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在線訪談】駐東南亞記者王玉國談駐外報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5:21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CCTV.com消息:2005年元旦,在泰國南部的一座停放至少500具屍體的大廟外的廣場,是他們,拍下了印度洋海嘯後中國DNA專家小組投入工作的長鏡頭;2005年4月,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的姆利亞酒店,是他們,完整錄製了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日本首相小泉後就中日關係發表的重要講話;2005年12月,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機場,是他們,在極端擁擠的條件下,拍下了溫家寶總理走下旋梯的全過程……

  2006年4月5日15:00,中央電視臺長駐東南亞(曼谷)記者站記者王玉國,做客CCTV.com,為你講述國際突發和重大事件中,中國電視記者的表現、見聞和感受。

  

開場白:我本人非常看好網絡的發展

  [記者:王玉國]:非常感謝央視國際給我們東南亞記者站提供跟央視國際的網友這次交流的機會,首先有一個情況,這次的準備我本人來講是比較倉促的,因為回國一直在開工作會議,明天又要隨著中國的軍界的高訪團去越南和馬來西亞訪問做採訪。如果不是日程比較緊張的話,我想可能多準備幾天,有可以讓大家提更多的問題,過幾天再回答,但是這次比較倉促,先給大家結識一下,大家有什麼想法,以後還可以找機會交流。我本人非常看好網絡的發展,因為我的職責是做電視報道,特別是做有關東南亞國際動態的電視報道。但是在做這些報道的同時,我也非常注意做一些能夠適合央視國際的這方面的圖片、記者手記這方面的有網絡特點的、適合網絡受眾的報道,也在做了一些,在過去的15個月裏面也寫過20多篇既有報道性質又有記者手記、記者見聞性質的文章,並且配發了一些照片、圖片,發表在央視國際的新聞網頁上。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覺得電視作為一個強勢媒體,它能夠進入家庭、特別是央視能夠覆蓋全球,有自己的優勢,但是有很多東西也需要網絡來補充。比如説我要進行一些總結和盤點的話,現在還沒有特別快速的視頻瀏覽的東西,還需要文字作為一種檔案來處理,通過另外一種形式跟大家進行交流。

  

中國的境外記者首先代表的是國家

  [為什麼呢]: 看了這些,我真想當個記者,一名好記者應具備那些素質呢?

  [記者:王玉國]: 你的問題我想從這個角度來回答,談談中國電視的海外記者或者是中國電視的境外記者做好自己的工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從我個人在境外工作一年多的體會來談談自己的看法。第一,從兩個角度來談,首先確定中國住外電視記者的特點首先要與西方的記者作對比,再者,要與中國本國國內的記者作對比。與西方記者的對比,我覺得最大的一個特點,中國的境外記者首先代表的是國家,他的媒體和國家的利益是一致的。作為中國的電視,只有央視有駐外的記者,其他一些媒體,如香港、澳門,在一些突發大型活動中他們要派一些特派記者,常駐記者規模最大的還是中央電視臺,現在他有15個駐外記者站。作為我們央視的境外記者為國家做事情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就更強一些,為什麼這麼説呢?就是因為很多重大的事件裏面,真正能夠進入現場、有資格到現場的恐怕只有攝影記者和攝像記者,作為中國的攝像記者只有央視的記者才能出現在現場。作為攝影記者來講有新華社的記者,比如説在領導人出訪,特別是總書記和總理的出訪活動中很多活動限制記者的名額,真正能夠進到大型的開幕式裏面,能夠重要的領導人如胡主席會見其他的領導人,比如會見布什、會見安南在場的記者只有攝影記者和攝像記者。所以,在工作過程當中始終有這種感覺,我們是新聞界的國家隊隊員,現場一定要表現出最好的“競技”狀態。而西方的記者,他敬業精神確實很值得我們佩服,他首先是對自己的媒體負責,有的時候在突發事件中勇敢地往前衝。

  有的時候要想盡各種辦法排除各種困難到達現場捕捉到自己的鏡頭。如果他們真能夠發出BIG NEWS的話,他們也會得到很高的報酬。作為我們中國的記者來講,無論你所處的處境怎麼危險,無論你抓住了多麼重要的新聞,在經濟方面他所獲得的利益是非常少的。我們還是從責任感和使命感來出發。從讓中國了解世界、和讓世界了解世界這兩個對外傳播的原則來出發、來做事情、來履行自己的職業責任。再一個,與國內的記者相比,我覺得駐外記者有點像咱們的評書演員,他需要一個人多種角色,也可以説是一專多能,比如説我們的記者站裏面,除了香港記者站有9個工作人員之外,其他的14個記者站都只有2名記者,這2名記者要承擔很多崗位的工作,比如説他既是記者又是編輯,既是攝像又是翻譯,既是司機又是會計,既是勤雜工又是郵遞員。而國內的記者來講,他們由於媒體的分工比較細緻,他做編輯就是編輯,做記者就是記者。所以我認為一個人要做多種崗位的工作是駐外記者和國內記者的最大區別。

