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27日 14:23 來源:
2003年衛生部組織開展的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有48.9%的群眾有病應就診而不去就診,有29.6%應住院而不住院,其中主要是農民因經濟原因難以及時就醫。中國衛生部部長高強日前接受《學習時報》專訪,對中國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原因從五方面進行了剖析。(12月26日中新網)
關於看病難,看病貴的原因已不止一次從高官口中道出,耳熟能詳。中國農民是看病難的第一厲害群體,既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現實,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所亟待解決的關係到群眾生活安康的大問題。不過,一次次總結經驗教訓和存在的弊端,就像醫生看病,光檢查,不開藥咋治病?不能總在諸多原因這個“迷宮”裏轉圈,顛三倒四,循環往復,説者疲勞,聽者無味。不如找出辦法,公佈出辦法,讓公眾瞧瞧,政府在解決農民求醫問藥難題上到底有什麼高招、新招,好讓父母鄉親們先吃下一顆“定心丸”。
近年來,關於醫改話題的討論一直都在繼續。從坦言醫改不成功到“醫改成敗論”;從醫療亂收費到藥品價格“饅頭論”;從醫術醫德到醫療産業化等等,討論和爭論喋喋不休。討論固然有集思廣益的意義,但就這種“驢子拉磨”般的圍繞同一個話題引出若干“子話題”、“孫話題”,走入“迷宮”,對解決實質性問題沒有什麼益處,反而會空談誤事。小平同志説得好,不要爭論。改革總是要付出代價,要觸及利益,要有陣痛,甚至是一種舊體制和機制的破裂。
唯利是圖是市場經濟與生俱來的品性。為什麼計劃經濟的時候,沒有聽説過幾百萬元的“天價藥費”?沒有聽説病人早就死了還在吃藥繳費?沒有聽説活著的病人被當作死人送走?沒有聽説十人治眼九人眼球被摘?更沒有聽説醫院見死不救?這一切都是法治監管缺失的“典型症狀”,其市場化的“隱疾”已從這些極不正常的現象中露出端倪。但是不能因噎廢食,市場經濟中産生的問題要尋求市場的辦法,不應走回頭路,去削足適履。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主要要法治來支撐、維繫其正常運行的秩序,我們可以不相信市場萬能,但不可以否定法治對於市場的調整功能。
解決農民的醫療問題,政府應走到前臺,扮演好應該分內的角色,但不能憑感情衝動而超越職責,越俎代庖,其效果適得其反。日前有一個報道,蘇南一發達鄉鎮免費為農民體檢,這從表象上看是件好事。但理性地分析此舉,卻弊大於利。政府的職責不是拿錢給農民查病治病,而是如何引導富裕起來的農民主動地到醫院體檢,並通過建立基金解決困難農民的治病問題。有錢的政府做這樣的好事固然“掌聲響起來”,沒錢的政府咋辦?一比較農民們就會有想法。此前決策層曾説,醫改的目標是讓農民看不起病。別小看了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很難。首先,政府不可能包辦一切。其次,“讓農民看得起病”是一個綜合工程,不是衛生部門所能解決的事情,衛生主管部門要解決的是如果遏制醫療和藥品價格,建立健全與市場相適應的制度規範,改善服務質量,而非農民增收。因此,政府做政府的事情,部門做部門的事情,醫院做醫院的事情,農民做農民的事情,才是農村醫改的惟一齣路。
病篤不能亂投醫。我國至今沒有一部完整的“醫院法”或“醫療法”,不能不説是法制進程上的一大遺憾。要説輕重緩急,這一塊涉及千家萬戶,特別是廣大農民的生命健康,是事關國家長治久安的大政,應早在“護照法”等法律之前就列入立法日程。歸根結蒂,市場經濟體制下出現的問題要大膽衝破樊籬,用市場的辦法,法治的辦法,公平的辦法,來解決各種矛盾和衝突,任何高談闊論都無濟於事。(潤無聲)
責編: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