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直通香港]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張信剛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2日 13:12 來源:
    專題:CCTV-新聞CCTV-4聚焦2006全國兩會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

  溫文爾雅的政協委員張信剛是香港城市大學的校長,香港人都稱他“文化校長”,這是因為張信剛是第一個在香港的大學裏推行以中國文化為主的必修課程。從1990年加盟香港科技大學,到1996年出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張信剛在香港這個中西文化薈萃的社會,實行了很多教育改革和創新,並在年過五旬時,開始一字一句學習廣東話,因而在香港人心目中樹立了新一代“文化校長”的形象。而由他領導的香港城市大學在2004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公佈的全球大學排名中,名列前200名之內,也是中國地區的十大最佳院校之一。作為香港地區的政協委員,張信剛也希望借助兩會之機加強內地與香港的文化交流與學術合作。

  記者:教育是上至國家領導,下至普通百姓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我不知道你在這次兩會當中,有沒有這方面的提案,內容大概是什麼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張信剛:

  今年我的提案有兩個 一個就是根據我夏天的一個機會 全國科協曾經邀請我到烏魯木齊作一個主題報告 那麼當時他給我規定 希望能夠談一談香港和新疆這個大西北 大東南和大西北之間的合作 那麼我把那個轉化成一個提案 第二個呢 我覺得我很關心的一個事情 可能也跟我個人的背景有關的 就是説中國跟外國多方面的文化交流 特別是文明的對話這方面 希望能夠用漢語和外語雙軌制的交流 漢語也應該輸出 但是只用漢語也不夠 也需要翻譯一些中國東西 讓外國人更能夠知道中國的文化是什麼 就好像我們中國的一般年輕人都知道 一些西方的文化 我覺得這樣交流才會有意義 對話起來才有一個互相了解的基礎

  記者:説到這個提案我想起來了,因為香港可能是受西方的文化影響要多一些,那麼很多年輕人知道聖誕節、情人節等等,那香港的大學裏面,有沒有對香港的年輕人開設的傳統文化的教育,拿你們城市大學做個比較,我很想知道,那的年輕人是否願意去了解和認識傳統文化?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張信剛:你這個真正説到了我們香港城市大學的一個特點 是在老十年前 當我剛剛接任城市大學校長的時候 就倡議 並且從九年前我們就開辦了一個中國文化課程 城市大學的本科生 研究生不算 本科生不論專業是什麼 都要念一年的六個學分的文化課程 它的目的就是讓香港的青年人 香港的大學生能夠更加了解自己的很豐富的 源遠流長的一個文化傳統

  記者:那我想知道在城市大學開辦的這些傳統文化課程,學生們他們感不感興趣,學起來動力怎麼樣?

  應該這麼分兩步説 開頭幾年學生們感覺到 這是額外的6個學分的壓力 經過那麼多年下來 第一他也習慣了 認為這是必修課了 不能改變了 第二口碑也傳出來了 每一年我們大概請到七、八十位 有些是國際有名的非華裔的漢學家 包括瑞典的 英國的 法國的都有 用中文來講課 給香港的學生一個很大的啟發。有的香港學生説 我的普通話説得不及這位瑞典老師啊 我的普通話説的不如這位俄羅斯老師啊 最近這些年來我們做出了一定的成績 學生們甚至也因此引以自豪 所以讀的時候興趣也會濃一些 但是我們也希望不斷地改善 我們也在儘量地完善 如何讓最古老的文化與更先進的傳播手段結合的這個過程

  張信剛出生在瀋陽,在濟南和上海念過小學,在台灣大學畢業後,23歲赴美國留學。雖然畢業于理工科院校,卻在文化事業上有卓越表現。這是因為幾十年來他以一個文化學者的身份,走遍五大洲70多個國家,為的是讓世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能夠在中國人的土地上教育中國的下一代,是張信剛多年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在1990年加盟香港科技大學,隨後在1996年又出任香港城市大學的校長,十多年來,他在香港的大學裏成功地進行教育改革和創新,其中包括成立“中國文化中心”,説服香港政府設立創意媒體學院。張信剛一直認為,香港和內地教育合作完全可以優勢互補。香港人才高度集中,有很多優秀的教授,但香港的生源有限,而內地的教育市場很大,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紮實。特別是近年來內地大量擴招研究生,師資力量十分緊張,如果不充分利用香港的人才,對香港而言是浪費,對內地來説是損失。