  有關駐外電視記者的素質這個問題,我再補充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點,要有敏感的新聞嗅覺,要有勇敢精神,要有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同時,也要有非常好的自我保護意識。第二點,作為中國的電視駐外記者,他的技術把握能力非常關鍵,也就是説他對設備的把握,可以説是決定他電視報道能不能成功的、能不能取得高效率的一個關鍵,尤其是作為駐外記者來講,他是記者和攝像基本是一體的,他的攝像基本功就非常的重要。第三點,就是外語水平的問題。我所説的外語水平不僅是説能夠獨立的用英語進行採訪和交流,而且要一些小語種也做到有所掌握,比如説在馬來西亞採訪的時候,由於自己原來會説幾句阿拉伯語,這樣跟當地的新聞官的溝通就非常的接近,我是用阿拉伯語問好之後我們的感情非常靠近,就像兄弟一樣。所以他也給了我很多別的記者不具備的條件。比如説他把我入場參加東亞峰會入場時帶的袖標由綠色換成橙紅色,綠色是當天需要使用的袖標,第二天就不再有效;橙紅色則是在一週的大會期間每天都有效的這麼一種通行證,而且在我一次拍攝過程中站到了會場後排代表的座位上,對方的新聞官也是表示可以理解,如果是其他的記者可能下一次就不會同意他再入場了。我覺得外語水平或者掌握一些當地的語言不止是溝通方面,它還是一種感情的橋梁。

  第四點,是公關能力。很多情況下我們要獲得當地的一些採訪機會,在有些國家的政府部門是非常配合的,但是在某些地方我們也遇到了種種不太順利的情況,如果要破解這些難題的話,如期的完成工作任務,公關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新加坡採訪的時候就遇到了吳儀副總理和對方的李顯龍總理會見的時候,我們最後得到的拍攝時間只有22秒,從我進入李顯龍的辦公室到警衛要求我離開,只有短短的22秒,這恐怕是世界上兩國領導人之間會見所具有的拍攝時間最短的,因為按照國際慣例,這個級別的會談要有三分鐘的拍攝時間,至少也應該有一分鐘,而實際上只有22秒。事先我們有準備,但是沒有想到會這麼短,而我們要編發的新聞至少有1分鐘,那麼在編成的新聞裏當然可以有重復鏡頭的情況,這也是允許的,但是由於在現場拍攝過程中坐在吳儀副總理和李顯龍之間後側的翻譯的位置也一直在移動,所以這22秒裏面又有大概10秒鐘的鏡頭是不能用的,這給後期的編輯就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那麼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後來在離開會場之後我就一邊跟他們的工作人員聊天,因為他們的工作人員既是新聞官,實際上也是警戒員,在拍攝完成之後他負責把我們儘快帶離現場。在跟他走路的過程中我就把攝像機打開,又拍了總理府的外景,因為在頭一天的時候也是在這個地點會見,是吳副總理會見了新加坡的總統,當時我要拍外景被制止了。但是由於通過這兩天在一起合作,彼此關係更融洽了。而且他也知道中國的電視報道和西方的報道是不一樣的,在畫面方面中國的電視報道非常講究穩定性,美觀,和大氣。而且中國的受眾非常多,國內國際的電視觀眾加起來至少有10億人。當我把這些情況跟他交流之後,他也表示了一定的讓步,這樣的話,在這次拍攝過程中我就比較順利的拍到了外景,雖然外景只有兩個鏡頭,但是它對上我們的新聞聯播節目是非常關鍵的。

  

電視記者的苦與樂

  [天涯淚,我獨流]: 當一名記者,最苦惱的是什麼?

