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目前腐敗現象依然處於高發期 有4個新特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02日 22:22 來源:

  中新網1月2日電 《?望》刊載中央紀委法規室官員蔡曉的文章説,目前,中國的腐敗現象的發生發展依然處於一個高發期。表現出四個新特點。

  一是腐敗現象隨著公共管理職權的擴散而蔓延。腐敗不僅表現在公職人員身上,也表現在向公職人員行賄的普通公民身上;不僅表現在國內交往中,也表現在國際交往中;不僅表現在國家機關和公共領域,也表現在公司企業學校和私營機構中。這些不同表現形式的腐敗現象往往相互關聯、相互依存。

  二是如何將防治腐敗寓于各項改革和重要政策措施之中。體制制度的改革和轉換是造成當前腐敗易發多發的重要原因。比如,國有企業改革、金融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中出現的腐敗問題,大都與改革措施設計中不注意與防治腐敗措施相結合所帶來的。

  三是反腐敗的體制制度建設。這需要進一步從國家立法的戰略高度,加快反腐敗立法進程,切實解決目前反腐敗法規制度中黨內文件比較多,國家立法偏少的現象。要重視研究和解決中國反腐敗體制設計中的問題,理順關係,形成反腐敗協調機關、維護黨紀機關、維護政紀機關和反腐敗預防機關、反腐敗偵查機關相互協調配合、各司其職的體制。

  四是如何在新興領域開展反腐敗鬥爭。中國在銀行、證券、保險、信託、拍賣、對外投資以及社會保障、仲介機構等方面的反腐敗措施比較少,是導致中國的新興領域腐敗案件頻繁發生的重要原因。

  文章説,從十六大至今,中國反腐敗鬥爭新的特徵,可以概括為三個重要環節:第一個是從戰略高度推進反腐敗制度建設。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紀頭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部署,反腐敗工作也更加注重制度建設和體制創新。十六大前後,中紀委集中力量對改革開放以來涉及黨風廉政和反腐敗的1600余件法規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發文廢止115件,400余件按照黨內慣例停止執行,確認需要繼續執行的1100余件。同時,編制了《2004~2007年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法規制度建設工作規劃》出版了6卷《黨風廉政和反腐敗現行法規制度全書》。2003年2月召開的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胡錦濤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鄭重表態,要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同年12月,中共中央頒布了《黨內監督條例》和《黨紀處分條例》,次年又頒布了《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其他重大的法規制度建設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第二個重要環節,是動員全黨和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建立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正式提出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反腐敗方針,提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與過去相比,突出了兩點,一點是注重預防,一點是建立懲防體系。今年1月,中共中央頒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動員各方面力量構建適應新時期需要的懲防體系。今年下半年,根據中央的要求開始研究如何將商業賄賂等問題納入到反腐敗總體部署之中,以促進中國經濟健康、規範、有序競爭。

  第三個重要環節,是反腐敗國際合作受到重視。反腐敗國際合作,既是中國反腐敗不斷深化的需要,也是內政和外交的需要。一是需要借鑒國際上成功的反腐敗經驗,探索反腐敗領域的對外開放途徑和方法;二是查辦涉外案件中的“明查取證難、人員引渡難、資金返還難”,需要借助國際合作予以解決;三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

責編:張麗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