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6日 16:12 來源: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5日向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提交了《關於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如下:
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
2005年,全國財政收入突破3萬億元,達到31627.98億元(不含債務收入,下同),比2004年增加5231.51億元,增長19.8%,完成預算的108.1%;全國財政支出33708.12億元,比2004年增加5221.23億元,增長18.3%,完成預算的104.5%。收支相抵,支出大於收入2080.14億元。
分中央與地方來看:中央財政總收入17249.79億元,按可比口徑比2004年增加2581.02億元(已扣除新增出口退稅指標584.11億元),增長17.6%,完成預算的106.4%。中央財政總支出20249.41億元,比2004年增加2388.87億元,增長13.4%,完成預算的105.4%。中央財政赤字2999.62億元,比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批准的3000億元減少0.38億元,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為1.6%。地方財政總收入26565.72億元(含中央稅收返還和補助收入),按可比口徑比2004年增加4158.13億元,增長18.6%,完成預算的107.2%。地方財政總支出25646.24億元,比2004年增加4340億元,增長20.4%,完成預算的103.5%。地方財政收支相抵,結余或結轉919.48億元。
2005年中央預算執行及財政工作的主要情況是:
──實施穩健財政政策,預算執行情況較好。2005年,中央及時調整財政政策取向,實施了以“控制赤字、調整結構、推進改革、增收節支”為主要內容的穩健財政政策。中央財政赤字預算3000億元,比2004年減少192億元;壓縮國債項目資金規模300億元,增加中央預算內經常性建設投資100億元。在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礎上,依法加強收入徵管,全國財政收入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全國財政收入比上年增收5231.51億元,增長19.8%。2005年,中央財政比預算超收1619億元(未扣除新增出口退稅指標)。中央財政超收收入除按有關法律、法規和財政體制規定,增加對地方稅收返還、一般性轉移支付、民族地區轉移支付共328億元外,主要用於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支出和解決歷史欠賬。
──大力支持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2005年財政支持“三農”力度大、政策實、措施強,僅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就達2975億元,比2004年實際執行數增加349億元,增長13.3%。不斷深化農村稅費改革,中央財政為此轉移支付662億元,比2004年增長26.3%。免徵農業稅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達到28個,8億農民受益。認真落實“三補貼”等政策,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用於糧食直補的資金達到132億元,比2004年增長13.8%。支持農業和農民長遠發展,2005年中央財政用於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和國債項目資金達812.78億元。
──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促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一是支持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2005年全國財政就業和社會保障支出3649.27億元,增長17.1%。其中,中央財政社會保障支出1623.59億元,增長10%。二是支持加快教科文事業發展。2005年全國教育支出3951.59億元,增長17.4%。中央財政負擔的教育支出384.38億元,增長15.9%。其中,中央本級教育事業費338.64億元,增長17.2%,高於中央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三是促進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和制度創新。2005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1026.99億元,增長20.2%。中央財政安排資金42億元,支持建立和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疾病信息網絡體系、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四是保障國家政權建設。2005年中央財政安排政法專款48.1億元,有效改善了基層政法機關的執法辦案條件。
──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005年除稅收返還和體制性補助4143.71億元外,中央財政安排各類轉移支付補助達到7329.97億元,比2004年增長21.6%。其中財力性轉移支付達到3812.72億元,比2004年增長46.4%,用於中西部地區的比例達到90%以上。
──深化財稅等改革,促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稅收制度改革成效明顯。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向縱深拓展。政府採購制度改革在全國範圍內取得了明顯成效,中央和省級政府已經完成了政府採購管理與操作機構分設、職能分離的任務;全國政府採購規模達到2500億元,比2004年增加了364億元,資金節約率達11%。大力支持國有企業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2005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219億元,支持116戶國有企業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産,安置職工55萬人。
──積極推進依法理財,加強財政監督管理。財政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完善。會計基礎工作不斷強化。財政監督不斷深化。2005年共查處有問題資金606億元,核減和收回財政資金159億元,徵收監繳中央非稅收入266億元。審計發現的中央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大部分已得到整改糾正並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
2006年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狠抓增收節支,優化支出結構,切實保障重點支出需要;著力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順利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開好局、起好步。
2006年預算的主要指標安排如下:中央財政總收入19272.04億元,比2005年增加2022.25億元,增長11.7%。中央財政總支出22222.04億元,比2005年增加1972.63億元,增長9.7%。中央財政收支相抵,赤字2950億元,比2005年預算減少50億元,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預計進一步下降到1.5%。2006年,中央財政安排國債項目資金600億元,比2005年減少200億元(其中取消代地方政府發行國債100億元),同時增加中央預算內經常性建設投資100億元。中央財政國債餘額35568億元,比2005年同口徑增加2954億元。匯總中央和地方財政收支安排,2006年全國財政收入35423.38億元,增加3795.4億元,增長12%;全國財政支出38373.38億元,增加4665.36億元,增長13.8%。
2006年,全國財政收入增幅安排12%,一方面是考慮了中央確定的宏觀經濟預期指標,另一方面充分考慮了各種減收因素。
按照“統籌兼顧、量入為出、確保重點”的方針和實施穩健財政政策的要求,2006年中央財政支出安排將著力調整支出結構,有保有壓,保障公共支出需要,壓縮一般性開支,向農業、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衛生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傾斜;向困難地區和群體傾斜;向科技創新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傾斜。著力支持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促進構建和諧社會。著力促進自主創新,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著力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著力支持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著力加大財政保障力度,加強政權建設。
紮實工作,確保圓滿完成2006年預算
根據2006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將狠抓稅收、非稅收入徵管,促進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確保落實“五個統籌”需要,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實施新的政府收支科目,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狠抓依法理財,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和會計基礎工作。(完)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