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落實科學發展觀 山東以創新引領現代農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3日 06:38 來源: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消息:改革開放以來的山東農業,是一個富於創新的領域。“魯棉1號”累計推廣1.2億畝,山東壽光王樂義發明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掀起了一場“菜籃子革命”,青島農科院30多年前選育出我國第一個大白菜雜交品種,並已先後完成4次換代……山東省科技目前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牽住良種培育的“牛鼻子”

  山東省緊緊牽住農業的“牛鼻子”,在全國率先組織實施了良種産業化工程,10年累計投入3億元,引進和選育了270多個動植物新品種,實現了新一輪的品種更新更換。

  1992年,棉鈴蟲在北方棉區持續特大爆發,棉花産量銳減。5年後,山東農業科學院幾名研究人員從幾百個雜交組合中選育出常規抗蟲棉新品係。他們選育的11個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10年來推廣到11個省62個縣市,推廣面積佔了全國同類品種的一半。

  我國育種界有“南袁北李”之説:南方有“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方則有玉米專家李登海。去年,李登海不僅再次提高了世界夏玉米單産紀錄,登海種業公司也在深圳成功上市。登海種業所在的萊州,如今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玉米科研基地,連續4次創全國夏玉米高産紀錄,新品種推廣面積幾乎佔全國播種面積的一半。

  目前壽光已選育出獨根紅韭菜等100多個優良品種,同時通過對國外優質蔬菜品種進行雜交和組織培養,初步解決了育種難問題。青島農科院蔬菜所副所長楊曉雲介紹説:“目前青島市270萬畝蔬菜,六成以上品種來自市農科院。脫毒種薯每畝平均增加農民收入1000多元,僅馬鈴薯一項全市每年增加農民收入5億元。”

  5年來,山東省共取得國家科技進步獎8項,連續13年成為獲國家級獎勵最多的省份。

  騎上科學種田的“電驢子”

  北方市民如今在冬天也能吃上鮮嫩的黃瓜、碧綠的菠菜等反季節蔬菜,那要歸功於冬暖式大棚的發明者──山東壽光三元朱村的王樂義。在王樂義發明冬暖式大棚之前,也有取暖大棚,不過每個大棚一個冬天要燒五六噸煤,還只能生産葉菜,不能生産果菜。王樂義的冬暖式大棚,從墻體到骨架,從覆膜到方位進行全面創新,在短短幾年內推廣到全國。僅壽光一地現在就有大棚蔬菜80萬畝。

  “大棚以前怕頂棚滴水,水滴到菜葉上,菜葉就爛了,後來改進了頂棚覆膜材料,就不怕了。”壽光農民李振強指著溫控器和灌溉設施説,“靠這個能夠控制溫度,就能夠控制蔬菜成熟和上市的時間。還能控制灌溉、控制採光呢。”

  測土並科學施肥也在全省逐漸推廣。山東土肥站站長蔣慶功介紹説:“今年累計安排測土施肥示範面積150萬畝,帶動面積1000萬畝。如果全面實行測土施肥,全省畝産可增加近10%。”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認識到了盲目施肥造成的損失和地力破壞,懂得了科學種田的道理。臨朐縣九山林場工人高付義説:“以前我們林場的羊糞沒法處理,現在成了周圍農民種植戶的寶貝肥料,每年比羊毛賣錢都多。”

  機械化讓農民大大減輕了體力勞動。鄒平市西王村有720畝耕地,劃成12個大片,由12名村民承包。村民每家都有三五台機耕和播種設備,機械化生産,收穫後每畝交村裏200斤小麥,用於給村民發放麵粉。他們每年用在土地上的時間只有30天左右,被稱為“一個月的農民”。

  目前山東省有農業産業化基地3000萬畝,各類産業化組織6000多家。經濟發達地區的一些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知道市場信息和行情。説他是農民,他很少到露天勞動;説他是工人,他不用按時上下班。生産方式的改變讓農民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千百年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如今搭上了科學種田的快車。

  走出規模經營的新路子

  目前山東銷售收入過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達347家,名列全國第一。山東已形成龍頭企業帶動為特點的農業産業化,有聯合艦隊型的“萊陽模式”,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有32個;有航空母艦型的“諸城模式”,僅諸城外貿和得利斯兩個集團,銷售收入就達86.5億元;有群體爭榮的“安丘模式”,家家戶戶搞加工,千軍萬馬闖流通,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327家。

  在很多龍頭企業的種植基地,實行統一種植、統一施肥、統一用藥、統一管理,龍頭企業按照訂單收購,風險企業承擔。土地變股權、農民變工人,成為一種趨勢。八成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擁有自己的科研機構和研發力量,四成企業有自主品牌,企業近二成收入用於技術研發和引進。

  一些龍頭企業致力於農産品深加工項目。萊蕪市通海食品公司最近剛剛投資5000多萬元上馬了速凍脫水蔬菜設備,投産後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1斤凍幹香蔥在國際市場上可以賣到20美元,1公斤凍幹蒜片12美元。

  生態農業的發展延長了産業鏈。章丘市聖泉集團用玉米芯生産喃樹脂,一年消耗28萬噸玉米芯。廢渣被用來燒鍋爐、發電。董事長唐一林算了一筆賬:“按照3噸廢渣頂1噸煤計算,集團全年可節約煤炭16000多噸,節約資金500萬元。”嘗到甜頭的聖泉集團正在利用秸稈開發化學品和發電,“今年處理掉周圍30%的玉米秸稈沒有問題。”唐一林説。

  “山東農業正處於從追求量的增加到重視質的提高,從依靠土地和勞動力轉向依靠高新技術,從粗放經營到科學發展的轉折期。”山東省科技廳鄭宏偉處長説:“跨好這一步,用好科技對山東農業意義重大,山東有能力從農業大省變成農業強省。”

   短評:農業的希望在科技

  “説他是農民,他很少到露天勞動;説他是工人,他不用按時上下班。”千百年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如今在山東這個地方,生活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啊!

  農業的希望在科技。山東農業的發展就是生動的例證。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解決“三農”問題的一項根本措施,就是要大力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加大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力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步伐。

  山東農業緊緊抓住了品種改良與創新這個“牛鼻子”,把農業科技導入生産環節,引發了農業生産方式的大變革,使農民的素質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農業産業化,有效延長了山東農業的産業鏈,龍頭企業紛紛崛起,農民得以分享農産品加工的附加值。

  今日的山東農業,剛剛躍上一個嶄新的臺階,正處在關鍵的轉型期。

  由以前追求量的增加到重視質的變化,由粗放生産到科學發展,在科學種田的實踐中山東農民懂得,他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科技。農産品要靠科技手段,走綠色之路;農業生産要靠科技手段實現標準化,完善産業化,走向國際化;農戶更多地要倚重科技增收致富,提高生活質量。

  科學技術給齊魯大地帶來的變化是有説服力的。就全國而言,扎紮實實普及科學知識,推廣先進適用技術,並以高技術帶動傳統農業升級,才能突破人均耕地、水資源、環境等瓶頸的制約,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劉成友 宋光茂)

責編:劉立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