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視頻特刊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進入[新聞會客廳]>>
| |
劉友凡、崔永元 |
| |
朱少清一家三口 |
CCTV.com消息(新聞會客廳?小崔會客):
主持人:各位朋友好,歡迎大家收看我們的節目。今天我們請到的客人是湖北省副省長劉友凡先生,讓我們熱烈歡迎他。您好。他們説做省長,做省委書記,説話要特別嚴謹,但是我作為一個主持人,談話節目的主持人,説話特別隨便,您説我這輩子是不是也沒有當省長、省委書記的機會了?
劉友凡:但是你跟省長、省委書記對話的機會很多。
主持人:光對話的機會有什麼用,其實我也想當省長或者省委書記。
劉友凡:您可能當得更好。
主持人:您是覺得主持人説話隨便一點沒太大關係?
劉友凡:我感覺小崔對他的客人都很友善,都很坦率,所以大家來我看也用不著準備,大家聊聊天,説説家常。
主持人:您要有這樣的心理我特別高興,因為其實我還是做了精心準備的,比如我説跟湖北省的副省長談話,我應該開始怎麼説呢?我怎麼誇他,他才能高興呢,因為這個,昨天晚上都沒睡好覺。
劉友凡:其實要説準備,我們到這兒來怎麼準備也是一場遭遇戰,再怎麼準備也沒有你準備得充分。
主持人:其實咱們採取最簡單的原則就可以,就是實話實説。對,這是最簡單的原則。剛才咱們在化粧室裏是第一次見面,咱們兩個都被化粧師給化了一下,現在作為電視觀眾看咱們兩個人都特別精神。
劉友凡:我感到很滿意,形象這麼簡單地掃描了一下,我就感覺真是好多了。
主持人:好多了,增色多了。剛才也看到了您不化粧的時候,説句心裏話,沒現在這麼白。
劉友凡:沒這麼白。搞農業,一天到晚就是野外作業,白不起來。
主持人:那能不能這樣説,凡是比較白的省長就是不下基層的?
劉友凡:不是這樣,那是他的基因好。
主持人:就是有的人怎麼曬也不黑是吧?
劉友凡:也不黑。
主持人:您在農村生活的時候是什麼年代的事情?
劉友凡:這麼説吧,我們是生在農村,老三屆,上山下鄉,當了三年農民,後來工作以後,主要是跟農民接觸。
主持人:您能不能給我們舉個例子,説説當時農村的窮,有多窮?
劉友凡:知識青年下鄉,那個時候都是18歲、19歲,應該説年輕體棒,一天十個工分,十個工分下來,到分配的時候,不到四毛錢,就是這樣。
主持人:不到四毛錢,那就是最多的了。
劉友凡:那就是最多的了,所以我當時想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響,這首詞原來在課堂上學的感覺和我們到田間的感覺不一樣,農民真是艱辛。
主持人:包括最經常聽的,比如説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那時候都能有特真切的感受。
劉友凡:你只有在田間勞動,和農民犁耙聲響在一起的時候,你才有那種感覺。
主持人:在這個過程當中培養了對農民的感情。
劉友凡:應該是這樣。後來在老區工作,在大別山革命老區,貢獻很大,當時一個民謠,叫小小紅安真不簡單,銅鑼一響48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農民支持中國的革命,貢獻真是偉大。
主持人:湖北紅安,好像光將軍就出了一百個。
劉友凡: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後來防汛的時候,當時大堤都沒有加固,大堤上面修子堤,那就是一米寬,一米高,那也能夠擋住幾萬個流量的洪水,農民就在江堤上豎生死牌,立軍令狀,農民吃的什麼?吃的是冷飯,是泡菜,就那樣沒日沒夜地幹,擋住了洪水,所以我感到農民的力量真是偉大。
主持人:其實我最近讀了一些資料,有這樣的感覺,實際上很長時間是對不起農民的。
劉友凡:這麼説吧,我們國家當時剛剛解放,一窮二白,為了國家的工業化,當時實行二元制度,使農村支持了工業化,使農村支持了我們國家城市化的建設,所以如果沒有農民,可以説革命也好,建設也好,改革開放也好,現代化建設也好,農民的貢獻我覺得用“功不可沒”這個詞還説得不夠。所以我們胡錦濤總書記説,叫返璞,工業返璞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返璞。什麼叫返璞?就是母親用乳汁養大了子女,子女長大了之後應該孝敬父母,農業就是一個母親産業,它支持了工業,現在我們的國家進入到工業化、城市化,應該説是初步階段,或者是接近中期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要像子女回報父母親一樣,返璞農業,我覺得這個感情應該上升到這個高度來認識,絕對不是對農民的施捨,對農民的恩賜,這是一種義務,是一種神聖的責任。
主持人:但是我覺得其實對您的要求非常高,因為您是湖北省主管農業的副省長,您要想把這個工作做好,就得對農業相當熟悉,相當了解,您覺得自己做得怎麼樣?
