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文化】民間藝術候選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金錢留不住的藝術  
08月06日 10:27

    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話題近期在媒體上沸沸颺颺。各類報道中,我國申報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新一輪名單不斷“翻新”。8月5日上午,中國藝術研究院外事處處長王路向記者證實,我國搶救和保護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工程已于近日正式啟動。制定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的項目只是工程的一部分。他把聯合國的資助形容為“給了我們一些種子。至於播種、澆花、除草、養護的花匠,則是我們自己”。

     據透露,由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負責的這項搶救工程,已經擬定了今後幾年我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的項目。古琴藝術被定為2003年我國候選項目,我國民間的剪紙藝術、藏族熱貢藝術、川劇藝術和南京雲錦木機粧花的手工織造工藝也列入了2003年申報預備清單。

     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也被人稱為“無形文化遺産”,指有代表性和藝術價值的傳統工藝與傳統民族民間文學,一般以口傳身授方式承傳。2000年,聯合國口頭和非物質遺産搶救保護工作啟動。去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了首批入選的19項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我國的崑曲藝術名列其中。

     不可否認,入選聯合國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名錄,能對該項文化藝術帶來一絲生機。王路説,這些措施對崑曲界的觸動就極大。去年5月名錄公佈後,6月8日文化部就組織了崑曲保護座談會,宣佈將崑曲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藝術,並宣佈了若干保護措施。

     但是,一項文化藝術入選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需要一個嚴格複雜漫長的過程。按照聯合國規定,口頭和非物質遺産名錄每兩年公佈一批,每一個成員國每次只能正式申報一個項目。因此,在專家看來,這對我國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搶救保護,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首先,來自聯合國的資助畢竟有限。文化部外聯局國際處副處長楊治透露,聯合國對入選項目的資助根據各個項目實際情況而不同,且不定期。崑曲入選後,得到兩萬美金的資助。“但對一項文化遺産的保護,這點資金實在是杯水車薪。民族文化的保護,説到底還需自己民族來做。”楊治認為,對口頭和非物質遺産的保護,應該遵循一條“聯合國啟動-政府出配套資金-相關機構拿出配套保護研究措施”的保護思路。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極為豐富,像各類戲曲及其道具製作、民間舞蹈、民間樂器演奏及製作、民間手工藝等。但目前,很多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正在無聲地且快速地走向消亡。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員國2002—2003週年紀念名單”的我國著名史詩《格薩爾王》千年紀念活動眼下正在西藏、內蒙古、青海、四川等史詩主要流傳地區陸續開展。但是,這部被譽為“東方的荷馬史詩”的藏族史詩,目前卻面臨無人傳唱的困境。曾經唱過完整《格薩爾王》的西藏説唱老人已仙逝,除其生前應邀錄音整理了20部《格薩爾王》詩外,餘下的40多部必須依靠口口相傳的説唱故事,隨藝人的去世而消亡。

     即便是全票入選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崑曲,眼下也難逃曲高和寡、後繼乏人的尷尬。作為我國最古老劇種,有近700年曆史的崑曲在近100年內逐步衰微。新中國成立伊始尚有400多部保留劇目,到上世紀80年代,僅剩200多部。眼下,從事崑曲藝術的人員全國不足700人,一些崑曲團與京劇團合併改稱京昆劇團。前不久舉行的崑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産一週年紀念活動上,年輕的面孔寥寥無幾。

     此外,納西古樂、皮影戲、閩西鐵技木偶等民間傳統文化藝術也在日趨式微。一直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保護四處奔走的著名作家馮驥才表達了心中的焦灼:“民間文化的傳承人每一分鐘都在逝去,民間文化每一分鐘都在消亡。”

     王路認為,經濟全球化時代,文化的走向應該是反其道而行之——本土化。“一個民族的文化喪失個性和特色,等於自覺取消了民族的立身之本。”

     王路説,過去生活比較封閉,娛樂方式單一,人們聚在一起聽説書、學唱戲,享受一種共同的愉悅;可現在,家家有彩電、收音機,隨時可去看電影、蹦迪、唱歌,可人們卻常常備感情感上的孤獨。“變化發生的當時,很多人不會認識到,他們反而會認為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有一天,我們會記起:曾經擁有過的一些美好的事情,沒了!”

     越來越多的人士認識到,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就好比自然生態一樣,一旦毀滅,無法再生。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産,在馮驥才看來,應該是一種“文化上的自覺”。

     一些有識之士開始了民間行動。

     在今年2月舉行的一場民間文化遺産搶救研討會後,西苑出版社以最快速度出版相關書籍《守望民間》,這是擬出版的“中國民間文化普及讀本叢書”的一次前奏。3月,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組織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正式啟動。身為該協會主席的馮驥才將這一搶救工程比喻為“文化的120行動”。據説,目前中國民協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幫助下已經在一些省份採錄民歌並獲得影像資料百餘盤。與此同時,一些研究機構加緊成立。部分院校成立“非物質遺産研究中心”,甚至籌備開設“文化遺産規劃管理”之類的本科專業。

     在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産走向消亡的過程中,一種聲音認為,它們沒能在主流文化中尋得一席之地,是因為它們本身不適應現代化社會結構。

     但王路認為,並不是每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産都有永遠存活的可能,但對此我們更應把它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後人了解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美好的事物——儘管他們只能在書中體會。另外,還是有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産是適合現代社會的,稍微給它們一些條件,它們就能存活承傳下來。

     王路還認為:“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相當多的東西時刻都在消亡,我們無法阻止。我們要強調搶救保護的是很重要的、能夠代表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東西。”(陳娉舒)



責編:曲歌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新聞
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大規模搶救保護 (08月02日 21:45)
【文化】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贏得各界支持(07月31日 13:33)
北京紀念崑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一週年(05月23日 06:56)
中央美院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05月10日 08:42)
馮驥才: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産(03月14日 08:49)
昨起搶救民間文化遺産(02月27日 09:08)
剪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02月22日 21:01)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