧這些五花八門的享樂地圖吧,新貧族的血汗錢全換成了這些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

   性存在:一種擾攘而看不清楚的存在

  過去的女作家寫隱私,多是關於婚外戀的,都是別人的事,那還猶抱琵琶半遮面,絕對隱去真名呢。現在的寶貝娃娃們厲害,最私密的事情都要像烏鴉一樣哇哇喊出來,小小的年齡已是個個曆盡滄桑的模樣,就怕你不信那是她的隱私。就這樣,把她們的前輩給嚇著了。年初署名春樹的作品《北京娃娃》據説把前兩年的《上海寶貝》斃得一愣一愣的。

  當性成為公開的賣點後,一聲聲嘆息的婚外戀就不吃香了,中國人的“性存在”已經作為白皮書公開發佈了,千奇百怪的性狀態在自由開放的空間迅速膨脹,從越來越多的性暗示廣告挑逗你想象,一直到廣州某人的“換妻”娛樂被廣泛討論。

  年末相關的熱點討論,是關於艾滋病患者的婚姻和單身女性非婚生子的。還好,這兩個話題,大部分人都是認真嚴肅地來看待的。

  行為藝術:當任何行為都成為藝術

  行為藝術在血淋淋地鑽牛肚、成噸成噸扔蘋果之後,在2002年終於成為一個幽默而普及的名詞。

  先説今年全國各地火爆的接吻大賽。中國人向來是感情內斂的,如今商家一個活動,就能讓年輕人一對對地當眾站在街頭長時間僵立著親嘴。你批評這太無聊太商業?人家不屑:換個角度,這也是行為藝術,不懂了吧你。

  把接吻跟藝術等同也許有些勉強,那畫畫總行了吧。人體彩繪可是在國外都流行的。上海、重慶、廣州,人體彩繪的新聞都爆發了一樁接一樁,走上天橋派對也走進櫥窗吸引注意力經濟。

  一句話,一些標新立異的、看不懂的行為,始作俑者都可以用行為藝術來拔高地一語帶過。概括此種現象的,有一篇有趣的網文,叫《一隻豬的行為藝術》。

  北京的一個展會上,一家塗料公司派了彩繪模特作展示。大家理解地説,哦,行為藝術呢。人家商家不高興了:誰説我畫畫來著,我這做廣告呢!

  你看,都被行為藝術給鬧的,我們這回連廣告都沒看懂。

  公社:懷舊的創新的湊熱鬧的

  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或許都沒聽説過“人民公社”這個詞。但現在不是流行懷舊嗎,有人把這個詞從灰塵堆裏揀出來,撣撣,公社就閃閃發亮地擺酷了。

  生意難做,商家挖空心思吸引顧客。廣東一家餐館就叫“人民公社食堂”,從裝飾到菜單到背景音樂,活脫脫是“文革”的拷貝,美其名曰:懷舊。

  也有人拿公社創新的。長城腳下今年誕生了一組創新建築———“公社”,被一些人稱為是“對那些商氣橫行的建設現狀的反叛……以亞洲獨特的建築樣式抗衡歐美現代主義流行樣式的嘗試”。

  關於這群建築的爭議還未停止,有人也拿公社來湊熱鬧了。一家網站借著選秀的熱鬧,告訴你一個新名詞:手機激情公社。看不懂?就是説上網唄。

  最近一個湊公社熱鬧的消息,是創辦了中國第一個“人民公社”的某東海小島,將被改造成為以旅遊休閒為特色的海上勝地。

  拇指族:快樂溝通的新“手語”

  “最新醫學研究顯示,80%的同性戀喜歡用大拇指看短信,往下按,還按,就説你呢!”這條經典的整人短信,將愛好手機短信的“拇指族”狠狠地調侃了一番。

  在路上,公車上,甚至辦公室、會議中,你都能看到有人低頭按著手機偷笑。這種簡單、隨時隨地傳遞信息的手段,已經成了年輕人最喜愛的溝通方式之一。在今年,他們發展成為一個足夠龐大的族群:拇指族。跟這個族群相關的,有“手娛樂時代”等一堆生活新概念。

  生活節奏快、朋友少聯絡的,發個溫馨短信問候一聲;明戀的暗戀的,發個情感短信探探路;當然滿天飛的最受歡迎的還是搞笑的,雖然都逃不脫“小豬在哪,正在看短信!”之類的路數,但能在緊張的工作之餘讓你莞爾一笑。這些抓狂短信的功效就達到了。

  現在短信已成很多年輕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哪天手機不滴滴兩聲,就覺得若有所失。

  拇指族的興起,還讓苦苦掙扎的網站終於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各大網站都派了寫手,專門倒騰那些迎合各種拇指族的五花八門的收費短信,生意興隆。

  但問題也不是沒有的,關於手機黃段子的爭議歷時頗久。年內還有人動了真格,以性騷擾的名義將發黃段子的人告上法庭。

  DV:個人影像日記

  DV並不是新熱名詞,但顯然,在媒體堅持不懈的捧場下,2002年DV迎來了遍地開花的大好時光。電視臺的青年影像大賽開始深入人心,高校的或者各種場合的藝術展上,獨立影像的分量也日益突出。

  把DV和拍電影或者拍紀錄片等同,當然會氣死那些講求藝術的電影人。但DV無疑讓人們心中的電影夢有了施展的空間。現在的年輕人是在聲像影響中成長的。關於電影,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我們現在看到的最多的DV,是描述普通人生活的。那些舉著機子在城市小村遊走的年輕人,把鏡頭對準了最普通的人,用影像來書寫心靈日記。

  這些人中,有的是夢想著拍出自己的《黑暗中的舞者》的,更多的是自娛自樂。因為他們的自娛自樂,DV才得以持續發展。

責編:陸玨如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