劉友凡:我覺得自己在盡職盡心盡責,但是還很不夠。湖北農民的收入,我感到最苦惱的就是農業的收入增長比較緩慢,我們和沿海農民的收入,和沿海省份差距在拉大,而且和城市裏面居民的收入也在拉大,農村內部的農民互相之間的收入也在拉大。
主持人:您怕不怕我在現場給您來一個考核。
劉友凡:我相信小崔不會難住您的客人。
主持人:我的意思就是説,我請上一戶湖北的農家,您來跟他們聊一聊,然後也給您出一些難題,看看您對您所管的農業到底熟悉不熟悉。
劉友凡:沒關係,在小崔這兒做客,咱們聊家常,應該是很好的。
主持人:好,那我們就掌聲歡迎來自湖北仙桃的朱少清一家,讓我們歡迎他們。您好。省長,您先猜猜他們三個人的衣服,是平時就穿這樣的衣服還是為了到中央電視臺做節目,專門買的衣服?
劉友凡:直觀看,這看來不是買的新衣服。
主持人:也就是他們家裏的收益情況應該很好。
劉友凡:應該是收益比較高的戶。
主持人:省長説得對不對?
朱少清:對。
主持人:不是專門買衣服?
朱少清:不是的,這都是舊的,已經穿了兩年了。
主持人:孩子的衣服是專門買的吧?
朱少清:也不是。
主持人:你今年多大了?
朱 磊:19歲。
主持人:這個都穿20多年啦?
劉友凡:在哪兒上學?
朱 磊:在武漢理工大學上學。
主持人:武漢理工大學,其實這個在大學生裏也不算什麼太時髦的衣服,學生們可能都穿這樣的衣服。省長還猜你們家收入比較好,好嗎?
朱少清:還可以。
主持人:你要説可以,省長以後就不管你了。
劉友凡:你們現在家裏是種田還是搞養殖,種植業還是養殖業?
朱少清:種植和養殖。
劉友凡:種的是什麼?
朱少清:種的是棉花和水稻。
劉友凡:多大面積?
朱少清:有80畝田。
劉友凡:80畝田種棉花那算大戶。
主持人:算大戶是吧?
劉友凡:算大戶。
劉友凡:養的是什麼?
朱少清:養的是魚和鴨。
劉友凡:水面有多大?
朱少清:有二十幾畝田。
劉友凡:這樣算起來,一畝棉花一年可以收入800塊錢,純收入800塊錢。
朱少清:大概差不多。
劉友凡:養魚純收入一年兩萬多塊。
朱少清:還有鴨子,還有五六萬元吧。
劉友凡:還有養鴨子,一年下來有十幾萬塊錢是不是?
朱少清:對。
劉友凡:那在在農村來講是比較好的了。
主持人:要都是這樣咱就散會就行了。
劉友凡:那我得用建設新農村,我就可以完成了。
主持人:我調查一個情況,他妻子是城市戶口,他是農村戶口,然後她嫁給了他。
劉友凡:那不簡單,那叫天仙配。為什麼説天仙配?城鎮戶口、農村戶口,在前些年來講,那就是一道鴻溝,城裏的姑娘嫁給農村戶口不可能。
主持人:她是吃商品糧的。
劉友凡:吃商品糧的嫁給吃農村糧的,吃農村糧的那叫董永,是天仙配了。
主持人:您講講當時怎麼看上董永的?
胡鳳霞:他人長得好,人長得很帥。
朱少清:帥嗎?
主持人:很一般我覺得。還沒有我跟省長好呢。你當時就覺得除了他形象好,還有什麼優勢,所以你願意嫁給他?
胡鳳霞:他的優勢,他看到什麼困難都可以戰勝它。
主持人:就是有困難敢衝上去是吧?你有什麼困難?
