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石油捐助500萬元治污 拿國家的錢“行善”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7日 10:58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消息:據《新京報》12月4日報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日前向吉林省政府捐助500萬元,支援松花江污染防控工作。

  看過這則消息,我的頭腦中立馬蹦出一個疑問:國有企業有“捐款”的權力嗎?

  國有企業是屬於全民的,它所擁有的資金一般只有三個方面的合法去向。除此之外,國企無權決定其他的用途。這三個去向是:一,職工的工資。這是法定的義務。二,生産和經營的成本,包括擴大再生産等各方面的用途。這是企業發展的必需,屬於企業經營權。三,利稅。國家投資辦企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增加財政收入。

  而“捐款”應該是一種“私事”,其根本的前提是捐贈者對所捐的財産擁有所有權。比如,個人可以捐款、個體私營企業的老闆也可以捐款,他們捐的當然都是自己的錢。比爾?蓋茨的捐款已達五六百億美元,沒有一美分是別人的財産。

  那麼,中石油此次捐出的500萬元是該公司總經理的錢嗎?不是。是中石油職工的錢嗎?也不是。顯然,那是公司的錢,是“全民”的錢,中石油此次捐款是慷“全民”之慨───可是,中石油有這個權力嗎?

  也許有人要説:松花江污染的治理肯定需要很多很多的錢,當地政府的財力可能比較緊張,在這種情況下,中石油拿出500萬元,這不是雪中送炭嗎?

  現代社會講求權責明確、分工合理。就救災或應對公共衛生事件來説,政府負有最主要的責任,同時社會各界也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比如捐款、捐物、做義工,等等。政府責任是法定的、不可推卸的,而社會捐助是道義上的、自發自願的。作為松花江污染事件的肇事方,中石油當然要付出代價,即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對污染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這種賠償屬於意外支出,與國家賠償類似。它雖不在上述“三個出口”之列,但也是必須的。當然,付出這樣的代價後,應該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除此之外,中石油及其職工如果覺得自己還負有道義上的責任,可以發動職工捐款捐物,當然,這要掏個人的腰包,而絕不能花國家的錢。

  中石油“捐款”500萬元,從理論上講就意味著它上繳的利稅要縮水500萬元。如果吉林當地財政實在緊張、確實需要那500萬元,那麼中央財政應該解囊,而中石油該向中央財政交多少還要交多少。這兩種路徑的結果雖然是一樣的,但意義卻有質的區別:財政轉移支付這筆錢,是政府代表全民在治理污染;而中石油“捐款”卻好像是該公司在行善───“貪天之功,據為己有!”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