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我國全力保護《格薩爾王傳》  
07月02日 08:16

    “相約格薩爾故里”考察團目前正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探尋格薩爾王的遺跡。這是我國為保護和挖掘世界上最長的史詩——《格薩爾王傳》啟動的一個重要活動。

    “我們將借此機會考察格薩爾王在故鄉的遺址,研究《格薩爾王傳》在民間的流傳情況。”中國《格薩(斯)爾》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楊恩洪説,“我們有義務為全人類保存好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産,讓這部世界上最長的史詩永久流傳。”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的“《格薩(斯)爾》千年紀念活動”將在今明兩年陸續開展。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和西藏、四川、內蒙古等7個《格薩爾王傳》流傳的省區都將開展紀念活動。

    “著名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被譽為‘東方的《伊利亞特》’,它從創作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是至今仍在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中口耳相傳的活形態史詩。”楊恩洪説,“千年紀念活動對於保護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推進文化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專家目前已蒐集、整理的《格薩爾王傳》手抄本、木刻本有150部左右,約為一百多萬詩行,一千五百多萬字,包括了以格薩爾王為首的上千個英雄人物。這個成果是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實現的。

    楊恩洪稱,從新中國成立起,中央政府就組織人力物力,大規模的普查與搶救《格薩爾王傳》。粉碎“四人幫”後,一度中止的搶救保護工作得以立即開展。八十年代初,我國連續召開了幾次《格薩爾》工作會議,使搶救工作進入了更加有序和規範的軌道。為搶救這部史詩,國家民委、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科學院四部委還于1984年專門成立了全國《格薩(斯)爾》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西藏、四川、青海、甘肅、雲南、新疆、內蒙古等省、自治區都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統一規劃,分工協作,共同完成這一意義深遠的文化事業。二十多年來,《格薩爾王傳》的整理和研究也一直是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今年初,中國《格薩(斯)爾》學會還就這部史詩的學科建設進行了討論。

    中國《格薩(斯)爾》學會會長降邊嘉措介紹説,建國以來,我國政府先後組織了數百人的學術考察和科學研究隊伍,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持續近半個世紀,調查人員的足跡遍及半個中國。這項工作還將持續下去,這是一項跨世紀的文化建設工程。這種蒐集整理工作規模之大、參加人數之多、成就之顯著、涉及面之寬、影響之廣,在藏族文化史上是空前的,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壯舉,在我國多民族文學發展的歷史上也不多見。

    我國在《格薩爾王傳》保護和研究上取得的豐碩成果不僅在國內受到關注,也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矚目。藏文《格薩爾王傳》和蒙文《格斯爾》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部分章節被譯成英、法、德、俄、日、尼泊爾、芬蘭等多國文字。楊恩洪稱,我國半個多世紀努力的成就在於,“使這部世界上最長的史詩研究成為一門國際性學科。”(苑堅)



責編:楊楠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