朱少清:在改革開放的時候是最關鍵的時候,當時下崗了以後也想到怎麼辦,這條路以後生活怎麼樣,怎麼過下去。下崗以後,他種田能不能跟著他吃苦,我也不會種田,能不能跟著他體驗農村的生活。
主持人:當時挺猶豫的是吧?
胡鳳霞:也不是猶豫,我猶豫的是我不會種田,不能夠幫他。
朱少清:她説我去淘米,她去給我提籃子。
主持人:這個是我們從你們家拿來的,這是養鴨用的,它有很多種用途吧,咱們先讓省長説,看他説得對不對。這個養鴨要用這個叫煤油燈。
劉友凡:這個應該叫馬燈,我們提著叫馬燈。
主持人:跟馬沒有關係吧?
劉友凡:跟馬有關係,提起來叫馬燈。
主持人:您説説它的在養鴨的時候起什麼作用?
劉友凡:一個是備停電之用,停電。
主持人:停電了,拿它當照明工具。
劉友凡:照明工具。第二個還可以起到點燈誘蛾的作用,把它點起來以後,可以誘蟲子。
主持人:叫飛蛾撲火。
劉友凡:對鴨子的食性有一條,對蟲子,對飛蛾特別敏感,它就喜歡吃這個東西。第三個作用,好像聽説鴨子下蛋,鴨子是晚上11點鐘以後下蛋,如果沒有燈照著,鴨子下蛋就相對有固定的地方,有燈照明,它就可以下蛋。
主持人:黑燈瞎火的鴨子找不到下蛋的地方,鴨子自己提著油燈去找下蛋的地方。主人提著油燈給鴨子照路是吧?
劉友凡:放鴨棚上邊。
主持人:您得實話實説,省長如果説的對,我們就説對,如果不對,就要指出來説不對,因為他主管農業,不能有錯誤的判斷。
朱少清:説得很對。
主持人:你們是幹什麼用?
朱少清:這就是剛才省長説的,就是我們那個地方颳風下雨,風挺大的時候,我們一般為了保護老百姓安全,就要停電,在這段時間,這個鴨子要照明,因為它喜光。
主持人:這個也不用省長,我也能猜到,停電的時候用它照明,這個是最好猜的。
朱少清:對,就是照明,再加上鴨子喜歡光,光可以刺激它生蛋,刺激它多下蛋。
主持人:光可以刺激鴨子多生蛋,有這麼回事嗎?
朱少清:有。
主持人:有多大差距?
劉友凡:你的鴨子現在一隻鴨子下多少只蛋?
朱少清:一隻鴨子可能每一年要下兩百多枚。
劉友凡:兩百多,多少?
朱少清:兩百一二十個吧。
主持人:如果用這個照著它能下多少?
朱少清:不照它就不會下這麼多蛋。
主持人:這個差距有多大,我想知道,如果不照著它會下多少蛋?
朱少清:不照著會下一百六七十隻。
劉友凡:鴨子這麼説,一般正常的産蛋期,一年280枚蛋。
主持人:剛才省長還説了一個飛蛾撲火,説可以用它來引蟲子,有嗎?
朱少清:對。鴨子特別愛吃。
主持人:但是它能引來蟲子嗎?
朱少清:能。
主持人:這麼小的燈才能引來幾個蟲子,您看我們演播室這麼亮也沒有蟲子。
朱少清:你們這裡是北京嘛,我們那裏是農村,你們這裡根本沒有蟲子。
主持人:除了省長説的這三條,還有什麼用?
朱少清:沒有了。
主持人:我覺得觀眾都不相信,肯定説你們倆是事先商量好的,總得有點不一樣,問兒子,兒子朱磊,朱磊講實話,還有什麼用?
朱磊:基本上就是省長説的這三條吧,據我所知是這樣。
主持人:你是學生,你不太懂這個事兒,問你媽媽,還有什麼作用?
胡鳳霞:就是省長説的這三條。
主持人:其實我也知道它有三個作用,而且我也知道對養鴨子的人來説,燈特別重要,所以我給你準備了一個禮物,也是一個燈,我現在想送給你。
朱少清:謝謝。
主持人:這是一種很新型的檯燈,你看都是發光管,那個檯燈有一個什麼好處?你看沒插電吧。
朱少清:吹口仙氣它就亮了。
主持人:吹口仙氣它就亮了。
朱少清:那我吹它靈嗎?
