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考古】敦煌北區石窟發現“蒙古人賣身契”  
08月19日 16:37

    新華社蘭州8月19日電:經專家考證,敦煌北區石窟中發現的一件蒙古文文獻日前被確認為“蒙古人的賣身契”。

    1988年至1995年,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員對敦煌莫高窟北區進行了新一輪的考古發掘,獲得了原敦煌藏經洞中所未見的西夏文、敘利亞文、蒙古文和八思巴文等文字的文獻。其中蒙古文獻共有51件,來自北區的19個洞窟,多為殘片。

    蒙古人的賣身契出土于莫高窟B127石窟,紙質為纖維交織不均勻的白麻紙,上面有用墨書寫的文字,殘存7行。從契書中可以看出,賣身者當時家境貧困,買者身份顯貴,名叫赤達爾,見證買賣過程的官吏叫做達魯花赤。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研究人員敖特根研究後認為,賣身契中的買賣雙方和見證人都是蒙古人,而且中證官達魯花赤就是《蒙古秘史》中所記載的千戶長“客帖”,這個契書是他在1227年至1246年間充當拔都封地時所簽寫。另外,根據考古工作者在出土該文書的洞窟壁面上發現的具有鮮明蒙古族特色的圖案,可以推知這個窟很有可能繪製于蒙元時期。

    敖特根還指出,由於契書中的買賣雙方都畫了押,不同於奴婢賣身時只由賣身人畫押,所以這份賣身契應為“私契”,賣身的是貧困的自由人,契約中出現的見證人不是當時政府規定的需要收稅的專職見證人員,説明這份契書是逃避了稅金的。敖特根説,根據以往歷史文獻記載,逃避官稅的現象在當時極為普遍,此次發現的賣身契不但為其提供了佐證,同時也是研究當時蒙古社會、經濟、政

    治的珍貴材料。(記者張燕 王艷明)



責編:曲歌 來源:新華社


相關新聞
敦煌學專家揭開莫高窟建造之謎 (07月26日 08:32)
敦煌研究院首次完成大規模的洞窟整窟臨摹複製(07月03日 19:45)
【考古】江西萍鄉出土6500萬年前的蓮花狀恐龍蛋化石(08月19日 09:40)
【考古】磁州窯遺址考古又有新發現(08月19日 09:06)
【考古】西班牙考古學家發現45具長犬牙虎化石(08月15日 15:11)
【考古】美國考古隊在埃及發現古代戰爭女神賽赫米特雕像(08月13日 15:00)
【考古】清代科舉作弊工具書“小抄”在山東出現(08月13日 09:02)
【考古】山東出土青銅器表明:戰國時期已有“分餐制”(08月13日 12:44)
【考古】內蒙古一農民耕地“耕”出200公斤古錢幣(08月12日 17:31)
【考古】脊椎動物起源研究在我國獲得重大進展(08月02日 17:43)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