  政協委員張信剛:我們的師資 我們的設備 我們課程的設置都更加跟先進的國家 先進的社會相似就拿我們城市大學來舉例 我們有七百名實任教員 那麼就是説助理教授以上七百名 那麼其中五百五名的教員 他們的博士學位是來自於美國 英國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當然也有少數法國的 德國的 因為我們是英語教學嘛 所以主要是來自於這四、五個英語國家 五百五十名教授的博士都是這樣來的

  記者:那麼近幾年港澳臺的學生到內地來求學,一直是一個上升的趨勢,而且現在內地又出臺了一些政策,就是港澳臺的學生和內地學生的學費是一致的政策,我不知道你對此是一種什麼樣的看法,這樣會不會對香港的本地大學帶來衝擊呢?

  政協委員張信剛:內地的大學到香港來招生 這是你來我往 你可以收我的,我也可以收你的 這很自然 我覺得沒有什麼太大的衝擊 第二點就是説有一些措施 我知道內地對於港澳臺的學生 在各種條件 在收費的標準上都跟內地一樣 內地的收費標準本來就比香港的低 現在香港的學生 港澳的學生到了內地來 還跟內地一樣 因此就引起一部分內地的學生 或者他們的家長們有這樣的一個問題 為什麼香港城市大學要收費比外省的學生 香港以外的學生收費要比香港本地的學生要高呢 我這個問題其實沒辦法回答 因為學費不是由大學自己定的 這是政府和立法會他們這樣定出來的 可以解釋一下的 就是香港的大學對外地生收費的差額 遠遠低於其他的那些地方 比如説澳洲 英國 澳洲學生和非澳洲學生之間的學費差額是幾倍幾倍的,我們只是增加了20%左右 那麼將來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可以採取一定的做法,這是一個政府政策,對於大學來説不受衝擊。

  記者:我曾經在北京大學採訪過您,那個時候是城市大學和北京大學有一個交流活動,那麼現在內地大學和香港的大學之間交流的活動是不是很頻繁,主要是在什麼層次進行交流,主要都是哪些內容呢?

  第一是教員和教員之間的互訪和學術上的合作,這種事情已經很多了。第二件事情是關於聯合培養研究生上就做得比較好,我們許多的博士生都是從內地來的。

  許多已經很有成就 最近我們跟中國科技大學 安徽合肥的中科大 在蘇州的工業園共建了一個聯合的研究院 就是有好幾十名到100名的 他們那裏的博士生在我們和他們的導師共同聯合指導之下 做博士的研究 再一個層次呢就是本科生,剛剛稍微説到了。我們從去年開始,城市大學正式參加內地教育部的高考聯招 本來想收150名。因為學生的成績實在很好,我們説多少以下的分數就不要了,以上的檔案就調給我們。我們看到檔案就非常好,所以我們心就動了,差不多超額收了200名左右。

  記者:我記得以前留學生大部分是在大學階段才出去的,但是現在可能是很多家長望子成龍的這個心情很迫切,就出現了很多小留學生這樣的一種團體,我不知道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有沒有好的意見和建議呢?

  我對這個問題有一個相當清晰的看法 未必正確 而且很多家長可能不同意我的這個看法 我自己是大學以後才到美國去的 我已經接受了完整的中國教育 在一個中國人的社會 長到二十二歲 再到美國去 所以我一到美國的時候 我就已經很清楚地知道 我是一個中國文化的傳人 我很尊重 並且很願意學習西方的文化 我覺得理想出去留學的時間 應該是大學畢業 最早應該高中畢業 因為人的成長過程畢竟還是要受年齡限制的 十八歲之前是比較迷迷糊糊的 用我現在這個年紀來説啊 所以我自己覺得 而且將來子女的成就 絕對不跟他出去的早晚成必然的比例 你説你兩歲出去就一定好 不是這樣子 我認為是十八歲到二十幾歲最好 你到三十幾歲就又老了一點 晚了一點 所以我覺得説 我自己有這種清晰的看法但未必正確。

責編:辛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