主持人:你試試。
劉友凡:真不錯。
主持人:實際上它是可充電的檯燈,你充一次電就可以用十個小時,我估計你要照你們家的鴨子,一天就能生三百多個蛋。送給你。你知道咱們有一個環節就是客人見面要互送禮物,我們打電話的時候也通知你們了,不知道省長準備了沒有?你們準備了沒有?
朱少清:準備了。
主持人:好,那客人先交換一下見面禮。
朱少清:這是我們襄樊市的民間藝人手工雕出來的。
主持人:木雕是吧?
朱少清:對,木雕,現在我們黨的政策比較好,基本上我們農業作業都是用機械化取代了牛耕,這個東西以後可能就放到歷史博物館裏了,送給省長。
主持人:大家記著,省長收了農民的文物一件。
朱少清:這個東西是送給你的。
主持人:我也拿了,那就是普通的工藝品,不是文物。
劉友凡:謝謝。
主持人:做得非常精美,非常漂亮。
劉友凡:非常精美,這是我們傳統農業的一個象徵,農耕文化很珍貴。
主持人:可能我們這一撥人還知道這個事兒,我估計像朱磊的兒子都不知道這是什麼了。
劉友凡:這是我們送給你們的,2006年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湖北省進村入戶一百項技術,送給您,這是光碟。這個光碟有養鴨、鵝養殖技術。
主持人:這是光碟。
劉友凡:再一個就是我們和小崔共同送給您的。
主持人:不,這是省長自己買的,DVD。
劉友凡:DVD。
主持人:用這個DVD看這個光碟。
劉友凡:這個是地道的沔陽紅心蛋。
主持人:你先別説,我要考考省長。
劉友凡:沔陽紅心蛋。
主持人:這個是什麼?雞蛋還是鴨蛋?
劉友凡:這個是鹽蛋,鹽蛋,鹹鴨蛋,腌制好的。
主持人:這個呢?
劉友凡:這是綠殼雞蛋。
主持人:這是雞蛋嗎?
劉友凡:對,綠殼雞蛋。
主持人:這不是鵪鶉蛋嗎?
朱少清:不是,這是我們農村的土雞蛋。
主持人:土雞蛋,所以這個殼是綠色的。
朱少清:對,綠色的,有保健作用。
主持人:好,您請坐。
劉友凡:這個很珍貴的,出口到歐盟。
主持人:不是,我覺得這個不珍貴,省長都認識這更珍貴。
主持人:省長,您為什麼這些東西認得特全,是不是經常有人給您往家裏送?
劉友凡:一方面是工作的關係,工作的關係,也嘗嘗鮮。
主持人:就是經常到底下看的時候有時候去嘗嘗鮮,就熟悉了。那您跟我們講一講,在湖北的農村,像他這樣的家庭多不多?
劉友凡:像這樣的家庭,目前來説,只能説是典型,不太多。我剛才説了,農民的收入一個是平均數,一個是大多數,現在我們正在著力推進優勢農産品産業蛋,把它做大做強,使更多的農民能夠通過發展特色農業,高效農業,能夠提高收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
主持人:您説很多農村家庭不如他們,主要是差在哪兒呢?是哪些工作沒做到?除了省長不太重視,還有什麼?
劉友凡:我們的工作説明還有不到位的問題,再一個,農民對那些技術還有一個接受的問題。剛才小朱就説了,他開始下鄉,第一年是全賠的,受了災,他如果第二年不再堅持下去,那就破産了。因為他們原來在這方面也比較熟悉,有這方面的專長,再加上他的妻子支持他,有精神支柱。還有鄉政府給他們修了水利,湖北有兩句話,就是説保命靠江堤,保收靠泵站。因為一下雨,江漢平原一下雨就積澇,水排不出去,就淹掉了,所以水利的問題對湖北來講,對中部來講始終是第一位的問題,所以省委省政府今年就加強了這方面的投入。
主持人:這是政府做的工作,就是把基礎設施給大家做好,準備工作給大家做好。
劉友凡:他們就可以一展身手。
主持人:作為農戶、家庭,作為個人您覺得他們首要要做的是什麼呢?
劉友凡:他們一個是技術的學習,要學習技術,這是第一位的問題。第二位的問題就是説要建立一種機制的創新,第三就是要實施標準化生産,那個標準化生産,現在種菜的農民就有三句話,他説叫拿著訂單種,第二,量著尺子長,第三貼著標簽賣,農民知道了,知道這些事兒以後,農民膽子就大了,然後他就可以做,有了這麼一個大的環境。
主持人:貼著標簽賣的意思是把它打成品牌,是這意思吧?
