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3日 06:40 來源:
日前,中央國家機關和各省區市監察、紀、檢官員以及國內知名學者參加的“高層廉政文化論壇”通過了一個公開宣言,號召“在全社會倡導和踐行廉政文化建設,擠壓腐敗文化的生存空間”,“不僅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優秀文化,還要以兼容並蓄的博大胸懷學習和汲取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培育廉潔、民主、科學的公民文化”。(新華社12月11日)
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制度,與成文的制度一樣會深刻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因此,面對日益蔓延的腐敗文化,除了要加強法治建設之外,我們還必須建設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建設固然要依靠歷史積累的優秀傳統,但是腐敗文化本身就和中國傳統封建文化有密切關係。傳統文化積澱了豐富的廉政文化資源,但是腐敗文化的包袱更重。已故的著名歷史學家吳晗甚至認為:“一部二十四史充滿了貪污的故事。”所以,建設廉政文化的核心,應該是培育“公民文化”。
從政治意義上説,公民就是有資格參與公共政治的人,而公民文化的核心就是民主。西方學者將“政治文化”分為三種基本類型───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參與者政治文化。公民文化就是一種忠誠的參與者文化。當公民參與成為社會常態時,就形成對高效政府工作的最好支持,也是最好的監督,從而有效地防止腐敗的滋生。
意大利學者帕特南研究發現,意大利南北地區有顯著的不同。從12~16世紀,意大利北部實行共和制的城市,大眾參與公共政策,城市共和國的行政領導依據一定程序由選舉産生,他們承認自己的管理或統治有著合法的界限,從而形成“公民文化”;而在南方,包括等級制度、庇護附庸制度等形成的社會秩序都是垂直的,形成了“臣民文化”。由於兩種不同的文化基礎,北方的經濟發展明顯比南方高。上世紀80年代中期,北方人均收入比南方高出80%。南方的不幸並非止于經濟落後,在國家或政府缺乏效率,不能公正地執法和履行合同的條件下,腐敗、黑手黨就會作為現代庇護制度發揮作用。意大利的經驗教訓充分顯示:公民文化是何等的重要。
當一個社會的大部分公民都自覺以“公民”的身份存在,具有強烈的“公民意識”時,培育公民文化才不是空中樓閣。我國長期封建歷史形成的以“家族本位”、“等級特權”、“忽視個人權利”等為特徵的依附性“子民意識”和“臣民文化”,使“公民文化”在社會現實中始終是鏡中花水中月。直到現在,傳統“子民意識”和“臣民文化”的陰影,在我國社會中仍然揮之不去。而這,正是腐敗文化猖獗蔓延的肥沃土壤。
只有在無形的制度與有形的制度相適應、相一致的條件下,有形的制度才能真正得到“自動的實施”。因此,要建設中國的廉政文化,核心是培養公民文化。只有培養公民文化,才能有效地推進法治秩序、倫理秩序的建立,才能有限遏制腐敗文化的蔓延,法治國家也才能最終得到確立。 馬國川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