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1日 14:18 來源:
| |
現場座無虛席 |
CCTV.com消息:2006年3月11日下午3時,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周生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姜偉新、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李元,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佈廳就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答中外記者問。
記者招待會要聞
記者招待會實錄(來源:中國網)
[李連寧]: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今天舉行記者招待會。今天非常高興地請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周生賢局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姜偉新副主任、國土資源部李元副部長,就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回答大家的提問。現在開始提問。(2006-03-11 14:57:50)
[俄通塔斯社記者]:
中國政府將會採取哪些措施和政策來加強中俄兩國之間水體和水域之間的環境保護工作?您如何才能證實或者確認中國政府現在是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強松花江的環保工作?在下一個五年裏,在這方面會投入多少資金?(2006-03-11 15:02:00)
[周生賢]:
我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因為在昨天晚上,我得到了一個最振奮人心的消息,就是俄羅斯的監測情況作出的結論和中國作出的結論完全一致,這個結論就是今年春天松花江不會引起第二次污染。關於中國和俄羅斯在環境方面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前不久,應我的邀請,俄羅斯自然資源部部長和我在北京就雙方合作問題廣泛地交換了意見,達成了廣泛共識,簽署了有關方面的協議。(2006-03-11 15:02:26)
| |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周生賢 |
[周生賢]:
雙方對我們在松花江領域的合作感到非常滿意,在所有問題上都取得了一致。關於松花江長遠治理問題,我簡要介紹一下情況。松花江污染治理問題,黨中央、國務院一貫高度重視,特別是在事件發生以後,進一步加大了這方面的工作力度。(2006-03-11 15:04:28)
[周生賢]:
我們採取了三步走的工作部署:第一步,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確保沿江人民喝上安全的水。這個目標已經順利實現。第二步,搞好松花江環境影響評價。經過上千名環保專家的連續監測、分析、模擬試驗,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松花江的魚可以吃,奶製品可以吃,不會影響松花江沿岸的農牧業生産,也不會影響黑龍江農業方面的綠色品牌。最後的結論就是今年春天松花江不會有第二次污染。(2006-03-11 15:05:01)
[周生賢]:
關於松花江長遠治理的規劃,目前已經編制就緒。這個新的規劃突出三個特點:第一,把松花江的治理和三河、三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第二,在治理當中,把水污染,特別是確保飲水安全作為重中之重。第三,松花江的治理規劃實行規劃到省、責任到省、目標到省、任務到省、資金到省的“五到省”責任制。(2006-03-11 15:05:45)
[周生賢]:
這個規劃正在報批過程中,“兩會”結束以後,很快就可以得到批准。批准以後,我們將通過媒體向全社會公佈長遠規劃的詳細內容,其中包括投資數額。(2006-03-11 15:06:49)
|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姜偉新 |
[中國新聞社記者]:
請問姜副主任,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十一五”期間的重大戰略目標,“十一五”規劃草案中還明確提出了到“十一五”末,單位GDP能耗要下降20%左右。但是現在有許多學者提出疑問,説這個目標定的比較高,中國可能沒有辦法實現。您覺得這個目標定高了嗎?中國能不能實現?為了促進這個目標的實現,中國政府將採取哪些措施?(2006-03-11 15:09:04)
[姜偉新]:
實事求是地説,這個節能目標定得不算低。完成這個目標,應該説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形勢逼人,我們必須要下大力氣完成這樣一個目標。因為中國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到今天,節能問題已經作為非常突出、非常重要的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因此,必須下決心努力來完成這樣一個目標。主要措施辦法在總理報告當中,以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的書面報告當中已經講了,有以下四點再強調一下。(2006-03-11 15:10:22)
[姜偉新]:
第一,通過調整産業結構進行節能。要加快高技術産業的發展,對那些耗能高、污染大、技術水平低的行業、企業及其生産能力都要儘快淘汰,並且限制其新的生産能力的增長。第二,通過提高技術水平進行節能。現在很多企業、行業,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産業。第三,通過完善價格和財稅體制機制進行節能。比如現在能源和水的價格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革,價格要能反映出資源的稀缺程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2006-03-11 15:13:10)
[姜偉新]:
第四,通過加強管理進行節能。國家正在組織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對1000戶耗能大的企業進行跟蹤、監督、檢查,其他方面的管理也要加強,對那些浪費能源、違法違規的單位、企業和個人,我們都要檢查監督,甚至要追究責任。(2006-03-11 15:14:52)
[法國觀點週刊記者]:
很高興聽到松花江的危機已基本度過。中國有很多工廠離河、湖、水庫距離較近,對此中國有何打算?(2006-03-11 15:15:50)
[周生賢]:
這個問題提得很尖銳,也很現實。首先感謝你對中國環境問題的關心,這個問題也是我們最近著重考慮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我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初步的工作方案,這個工作方案是從兩個層面展開的。全國化工企業共有21000多家,其中50%以上分佈在長江、黃河兩岸,這些企業一旦發生問題,後果不堪設想。(2006-03-11 15:17:19)
[周生賢]:
中國政府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現在進行中的工作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在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之前就已經開始對這些企業進行了全面、拉網式的檢查,也發現了不少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1.選址不當。2.違背“三同時”的原則。3.存在明顯的環境安全隱患。4.一些新上的工業園區在個別地方有可能成為新的污染源。(2006-03-11 15:20:09)
[周生賢]:
我們正在採取有步驟、有針對性的措施,分門別類地加以解決。最近我們向社會曝光和掛牌督辦了20個案件,就是在這次檢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我們有決心解決這些問題。第二,對近幾年來環評審批的建設項目採取“回頭看”的辦法,逐一進行復查。復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體現預防為主的原則,使它少出問題或者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2006-03-11 15:20:52)
[周生賢]:
這些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是歷史形成的,解決這個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將根據情況,對各種不同類型的企業採取不同的方法,解決的結果我們將隨時通過媒體向大家公佈。(2006-03-11 15:25:36)
[法制日報記者]:
十六屆五中全會講到土地、能源、礦産等已經對中國經濟發展構成嚴重制約,請問國土資源部李元副部長,目前我國國土資源形勢如何?國土資源部作為職能部門,“十一五”期間將採取什麼措施有效緩解這種制約?(2006-03-11 15:26:35)
| |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李元 |
[李元]:
中國是一個資源消費大國,但同時又是一個資源隱藏的大國和資源開發的大國。眾所週知,我們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解決了世界22%人口的吃飯問題。“十五”期間,中國的農業穩定增産,大家吃得越來越好。資源開發方面,2005年與2001年比,原煤産量增加了一倍多,天然氣産量增長了將近一倍,原油産量增加了26%,都有力地支持了經濟平穩、較快地發展。(2006-03-11 15:27:12)
[李元]:
由於我國人口多,在“十一五”期間我國仍然處在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階段,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必須嚴格管理土地,特別是保護耕地。在資源開發方面,開源和節流並重,並把節流放在首位。在土地管理方面,保有18億畝耕地是約束性的指標,堅決不允許突破。有五個方面措施:首先是依法嚴格管理,實行嚴格的規劃、計劃控制,嚴把土地閘門。(2006-03-11 15:28:21)
[李元]:
第二,大力推進建設用地的節約集約利用,解決保證經濟發展的用地需要。孫文盛部長主編了一本書,叫做《誰給我們土地》,用100個實例回答了這個問題,我今天帶來了,送給大家。第三,嚴格收繳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全部用於農業。在“十五”期間,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30%的部分進入中央財政金庫323億元,相應的還有70%的資金在地方,都陸續安排用於耕地的保護和建設。(2006-03-11 15:30:10)
[李元]:
“十一五”期間,這方面的資金還會有較大增加。以建設來促進保護,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第四,結合推進新農村建設,幫助鄉村搞好規劃,節省土地。到2005年底,全國村莊用地有2.49億畝,相當於城鎮用地的5倍,這裡邊有很大的潛力。(2006-03-11 15:32:58)
[李元]:
第五,嚴肅查處各類土地違法案件,堅決糾正損害農民利益的行為。在礦産資源的勘查和開發方面,也有5條措施:第一,按照國務院今年作出的《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充分挖掘國內資源的潛力,加大找礦的力度,提高資源供給能力和保障程度。(2006-03-11 15:34:45)
[李元]:
第一,按照國務院今年作出的《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充分挖掘國內資源潛力,加大找礦力度,提高資源供給能力和保障程度。第二,全面整頓和規範礦産資源開發秩序,推動我國礦業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利用率高、環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路子。(2006-03-11 15:35:31)
[李元]:
第三,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鼓勵企業進行商業性勘查。依法治理資源領域的商業賄賂,建立和維護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理順礦産開發中的各种經濟關係,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機制。第四,增強地質科技創新能力,大力推進成礦理論、找礦方法和勘查開發的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積極開展非常規油氣資源、低品位資源、難利用資源以及尾礦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研究。(2006-03-11 15:37:29)
[李元]:
第五,擴大對外開放,保障外商投資礦産資源勘查開採的合法權益,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2006-03-11 15:39:20)
[香港大公報記者]:
隨著中央和有關部門三令五申加強對環境污染的控制,這次把它上升到“十一五”規劃的高度,但是海外輿論注意到一個嚴峻的現實,就是重大環境污染事件依然此起彼伏。請問周局長,這一現象長期存在是由於體制的缺憾還是人事的疏忽?如果再有這種重大的環境污染事件發生,您是否也會像您的前任那樣被問責、解職?如果是的話,您作何感想?(2006-03-11 15:42:40)
[周生賢]:
首先感謝你對我前途的關心。我也表個態,我爭取不辭職。你剛才説的這些情況都是事實,造成重大污染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情況也很複雜,有很多問題也是歷史形成的,反映出我們環境與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因此,解決它要有一個過程。(2006-03-11 15:43:17)
[周生賢]:
我很幸運,因為我擔任國家環保總局局長以後,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要求,進一步加強了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向全國發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這使我的工作有了一個非常有力的武器,只要使用好這個武器,我就不會辭職。(2006-03-11 15:43:58)
[周生賢]:
您的提問極大地調動了我的積極性,所以我也想佔用大家一點兒時間,把國務院決定的主要精神在這裡講一些我個人的理解。這個決定共六章32條9624個字,涵蓋面廣,指導性強,大家要想全面了解情況,可以登錄國家環保總局的網站。下面我就兩個重點問題講講我的理解。第一,揭示了中國環保工作所處的階段、目標和任務。所謂所處的階段,實際上就是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實行轉變的過程中,怎樣從環保的角度來看這個轉變。(2006-03-11 15:47:01)
[周生賢]:
如果説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用犧牲環境的方式來促進經濟增長的話,這個決定的發表就標誌著中國環保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新的階段就是要使經濟、社會、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標誌著中國環保工作由積極推動以環境換取經濟增長,進入了以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歷史性轉變。這個新階段的特點是承上與啟下相接、困難與希望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2006-03-11 15:50:51)
[周生賢]:
這將使環保工作由原來的被動、事後補救、消極的局面變為主動、事前預防、積極的局面。只要我們盡職盡責,發生了事件也不會追究到環保部門的頭上。新時期我們的目標就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一個環保工作者,我對發展有獨特的理解,這就是在一定條件下,發展就是燃燒。燒掉的是資源,留下的是污染,産生的是GDP。(2006-03-11 15:55:31)
[周生賢]:
請大家特別注意,我講的是在一定條件下,這個條件就是不科學發展的時候。我們現在要求的科學發展,是消耗的資源越少越好,産生的污染越少越好,最好是零排放。按照這個觀點來理解,前者就是資源節約,後者就是環境友好。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決定》從兩個層面提出了要求。(2006-03-11 15:58:16)
[周生賢]:
第一個層面是從開發的層面提出優化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就是要根據環境的容量來決定開發的程度。第二個層面是從發展的層面提出要求,就是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踐證明,以犧牲環境代價來換取的繁榮是表面的、虛弱的,是推遲了執行的災難。特別是在一些“激情燃燒”的地區和行業,情況就更糟糕。(2006-03-11 15:59:10)
[周生賢]:
第二,至於環保工作在新時期的任務,就是根據國家關於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要求,積極地推動由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為主向環境優化經濟為主的歷史性轉變。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促進這樣的轉變,談何容易。這是蟬蛻時期的痛苦和希望。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可能用停止發展的方式消極地保護環境。但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也絕不寬容污染。作為國家環保機構,今後長期的任務就是要為科學發展保駕護航。(2006-03-11 16:00:49)
[華爾街日報記者]:
由於松花江的污染事件,中國有沒有作出決定向俄羅斯方面賠償多少錢?這個事件責任最後要追究到中石油的身上還是具體到吉林化工公司身上?什麼時候中國會提高電價?很多人現在非常關心汽油以及柴油的價格,中國什麼時候才會提高一些資源産品的價格?以反映這些資源的稀缺性。(2006-03-11 16:01:22)
[周生賢]: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發生以後,中俄兩國政府、有關部門和地方,進行過經常、密切的聯絡,及時地互通信息。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時刻,中俄雙方都表現出了高度負責的精神,互相支援、互相理解,共同搞好松花江水污染事故的善後工作。我想,我們兩國之間圍繞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造成的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協商解決。至於事故處理的有關問題,中國對此非常重視,專門成立了事故處理小組。據我了解,他們正在緊張地工作,很快就會有結果。一旦有了結果,他們會通過媒體向大家公佈。(2006-03-11 16:04:56)
[姜偉新]:
關於能源價格問題,能源價格現在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主要是不能反映能源資源的稀缺程度。因此,能源價格必須要進行改革,現在正在研究的過程中。至於哪一種能源産品,價格提高到什麼程度,用怎樣的機制來完善它的價格形成,什麼時候公佈,這需要多方面考慮,也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比如市場的需求、社會的承受能力等等。(2006-03-11 16:07:08)