劉友凡:品牌,標準化生産,這樣就能賺好錢。比如説就是這個紅心鴨蛋。
主持人:這就沒有標簽。
劉友凡:現在拿到你這兒來的沒有貼上標簽,到美國去的,到歐盟去的,這上面原來都是有泥巴的,他把那個黃泥都洗掉了,因為見小崔,小崔請客。
主持人:我們這次這個節目還有一個環節,就是我們請了清華的EMBA到當地去體驗生活,到朱少清他們家的是昝聖達先生,讓我們歡迎他。你好。您去的是朱先生家是吧?
昝聖達:對。
主持人:住了多長時間?
昝聖達:兩天。
主持人:實在住不下去了是吧?
昝聖達:沒有,我去了兩個村,在他家裏一天,另外一個村待了一天。
主持人:我們先看看昝先生在湖北體驗生活的情況。
| |
昝聖達幫朱少清幹活 |
(昝聖達達在湖北體驗生活)
昝聖達:家裏養不養殖什麼東西,有沒有人在外面打工?
農戶:老公在外面打工。
昝聖達:現在種田虧本不虧本?
農戶:不虧本。
昝聖達:現在繳不繳什麼費用?
農戶:村裏不繳什麼費用。
昝聖達:你有沒有考慮到將來養養鴨子,養養鵝什麼的?
農戶:沒有什麼手藝,就種田。
昝聖達:沒這方面的。
農戶:對。
劉友凡:很真實。
主持人:您先表揚一下,口頭表揚一下,一個EMBA能做到這樣不容易。
劉友凡:一個EMBA,一個億萬富翁吧,一個企業家。
主持人:您是億萬富翁是嗎?
昝聖達:我自己沒算過,但是我們現在公司有28家子公司,有八千多個員工,具體多少錢也沒算過。
主持人:現在算算也行,我想聽聽。
昝聖達:等有做完節目以後,回去慢慢算給你聽。
主持人:不願意露富這個企業家,肯定億萬都不止,不容易。
劉友凡:不容易,到農村體驗生活。
主持人:我們給您交代了三項任務是吧,都完成了吧?
昝聖達:都完成了。拍了一張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這是我在兩天的體驗當中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主持人:為什麼最喜歡它呢?
昝聖達:這金燦燦的油菜花好像在告訴人們建設新農村的春天到了。
主持人:就這一個意思嗎?我還看農民穿的衣服都是破的呢,我覺得建設新農村的任務任重道遠。但是您是覺得農村的田園風光特別美是嗎?
昝聖達:就是特別美,一望無際的農田,而且排灌設施也比較到位。
劉友凡:麥苗青,菜花黃。
主持人:我們還要求您帶回來一個物件,您帶回來了嗎?
昝聖達:帶回來了。
主持人:一把胡琴。
昝聖達:一把小二胡。
主持人:為什麼把它帶回來呢?
昝聖達:提到農村文化的單調,有人説過,就是早上聽的是雞叫,白天聽的是鳥叫,晚上聽的是狗叫。但是我這次到了鄉村以後,發現富了以後也在自拉二胡,自唱。
主持人:自娛自樂。
昝聖達:自娛自樂,所以圍觀的這些農民群眾也非常多。
主持人:在什麼位置?
昝聖達:我是第一天去了一個叫先鋒村,在他們農家的院子裏邊。
劉友凡:仙桃這個地方,農民喜愛花鼓戲,一齣村二三里,村村都有戲,所以農民就自拉自編自演自樂。
主持人:一般是什麼時候?就是説農閒的時候?
昝聖達:農閒的時候,夏季乘涼的時候,大家聚集在一起,拉起來,然後大家樂起來,這是農民的一種。
主持人:有過日子的感覺。
昝聖達:過日子的感覺,這個方式。
主持人:特別吸引您,所以您把這個拿回來了。
昝聖達:對:不但把這個二胡拿回來了,把主人我也帶過來了。
主持人:把主人也拿回來了。
昝聖達:帶過來了。
主持人:在哪兒?
劉友凡:在那兒。
主持人:您好。那呆會兒節目結束的時候您給我們來一段好不好?
觀 眾:好。
主持人:我接著問昝先生,我們還要求您做一個調查,您做了嗎?