  [記者:王玉國]: 我想還是從電視記者的角度跟這位網友進行交流,因為作為電視記者,大家都覺得拍攝、出鏡、包括撰稿、翻譯等等這些環節是最重要的,其實我們這些環節由於很多記者在國內工作了很長時間,這些環節都能夠比較得心應手,真正地在境外工作最讓我們苦惱的是傳送問題。也就是説我們要把我們拍好的、編好的電視節目通過當地的電視臺或者電訊公司傳到衛星上,再通過衛星傳回北京,由於所在國的設備條件、人員素質,包括他的工作慣例等等差別非常大,所以我們在國外做報道的時候常常在傳送環節上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問題,也消耗了非常多的時間。如果一條報道從我們拍攝到最後傳回北京需要5個小時的話,那麼其中的兩個半小時都要花費在為傳送所做的工作和準備工作上。今年的1月份,我們埃及記者站有一名記者叫李仲揚,他跟隨李外長出訪非洲,十天訪問了八個國家,他因為傳送問題每天付出的勞動都要超過四五個小時,因為非洲離中國的距離很遠,他每傳一次節目都要先從這個國家傳到一顆衛星上,再通過這顆衛星傳到另一顆衛星上,然後再通過第二顆衛星傳回北京,中間的通訊因為靠手機來聯絡通訊也不是很通暢。所以有一天李仲揚整整花費了八個小時才傳完了一個節目,應該説作為電視人我們是新技術的獲益者,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作為駐外的電視人,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我們還不能在工作中體現出更高的效率來。我們也期待著我們的技術條件包括世界的電視設備和世界的電視技術,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速度和普及程度。這樣的話,我們讓世界了解世界的報道宗旨就可以更好的來實現。

  [書畫頻道]: 哪個採訪報道是您最滿意的?

  [記者:王玉國]: 2005年是中國和泰國建交30週年,去年的7月1號到7月3號泰國的總理他信曾經來中國訪問,也就是在6月22號他訪問中國之前我們中國駐泰國的6家媒體對他進行了聯合採訪,我對他的這次採訪整個過程是我駐站15個月以來最滿意的。因為個人的一些素質都得到了體現,在這次採訪中前後一共40分鐘,我在這40分鐘裏面完成了錄像拍攝,照片拍攝,用英語提問題,做聽眾,出鏡等等這些環節,都是我一個人獨立完成的。因為在當地我們的另外一位記者正在北京休假,所以我也在這次採訪之前做了很全面的準備,包括對拍攝的環境了解,主要是燈光情況、機位情況、錄音情況等等,都做了比較好的準備。所以自己能夠一個人完成,一般來講電視拍攝是不可能一個人完成的。自己能夠完成主要是因為平時注重練就一些基本功。比如説有的時候自己支起三腳架、架上攝像機,然後手持話筒,站到鏡頭前自己拍自己出鏡。因為這方面的情況自己平時就練過,所以就比較容易把握。咱們很多網友都喜歡拍DV,也有很多人喜歡用三腳架來拍,很多網友肯定也嘗試過自己拍自己的情況,因為DV機器是自動調整焦距的,所以如果某位網友站到鏡頭裏面,攝像機會自己調整自己的焦距,從而保證這位網友的圖像是清晰的。但是我們使用的廣播級的大的攝像機就不同了,它沒有自動調焦的功能,所以在拍攝之前你要自己測量好攝像機和記者將要出鏡位置之間的距離。

  另外,構圖也比較難,比如有的時候我們可以讓記者位於畫面的左側或者位於畫面的右側,或者位於畫面的中間,如果一個人拍另一個人出鏡,這種是不成問題的,但是自己架好攝像機按一下拍攝鍵自己拍自己,這種就比較難了,如果平時不練習的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位於畫面的什麼位置。

  再一點自己為什麼對這次拍攝比較滿意的,就是因為有中泰友好的關係作大前提,因為當時我在現場拍攝的時候,自己所換的位置是非常多的。有的時候站在他信和記者的會場,我在會議室中,他信的正對面,也就是上場的那一個位置上,這個是我拍攝錄像的主機位,有的時候我又坐到了另外的一個座位上作聽眾,而這個時候攝像機還在繼續拍攝,另外有的時候我要到他信的側面舉起照相機拍照片,還有一次我站在他的另一側,拿著話筒用英語給他提了一個問題。這種情況如果是換其他的國家,一個記者在很短的採訪所在國的政府首腦的時候,要變換這麼多的位置,要使用這麼多的技術裝置,對方的保安一定要過來干預,因為從某種程度講,我是一個人當三個人用,但是從對方的角度來講,可能也意味著對對方的VIP有不夠尊重的嫌疑,但是因為中泰關係非常好,他信本人當時的氣氛我們感覺就是一位大哥哥,而且有他是從很遠的地方回來省親的感覺,這些境況讓我沒有忐忑不安,相反的倒特別自信。而且這次採訪我另一個比較滿意的地方,是我隨後寫了一篇文字報道,標題就是“泰國總理他信説:家母在廣東梅州的舊居找到了”。也就是説,在做好電視這個專訪的同時,我還從文字的角度和圖片的角度做了報道,而這個文字和圖片的報道,他跟電視報道本身既呼應又有很大的不同,電視報道更注重於中泰友好,而圖片和文字的報道注重於人情味。