[中國青年報記者]:
請問李元副部長,我國目前在徵用農民集體土地問題上發生了一些矛盾和糾紛,對農民徵地補償額偏低,國土資源部有沒有從機制和制度上採取一些措施,切實做到同地同價?對於違法和違規徵地的現象,將採取哪些剛性措施?(2006-03-11 16:07:57)
[李元]:
現在各種媒體上關於徵地制度改革的討論很多,但是大家對2004年國務院作出的《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當中對徵地制度進行的重大改革注意不夠,我想趁此機會作一點介紹。主要有八個要點:第一,在徵地補償的法律原則上明確規定,要使被徵地農民生活水平不因徵地而降低,糾正了長期以來的誤解,以為達到農業産值的一定倍數就是最高的原則,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2006-03-11 16:09:21)
[李元]:
第二,在費用的標準上明確要求,依照現行法律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被徵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不足以支付因徵地而導致無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批准增加安置補償的費用。這項規定事實上提高了對徵地農民安置費原有的標準,並且增加了安置補償的內容,也就是要支付無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2006-03-11 16:10:47)
[李元]:
第三,在費用的來源上規定,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達到法定上限,尚不足以使被徵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當地人民政府可以用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予以補貼。現行的法律規定,補償安置費用的上限是農業産值的30倍,本身已經高於農地自身的價格。在農地價格之外,政府還可以進行補貼,這項規定體現了以城補農的精神,又統籌兼顧,不至於使得某個項目因為土地成本提高而影響建設的需要。(2006-03-11 16:12:34)
[李元]:
第四,在地價平衡上規定,徵地補償做到同地同價。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必須將徵地費用足額列入工程概算,這項規定從根本上防止一些大型項目藉口公共利益而損害被徵地農民的利益。第五,在安置上增加了新的方式,允許對有穩定收入的項目,農民可以用依法批准的土地使用權入股。(2006-03-11 16:14:02)
[李元]:
第六,在徵地程序上增加了對被徵地農民事先告知和對土地現場調查的確認,並賦予可要求聽證的權利。第七,在土地補償費的分配上規定了主要用於被徵地農戶的原則,改變了過去主要由集體經濟組織使用土地補償費的辦法,從制度上防止一些地方鄉鎮、村幹部的截留和挪用。(2006-03-11 16:16:43)
[李元]:
第八,在爭議的解決方面,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徵地補償安置爭議的協調和裁決機制,維護被徵地農民和用地者的合法權益。這些改革措施正在落實過程當中。
剛才記者問到國土資源部將怎樣對待違反法律法規行為侵犯農民利益的案件,我們正在部署查處違法案件的工作,舉行新聞發佈會時請您參加。前幾年我們查處了很多案件,得到新聞界的支持,謝謝大家。(2006-03-11 16:19:36)
[李連寧]:
記者招待會到此結束。謝謝三部委的領導,謝謝記者的光臨。(2006-03-11 16:20:27)
附錄
[周生賢簡歷]:周生賢,男,漢族,生於1949年12月,寧夏吳忠人。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1968年7月參加工作,197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高級經濟師。歷任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副縣長,中共同心縣委書記、寧夏西吉縣委書記、固原地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秘書長。1993年5月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1998年4月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政府常務副主席。1999年2月任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級)。2000年11月任國家林業局局長、黨組書記。2005年12月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黨組書記。是中共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
[姜偉新簡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負責固定資産投資、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重大項目稽察、離退休幹部和機關後勤方面的工作。
[李元簡歷]:男,漢族,1947年2月生,上海嘉定人。大學本科經濟學專業畢業,曾獲經濟師職稱和土地估價師資格,中國土地學會總顧問,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浙江農業大學等校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197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64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1970年分配到太原鋼鐵公司工作,先後當工人、宣傳幹事、理論教育科副科長。1977年起在冶金部工作,曾任部長秘書、處長,1982年起在石油工業部工作,曾任部長秘書、外事司副司長、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常務副總經理。1986年起在中央辦公廳辦公室工作,曾任經濟組負責人。1988年起在中央政改研究室工作,曾任行政改革局局長。1991年起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分配體制司司長,其間曾在中央黨校進修半年。1994年起任國家土地局副局長,1996年起任中共國家土地局黨組副書記。1998年3月任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同年4月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