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濮存昕:心有餘力不足是很悲哀的   
07月15日 13:43

    在寧波舉行梅花獎頒獎晚會的頭一晚,記者見到了看起來一身輕鬆的濮存昕。這是他第二次獲得梅花獎,10年前他獲獎卻因個中原因沒有領獎,這次正好一併領回。在晚宴上他是一直站在飯桌邊上的,因為總是不停地有人找他合影簽名,而他一如既往地挺直腰板,面帶微笑地接待著。利用晚上的閒暇,在酒店房間裏,記者和濮存昕隨意地聊起了很多話題。

    -關於傳説——

    人在某一階段都會擔一些責任

    最近有消息在私下廣為流傳,説濮存昕有可能繼曹禺、劉錦雲院長之後,成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第三位院長。記者就這個問題向濮存昕求證,他首先説:“這個問題希望媒體不要炒作,這應該是非常嚴肅的事情。”但在記者的反復追問下,濮存昕也表示:“這種事情不是非要躲或是非要做就成的,每個人在某一階段都會擔當一些責任,如果真把你推到那個位置,就不能推脫,那就要勇於去做。各種各樣的環境會給人帶來不同的體驗,也會讓你和生活發生很多關係。”

    -關於表演——

    心有餘力不足是很悲哀的

    對於演員這個職業來説,年齡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而對一個話劇舞臺演員來説,一台戲兩個小時,在舞臺上神經高度緊張,身體每個部位都處於工作狀態,連續演半個月到一個月,這絕對是體力活。今年已經49歲的濮存昕從背影和動作來看,還完全是個小夥子的狀態,因此在回答記者“準備演到什麼時候”這個問題時,濮存昕的回答可以讓喜歡他的觀眾感到欣慰:“演戲,體力是保證,我現在身體狀態很好,還可以演很長時間。我演過的《哈姆雷特》和《李白》兩齣戲最累人,必須有充沛的體力才敢上,但晚年我準備在舞臺上再陶醉一把。”濮存昕由此想到英若誠晚年扮演忽必烈的時候,一上馬鐙就一個趔趄,“那種心有餘而力不足是很悲哀的”。

    -關於市場——

    台下坐滿觀眾才叫劇場

    來寧波的頭一天下午剛飛回北京的濮存昕,當晚就到北京人藝小劇場看了一場大學生戲劇《月亮升起的地方》。他覺得學生們演得非常乾淨,靈感、創意和最後的舞臺呈現都保持著一致,“這些普通學生可能將來沒有一個當演員,但他們的做法正説明了戲劇的民間性。而作為一個劇團來説,一定要有市場,劇場就是要坐觀眾才叫劇場,這是鐵定的道理。”

    -關於人藝——

    不能在外面折騰把家丟了

    濮存昕説他希望像《雷雨》等一批經典劇目,能如素描一樣,絲毫不改樣地流傳在舞臺上,哪怕是燈光、布景都要完全一樣。目的就是告訴現在的人原來是那樣演戲的。他打了一個比方:“貝多芬、柴科夫斯基、莫扎特等大師創造了一個古典音樂的高峰,如果後人把他們的曲子改編了,那我就不承認它了。我們只能匍匐在這座高峰的山坡上努力向上爬。”

    在人藝的院慶上,濮存昕作為人藝的“臺柱子”發言時,曾講過“每一代演員都沒有可比性”。他具體的解釋是:“比如我們劇院的一些年輕人,跑跑劇組,都開上車了,我認為也挺好,可話説回來,劇院的工作是家務事,不能在外面折騰把家丟了。”

    能靜下來和濮存昕聊天是件很有收穫的事情,你會覺得在演戲、拍廣告、參加晚會、搞公益活動中忙碌的濮存昕活得並不匆忙,因為他的腦子裏裝著很多想法。



責編:宏偉 來源:北京晨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