昝聖達:我做了兩方面的調查,第一個我到了先鋒以後,這個村總共有440戶人家,其中是以養鱔魚為主,養鱔魚大概四百戶,除了那些沒有勞動力的或者有少量外出打工的,其中都是以養鱔魚為主。
主持人:黃鱔是吧?
昝聖達:黃鱔,這個村由於養鱔魚富起來以後,但是我通過調查以後發現,他們基本上有半年時間是沒有事做的,有半年時間是在精心喂養鱔魚。
主持人:您是看不過這個閒是吧?
昝聖達:閒的時間比較長,農村的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先鋒村走了第一步,從過去的種植業轉化為養殖業,而且養鱔魚利潤是種地的大概十倍以上。但是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説鱔魚哪一天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有沒有考慮替代産品,能不能把多餘的時間再考慮能有什麼産品。如果現在你考慮找點養螃蟹的技術,或者養甲魚的技術,一旦鱔魚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就能做到東方不亮西方亮。
主持人:那您覺得除了養鱔魚應該有個什麼替代的東西呢?
昝聖達:劉省長對這個可能更加有研究了。
主持人:您不負責任,提出問題來不給解決,不負責任。
劉友凡:他説這個問題很現實,他剛才提到的,一個就是鱔魚養殖以後發生風險怎麼辦,這裡面有兩個問題。
主持人:就像比如禽流感,一下雞鴨就不好賣了。
劉友凡:對,這是個問題,一個是鱔魚本身繁殖問題我們還沒有解決,你別看鱔魚就是那麼一條鱔魚,現在人工繁殖的途徑我們還沒有突破它,現在只是收購那些小鱔魚苗,野生的,然後再把它養成成魚。鱔魚有雌雄同體,小時候它是雌的,産卵之後它就變成雄的,雌雄同體,這個研究我們還沒有完全破題。
主持人:這麼説風險是很有可能出現的。
劉友凡:風險很有可能,這個問題如果不突破,進一步擴大規模會受到影響。
主持人:這個我們也讓朱少清來評價評價,你覺得在農村裏,讓大家有這種風險意識,有這個可替代産品,難嗎這個工作做起來?
朱少清:有一點難度。
主持人:對,因為現在這個就掙著錢呢,為什麼要居安思危呢?
朱少清: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東西就是説要研究新的替代品,得有一定的科學技術在裏面。
主持人:等於又得學一門手藝。
朱少清:然後老百姓還要接受這個技術,要重新再去學。
劉友凡:這裡面一個是農民自身追求,不能滿足於小富、小康,現在我們山區農民説,老米酒,兜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很有滿足感,這是一種情況。第二種情況,我們農民對新技術的接受有一個過程。第三就是農村的這種保險,我們提倡保險下農村,這也是非常關鍵的問題,把這些事情做上了,我説發展農村的一些替代産業的問題,相關的來説,相對的就有了一個比較好的環境。
主持人:這個也列入政府的議事日程了。
劉友凡:這是政府該做的事兒。
主持人:最後我還想再給您出個難題,您把咱們今天談話的這些內容總結一下,為了讓咱們湖北的老鄉全聽明白,您用各種方言給他們講。比如先用武漢的方言講,講講新農村發展首要的是什麼。
劉友凡:武漢話不好説,建設新農村,現在時機大好,今天小崔請我們到這兒做客,黃陂人説,這是叫啞巴辦喜事,好得説不出。
主持人:您説的是武漢話是吧?
劉友凡:武漢話。
主持人:您再用黃岡話給大家説一説。
劉友凡:黃岡話,小崔,夥計,你好,在中央電視臺做客真過癮。
主持人:您再用荊州話給大家説一説。
劉友凡:荊州話,小崔那個好,到你這兒做客不曉得有幾好。
主持人:就是説不出有多麼好,是這意思吧。
劉友凡:多麼好,極好。
主持人:我聽説最難説的好像是仙桃話。
劉友凡:這個仙桃話,那個腔調是不大好説。你好,歡迎你到我們仙桃去做客。
主持人:現在我們把這個現場給你們,你們即興給大家演唱一段。是一個人演出還是兩個人演出?
觀 眾:兩個人演出。
主持人:那我跟省長兩個人把位置都給你們讓出來。
央視新聞頻道《新聞會客廳》播出時間:
每週一至週四晚20:30-21:00
《新聞會客廳》週五特別節目《決策者説》播出時間:
週五晚20:20--21:00
新聞會客廳 會見新聞當事人,敬請收看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