  這個報道,圖片和文字發表在CCTV.com,它完全是獨立於電視報道之外的,絕不是 解説詞的文字版,所以我感覺到作為一個駐外記者來講,如果你過去從事新聞工作的經歷越豐富越好,無論是報紙、雜誌、廣播、通訊社等等,如果有這方面的工作經歷,它對電視行業,特別是央視要發展成一種的媒體的發展方向來講,應該説是比較適合的。

  

面對災難,我當時一點害怕的感覺都沒有

  [我愛科教]: 面對那次災難,當時您有害怕過嗎?

  [記者:王玉國]: 在現場的時候,當時是面對著大概500具以上的屍體,而且在距離停屍場200、300米外就已經嗅到了非常濃烈的腐臭味道,但是當時説實在的,我確實在那一瞬間沒有害怕,而且加快了腳步走進了現場。當時我拍到的鏡頭比電視上播出來的還要慘烈、還要震撼,其中有其他國家的基因檢測專家正在從遇難者的口腔裏面提取牙齒,在他用手把死者的口腔打開的時候,裏面有蛆爬了出來,當時我們在現場有一位中國的外交官,他就是因為看到了這一幕之後大概是一個星期內吃不下米飯,因為米飯的形狀和那個蛆是非常相似的。那一瞬間為什麼我能夠近距離的接近這些工作人員,而且走到了隔離帶裏面,就在兩個屍體之間蹲下來拍攝,兩位工作人員也是蹲下來提取DNA的過程,為什麼我當時一點害怕的感覺都沒有?

  第一,是因為自己以前也遇到過給大量的屍體拍攝這種情況。1993年,我當時還在企業裏面工作,某一天早晨出現了一起特別大的交通事故,是火車把這個企業的班車給撞翻了,當時死亡是30多人。為這些人做遺體告別的時候,每個死者都要拍一幅照片,因為當時撞的非常慘,儘管經過了整容,但是面部確實跟常人比起來差別太大,而那個時候拍照片的人就是我本人。那件事當時自己感覺確實有一種很自然的反應,就是特別的不舒服和噁心,可是後來經歷這一次事之後再經歷去火葬場包括其墳地的情況,自己心態上就比較釋然。所以,由於原來有過這麼一次拍攝經歷,這一次雖然沒有想到那麼多人、那麼多屍體,那麼大的味道,但是還是可以説很勇敢地、很無畏地走到距離工作人員最近距離的做了一次拍攝。

  第二,有一句話叫“無知者無畏”,就是説當時自己還不知道,那些濃烈的腐臭的味道都是從屍體口腔裏散發出來的,而那些味道本身就是一種微生物在散發,而且在屍體中間也有一些液體,像海水、雨水等等,這些液體如果接觸到正常人,如果你穿著鞋又穿著襪子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因為是在熱帶,但是穿的全是涼鞋,如果腳上有傷口的話,也是非常非常危險的。因為那些液體裏面,有海裏的微生物、有屍體裏面的微生物、也有可能是從空中由於下雨帶來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裏面肯定是有對人體有害的,也不排除是對人體有可能傳播瘟疫的。但是當時我不知道這個情況,所以也就勇敢地進去了,後來回到賓館之後,遇到了一個台灣的記者,是我們自己的同胞、自己的同行,因為台灣經常出現自然災害,所以海峽對岸的醫務人員,包括他們的應急人員他們都具備這方面的常識,所以他跟我講了這方面的情況之後,我感覺到勇敢精神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也是應該做一些必要的心理準備和物質方面的準備。

