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文化】看金庸小説中的民族感情——洋鬼子喬峰和海外華人郭靖  
08月29日 13:13

    如果説喬峰活脫脫是個熱愛中華文化、但不為中國人接受信賴的“洋鬼子”,郭靖就可比擬在外國長大、但一心只與中華民族認同的“海外華人”……

    【編者按】忠於民族國家,應是大義所在。但是金庸小説質疑這個“絕對標準”。《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立志“驅除韃虜”蒙古人,卻愛上蒙古公主趙敏,不理所有江湖豪傑不能娶“異族妖女”的警告;《鹿鼎記》中的韋小寶,盡在幫康熙消滅反清勢力。中國人的觀念是,一個朝代立足時間夠長,就獲得正統。後於康熙的乾隆,卻在《書劍恩仇錄》中成為陳家洛“反滿抗清”的對象。何謂正統?或者這也是金庸小説一直在尋找的東西——民族感情。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金庸曾經説過,他的武俠小説在香港及海外華人社會流行,一個主要因素是它們充滿濃厚的中國文化氣息。民族感情及民族命運,差不多在每一本金庸小説裏都佔著重要地位。

    金庸小説裏表達的民族感情,從第一本小説到最後一本,並不是完全沒有變化的。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由較狹窄的種族觀,發展到較複雜的看法。

    在《書劍恩仇錄》之中,中國應由漢族人統治,滿洲人是人侵的“異族”,意識十分明確。趕走滿族,由漢族人統治,是“光復大漢江山”的“大業”,值得好男兒拋頭顱、灑熱血。

    到了《天龍八部》,問題就複雜得多了。在漢人社會長大、後來發現自己是契丹人的蕭峰,不能不與敵視了半生的遼人認同,但是他無法把漢人視作敵人,他不能理所當然地接受一方是好人、另一方是壞人,他看見遼宋之爭是雙方都有好人有壞人,錯不在任何一方,而是在於戰爭。蕭峰的渴望,是停止戰爭、和平共存。這種慈悲的意念,蓋過了民族觀念。

    民族感情最強烈的時候,是面臨強敵入侵、或已經被外族侵佔、正受著外族統治的時候。猶太人的民族感情分外強烈,一個原因是他們很久沒有自己的國土,很久在外族人統治的國家裏生活,受外族人的歧視。

    近代中國人的民族感情特別強烈,也是基於類似原因。金庸小説充分反映了這點;在他的小説裏,中國人在外國人面前吐氣揚眉、漢族在強弱懸殊的情況下戰勝外族的場面很多,寫得十分生動,例如《碧血劍》之中,溫青青怎樣找洋劍手的晦氣,《鹿鼎記》裏韋小寶怎樣教羅剎人大大出醜,都令讀者看得大感痛快。

    在處理民族感情上,《鹿鼎記》其實有兩點是值得注意的新發展,一是民族的劃分已變得輕微,由“中國人”與“洋鬼子”之分所代替;二是強弱之勢扭轉,由怎樣抵抗外族的統治,變為怎樣以強者的姿態一雪前恥。

    失落的族人喬峰

    為什麼要有民族感情、愛國感情?對國家民族感情有什麼可貴之處?從社會整體的角度看,有許多事情是需要團結許多人長時期合力做才可以做到的,民族感情、愛國熱情可以凝聚龐大數目的人的力量,達到遠大的目標。理智所能發揮的力量,永遠及不上感情發揮的力量;理性地指出團結合作的好處,一個一個地去説服世上的人,既費時又易開啟爭揣,激勵群眾的民族感情或愛國情緒,則直接而快捷得多,尤其是在危急關頭,叫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合作,絕對沒有呼籲人為偉大的理想而犧牲那麼有效。

    從個人的角度看,大多數人害怕寂寞;大多數人,起碼大多數男子,需要成就。一群人為共同目標而團結努力,能夠帶來最大的滿足感,就是這個道理。在金庸小説裏,結義是一種很常見的行為,然而結義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兩個人因意氣相投而結“義”,如段譽與喬峰;另一種是一群人為了達到一個共同目標而結交,如喬峰與他率領的丐幫兄弟,如紅花會十四俠。對喬峰這樣的人來説,顯然朋友關係,是難以與後一種關係相比的。無論他跟段譽怎樣意味相投,他們的結義之情都沒有與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的感情深厚。

    要了解喬峰的悲劇,必須了解民族使命及他與丐幫兄弟的結義之情對他的重要性。喬峰從來沒有懷疑過他的身分及人生目標。他是漢人,他是丐幫子弟,抵抗外族入侵是他的天職,接任幫主之後,他的責任就是繼承歷代幫主,負起率領丐幫抗敵衛國的使命,這就是他安身立命的所在。

    喬峰絕不是站在不勝寒的高處領導;一來因為丐幫的幫會性質,二來也是由於他的個性。陳家洛也是幫會領袖,但是無論他的“眾位哥哥”喊得多親熱,他都是個地位比他們高的貴族公子,但喬峰則不同,他就是愛與丐幫兄弟一同殺敵、一同豪飲、一起賭錢;他們是親密戰友,除了丐幫之外,他根本沒有自己的生活。

