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8日 16:39 來源:
“看看那些街頭矗立的房産廣告,我們就是不吃不喝,也得掙上幾輩子!”──“新貴公寓”、“富人聚集區”、“國際名流府邸”……許多城市出現了諸如此類的廣告。社會學家認為,這類廣告“炫富”意識濃厚,有意放大社會分化帶來的人群特徵,不利於社會各階層和利益群體之間和諧共處,已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噪音”(12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
記得某家電視臺在插播廣告之前,總會用童聲説上一句“廣告也快樂”來調節氣氛。然而,時下社會上層出不窮的“炫富廣告”,卻實在讓眾多平民百姓樂不起來,甚至由厭而憎,憤憤不平。別説工薪階層,就是一些所謂的“白領人士”,看到“均價僅需6300元”的廣告,也會無奈地感到那是多麼遙不可及的事情。
“炫富廣告”對少數富豪未必沒有吸引力。諸如山西煤老闆整層整幢地買下北京“豪宅”的消息,便是“炫富效應”在促銷實績中的具體反映。在商言商,廣告發佈者為了達到其預期目的,往往是哪招管用使哪招的。但發佈這些“炫富廣告”的媒體,以及監管廣告發佈的有關部門,則不能無視某些具有明顯“刺激性”、“隱患性”的廣告,會對社會反響和百姓感覺所造成的副作用。正如一位大學教授所説,對於那些一家幾口蝸居在幾十平方米地方的人,甚至是居無定所的家庭,此類廣告深深扎痛了他們的心。我也想到,要是一般人幾輩子辛苦都換不來的“炫富廣告”,可以不加限制的肆意張揚于現實生活的各個角落,其實就是對房産商刻意擴散“笑貧感覺”的默許和縱容。這種有意無意的寬容,即使不是害莫大焉,至少也是利少弊多。
建了高檔住宅,當然也要講究營銷策略。但何以眾多房産商把營銷的策劃和創意,紛紛投向了直接展示富貴奢華、不惜襯托窮人貧弱的“惡性對比”之上?這當中,既有“難去管”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不願管”。難去管,是因為相關管理條規的不盡完善;不願管,則是由於“炫富廣告”的出籠“流水線”,本身就是一條各謀其利、各沾其益的“油水線”。而事實上,限制甚至叫停“炫富廣告”,原本就是發展的必然。此類廣告的日益氾濫之勢,正在考驗社會民眾和職能部門的“耐心”究竟有多強。
就像店名、商標的製作不能違反公序良俗,對“炫富廣告”進行疏導和約束,讓和諧社會減少一種掣肘和“噪音”,完全也是正義公道所在。所以,除了希冀房産商們能夠自律規範,改變“炫富”思路,人們更有理由要求相關部門儘快拿出針對之策,特別是從廣告發佈的各類媒體入手,打壓空間,嚴格監督,讓“炫富廣告”的鼓噪越來越難,直至逐漸消失。 (童馬司)
責編: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