  有一位阿信2網友問我哪一次採訪印象最深,我覺得這一次就是印象最深的。因為一個最深的就是沒想到受害者、遇難者有這麼多,第二個沒想到台灣的這位同胞給了我這方面的常識,使我有了了解,也使我能夠用這些常識幫助別人,比如説使館另外有一位姓鄒的武官小夥子,他還不到30歲,在我們拍攝的第二天,他要去現場,協調中國DNA專家小組與泰方合作事宜,他要連續幾天待在停屍場,我就把台灣同行所説的話如實轉述給了他,他做了非常好的準備,比如説防護帽、口罩、手套、包括腳套都做了很好的準備。以後我們再在曼谷見面的時候,他每次都稱我為“王總”,因為本人既不是總經理,也不是總領事,連總攝像、總編導都佔不上邊,就是一位中國的駐外記者,但是他每次都這麼稱呼我,我覺得這裡面就有很強的感情因素在裏面。就是在大災大難的時候,人是需要互相幫助、互相貼近的。

  [love容若]: 在重大事件中,你們既是報道者,也是見證和感受者,在重大事件的報道中,那些事情對你的觸動比較深,如果你碰巧遇到某個險情,你是先救人呢,還是先拍攝新聞需要的東西?

  [記者:王玉國]: 我可以把機器放在旁邊,開著機同時去救人。把機器放在路面上,簡單的墊一下,同時我參加救人。


  [我要飛:)]: 東南亞華人很多,你們在採訪的時候,有沒有得到過他們的幫助?

  [記者:王玉國]: 在海嘯救援報道中,我們得到了很多華人的幫助,其中有一個叫阿勇的華人,在我們去採訪中國打撈隊的時候給我們聯絡船隻、提供吉普車,到現在我還對他印象非常深。其他的例子就更多了。同時,由於東南亞民族信仰的特殊性,有的民族信仰佛教、有的民族信仰伊斯蘭教,我們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都得到了當地民眾的支持,他們對我們非常友好,很多友好的態度都讓人感覺到確實很出乎意料。如果不是天氣酷熱的話,我覺得東南亞是非常適合工作和生活的地區之一。

  

為什麼我國記者對突發事件的報道總是慢半拍

  [酒國第一狂人]: 國外記者的報道具有即時性,為什麼我國記者對突發事件的報道總是慢半拍?

  [記者:王玉國]: 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已經進入世界前5位,中央電視臺現在在世界媒體上的排位是第51位,在未來的五年之內,中央電視臺在設備方面、在技術方面將會成為世界第一。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央電視臺正在建自己的新臺址,新臺址建成之後,我們的播出規模,我們的日常采編方式,都會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現在的突發事件或者重大事件中間,我們中國的駐外電視記者已經做到了讓世界了解中國,但是與世界大的傳媒公司相比,特別是CNN、BBC、包括美國的FOX相比,我本人認為我們的實力確實還是有很大的距離。也是駐開羅的記者梁玉珍曾向我介紹説,在以色列撤軍的時候,我們中央電視臺具有了一個機位,而CNN、BCC和FOX都在撤離的路線旁邊準備好了自己的轉播車。我想這種情況首先電視是依賴於絕對實力、絕對財力的。它跟其他的媒體相比,比如説跟通訊社、跟報社相比,它的很多情況更受制于技術。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尖刀兵,也就是我們的駐外記者站的記者,他們應該説距離自己報道範圍內突發事件的地點是最近的,也最應該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但是過去我們配備的設備:攝像機、編輯機都比較大,它行動起來不方便,尤其是傳送,如果是突發事件,當地可能找不到直接能夠跟衛星聯絡的傳送點。那麼西方的記者他們通過網絡來傳,通過自帶的便攜式的小編輯機來操作,通過電話線或者通過因特網來傳送節目,實際上他們的速度也非常快。這次我們10幾個記者站的記者在上個月的下旬都已經集中到了北京,大家一方面要開工作會議,另一方面也進行了新設備方面的培訓,主要是使用便攜式的筆記本編輯機,他可以在現場用DV檔次的機會來拍攝,直接把信號輸入到筆記本編輯機上,然後進行非線性的編輯,通過網絡直接傳回北京。這種類型的設備今年下半年就可能在我們央視的駐外記者站那邊得到普及,我本人相信通過更新或者通過補充這樣的設備,可以使我們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上能夠提高速度。

  

我認為自己還是一個比較合格的記者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 您覺得自己是個合格的記者嗎?

  [記者:王玉國]: 我認為自己還是一個比較合格的記者。為什麼這麼説呢?我覺得我除了能夠做好電視報道之外,還能夠做好文字和圖片的報道,這個算是自己的一個特點。但是我並不是説每一個駐外記者都應該這麼做,因為這兩個之間常常是有矛盾的,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到電視的報道,但是由於自己以前做過若干年的攝影也做過若干年的文字記者,所以在圖片和撰稿方面應該説來的還比較快,所以這兩者之間在日常報道中能夠得到兼顧。


  [孔子、孟子、莊子]: 記者工作與其他工作的區別是什麼?