    喬峰大半生在丐幫度過,自少就在幫主指揮之下,與丐幫兄弟執行殺敵衛國的任務。他年紀越長,立的功勞就越大,終於被他登上幫主的地位。

    保衛國家民族這個共同目標,把喬峰和丐幫的幫眾及領袖人物團結在一起;有共同工作目標而互相敬重的人,性情是否投合,也能建立深厚的關係。

    杏子林叛變瓦解之後,白世鏡宣佈發動叛變首腦宋奚陳吳四長老的罪狀,喬峰一一數出四大長老不為人知的功跡,流血代他們贖罪。説到與他一向交情不好的陳長老陳孤雁的時候,喬峰朗聲道,他自己是個粗魯漢子,不愛結交為人謹慎、事事把細的人,因此與陳長老性情並不投合,但是他私心之中,一直對陳長老十分尊敬;他説:“刺殺契丹國左路副元帥耶律不魯的大功勞,旁人不知,難道我也不知麼?”

    是使命,不是個人喜好,把喬峰和丐幫上下連成一氣。這樣的英雄,原是不會寂寞的。

    喬峰生命的崩潰,始於他失去他的國家民族使命。發現自已不是漢人而是契丹人之初,一生安生立命的基礎一下子渙散,他痛苦無比,但他是個堅強之極的人,在他的民族使命破滅之際,他馬上抓住了另一個目標:為父母報仇。在失去了丐幫兄弟之際,他幸運的獲得了一個全心支持他的少女作伴,但是個人的目標、私人的感情,並不能填補這個空虛。

    民族感情不是理性的,不能憑理性來決定來就來、去就去。知道了自己是契丹人之後,喬峰努力接受他的新身分、努力告訴自己要向大遼效忠,但是他做不成功。他無意救了耶律洪基,一下子貴為南院大王,他有部下可以指揮,他有遼君頒下的任務去完成,但是他根本無心整理這些部下,在他與他們之間沒有共同目標,因為他無法把這個任務視為自己的使命。

    他只能消極地告訴自己,他會堅決保衛遼國不讓大宋入侵及制止大遼攻宋,但叫他忘卻對大宋之情,就如叫他的左手忘卻右手。

    “海外華人”郭靖

    如果説喬峰活脫脫是個熱愛中華文化、但不為中國人接受信賴的“洋鬼子”,郭靖就可比擬在外國長大、但一心只與中華民族認同的“海外華人”,雖然在外國生活愉快,也結交了不少好朋友,一旦國家蒙難,便堅決站在中國的一邊。

    郭靖的母親李萍逃難至大漠生下郭靖,從此在蒙古居住,他六、七歲時母子便到了鐵木真軍中,郭靖的童年玩伴都是蒙古小孩,他崇拜鐵木真、哲別英雄了得,他與鐵木真幼子拖雷性情投合,兩個小孩子仿傚大人結為“安答”,成為“金刀駙馬”雖然完全是鐵木真一時高興,但是郭靖與華箏本來便是情同手足。蒙古族人對郭靖母子全不歧視,他們清貧而自足,比近代一些僑居外國華人所受的待遇好得多了。

    像很多華僑一樣,李萍教誨孩子不要數典忘祖,郭靖接受這個道德原則,從來沒有任何疑問。他是個單純的人,他會經歷矛盾,但一經決意,便不會反覆。

    鐵木真下令郭靖跟窩闊臺及拖雷經宋伐金,但其中密令是在回程上攻滅大宋,要是郭靖奉令,日後即可裂土封王,若不奉令,便即時撲殺。李萍識破密令,母子預備逃走,但遭遇拘捕。鐵木真要殺郭靖,拖雷趕來求情,他勸郭靖説:“安答,你自小生長蒙古,就與蒙古人一般無異,趙宋貪官勾結金人,害死你的父親,逼得你母親無家可歸,若非父王收留,你焉有今日?你我兄弟情深義重,我不能累你做個不孝之人。”

    郭靖本來意動,但終於不肯,正是念及母親平日教誨,同時也想到蒙古人征服大宋,會累千萬百姓家被人亡。他既然意決,便把個人恩情放在一邊,與鐵木真決裂,逃離蒙古。

    後來,郭靖黃蓉在襄陽迎戰蒙古大軍,領軍赫然是拖雷。

    黃蓉提出“大義滅親”,叫郭靖刺殺拖雷,使大軍暫退,郭靖為了襄陽百姓,慨然答應。僥倖鐵木真病重消息傳來,召回拖雷,及時免了郭靖執行此痛苦任務。比起喬峰,郭靖是幸運得多了。



責編:曲歌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相關新聞
內地版《天龍八部》昨日開拍 金庸迷對演員有爭議 (08月28日 13:00)
“大俠”金庸重出江湖 著手修訂15部武俠小説 (07月21日 10:54)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