  [記者:王玉國]: 記者的工作涉及到很多行業,面比較寬,但是在某一個行業方面,花費的時間、精力應該説肯定比這個行業裏面的從業人員要少。但是我覺得一個好的記者要做到第一天可能是門外漢,第三天就應該有比較全面的了解。

  [邪神之子]: 請問文字、圖片、視頻這三種報道方式您更偏向那種?

  [記者:王玉國]: 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覺得這三者各有優勢。如果讓我只選擇一種的話,那一定是視頻,再加上音頻,也就是我們的錄像。因為視頻本身它所具有的信息量是非常直觀的,而音頻本身也是信息量非常豐富,它是實時的,儘管由於你拍攝的角度、機位、照度等等,這些技術指標也會影響你對這個新聞事件本身的描述,但是相對於文字和圖片來説,它還是具有很大的優勢。一個優勢就是它的受眾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第二個它畫面本身是流動的,但是並不是説文字和圖片本身就一定處在劣勢的地位,比如説當你自己寫回憶錄的時候一定是文字,你再在補拍一些情景再現只能是一定範圍內的發揮。圖片和文字本身之間可以相互呼應,是一種搭檔的關係。新華社原來的社長穆青,他就是寫《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的那位記者,他就特別愛拍照片,照片就是他採訪的提綱,就是他工作的索引,他在採訪之後,構思文章的時候,總是把照片擺出來,然後根據照片展開大腦風暴。然後再把文章寫出來。所以我覺得無論是文字、圖片還是視頻本身,它們之間應該説是有一種互相不可替代、同時也是互補的關係。

  

認真,是有濃厚的興趣做前提

  [贈春無限意,和雪不知寒]: 看到您的照片,覺得您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我非常佩服,您是怎樣一直保持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呢?

  [記者:王玉國]: 因為我父親是記者,我從小也在這方面受到了很多熏陶,對新事物、新環境、新人物、新角度都有非常大的興趣,而做駐外記者像我們東南亞記者站要涵蓋東盟十國和東帝汶11個國家,幾乎每個月都要從泰國去另外一個國家採訪,所以這就給了我很多新鮮的感受,所以我又是非常願意把這些東西記錄下來的。也就是這些方面使我對工作比較有熱情。但是“認真”本身首先來自於興趣,如果你本身對這件事情有興趣,自然會認真,自然會把你的報道,把你對這件事情的描述做的更仔細。實際,我覺得本身並不是一個完全理性的“認真”,它是有濃厚的興趣做前提。

  [股票快漲吧]: 作為記者,您是否總希望有爆炸性的新聞出現?

  [記者:王玉國]: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願大災大難不再是孿生兄弟》,突發事件或者是所説的爆炸性事件,一定是大多數人都關注的,所以媒體才會去關注。但是作為媒體的從業人員,我覺得他應該有社會責任感。不應該總是把自己的賣點集中在爆炸性事件的發生上,因為爆炸性事件往往會帶來人員、財産的巨大損失,作為受害者他們本身的損失就更大了。所以任何一個有同情心的記者都應該在報道這些突發事件的過程中做到心要熱、頭腦要冷靜。

  

結束語:希望我們的網友也能自己拿起DV

  [記者:王玉國]: 現在DV已經非常普及了,我希望我們的網友也能自己拿起DV,拿起照相機,同時也要有被拍的準備,在國外我在拍攝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對我微笑,那麼在中國這種情況也越來越多。所以我希望有條件的,特別是有志向成為記者、或者成為駐外記者的網友們能夠從自己的日常生活開始拍攝,因為拍攝過程中你會發現生活本身是非常非常有趣的,哪怕你只拍一個孩子,從孩子的出生,到孩子10幾歲上學,他的變化是非常驚人的,把這個過程拍下來就是非常偉大的。也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今後如果自己有精力的話,還會在做電視報道的同時還會繼續拍一些照片,寫一些文章,希望我們的網友經常登陸央視國際對我的文章給予指點、評述,來進行溝通。因為時間有限,非常抱歉,可能很多問題還沒有來得及回答。如果還有新問題的話,請網友們給我發郵件:ygwang505@hotmail.com,祝各位網友晚餐胃口好!

  →→瀏覽在線全景

責編:劉雅虹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