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十一五”規劃與中國未來發展走向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0日 10:18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消息:

  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 胡鞍鋼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十一五”規劃的《建議》,表明中國更加富有自信心地去創新自己的發展模式,走出與中國國情相適應,也順應歷史潮流的自己的發展道路。《建議》預示著13億人為主體的中國,開始進入全面建設、全面改革、全面創新、全面開放的階段,意味著中國進入全面發展、全面崛起的新時代。

  剛剛召開的中共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制定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是決定未來五年中國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引起了全國人民乃至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那麼,如何評價、理解“十一五”規劃,如何判斷中國未來發展的走向,是社會各界所普遍關心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這次《建議》表明中國更加富有自信心地去創新自己的發展模式,走出與中國國情相適應,也順應歷史潮流的自己的發展道路。發展是硬道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是硬道理。“十一五”時期對於中國而言,正是這樣一個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

   一回顧

  回顧“十五”時期,它標誌著中國進入了一個加快發展和協調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出人意料地在經濟總量和個量、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全社會總資本(指五大資本,包括物資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本、知識資本和國際資本)、綜合國力、對世界發展的貢獻和影響這五個方面邁上了一個大臺階。早在十幾年前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臺階論”,即經濟總量、人民生活水平和綜合國力每隔幾年上個大臺階。十幾年以來,中國果然在各個方面不斷邁上大臺階,這些臺階的幅度和規模越來越大,對世界影響也越來越大。

   二背景

  從“十一五”規劃的國際背景來看,存在不少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即:經濟全球化成為中國最大的戰略性機遇;IT革命的興起;中國、印度這樣的非西方國家的崛起;中國國家競爭力明顯提高,中國的出口額佔世界總量的比重迅速提高,中國在歐、美、日三大市場出口額比重迅速提高;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趨重要。

  我認為胡錦濤總書記有一句話非常重要,就是當中國在全世界的地位迅速提高時,我們的策略是什麼?就是要儘量避免處於世界重大矛盾的焦點。目前,中國和世界的關係越來越緊密,中國對於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深刻,中國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這就是我們最有力的國際背景。

  同時,在國際環境中我們也面臨著一些不利條件,包括:我們在複雜的、日益開放的國際環境中面臨不確定性因素的潛在風險越來越高;國際競爭更加激烈;全球性的經濟全球化逆流,在發達國家主要就是各國的貿易壁壘,貿易保護主義增多;我國的石油等資源對外依存度日益增高,增加了我們的風險和成本;中國與美國之間某些戰略利益的衝突會進一步加大。

  我想不論是有利條件還是不利條件,中國最重要是如何利用全球化,利用新技術革命這場歷史最大的機遇,如何更加自信的、全面的、主動的、積極的融入世界經濟。同時,中國的崛起會引起國際之間的不平衡,我們要自主式的發展,自我約束式的發展,自我調整的發展,主動合作的發展。

  討論“十一五”規劃的國內背景,我們可以從發展背景、體制背景和決策背景這三個方面來看。首先是發展背景:中國的人均GDP已經進入到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人類發展指標已經進入世界上中等水平;中國的工業化在加速,城鎮化在加速,科技、教育、文化進入空前的黃金髮展時期。其次是體制背景:我們正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也處在改革利益調整和風險時期;中國市場化在加速,競爭成為重要機制;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前政府改革成為重心。再次是決策背景,中國決策的方式和內容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從政府決策為主轉變到廠商決策或市場決策為主;從集中決策轉變到分散決策;從個人決策轉變到集體決策;從固定決策轉變到靈活決策;從封閉決策轉變到開放決策。

  國內背景中存在不少有利條件:我們已經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成為發展最重要的外部動力;改革成為發展的主要內部動力;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是中國獨有的、也是最重要的優勢;中國有豐富的勞動力,迅速增長的人力資本是我們發展的重要基礎;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創造了吸引私人投資和FDI的良好環境。

  對於國內存在的不利條件,溫家寶總理在一個講話中曾經指出過,包括:三大差距即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加,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矛盾加劇,經濟增長方式落後,經濟整體素質不高和競爭力不強等。

  從國內外的不確定因素來看,我們在“九五”、“十五”時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我認為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在日益開放的條件下,在中國大規模的融入世界經濟的條件下,危機是常態的。

  我國的發展可以説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並且機遇大於挑戰。有利的條件越來越多,發展的機會越來越多,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大,與此同時,限制因素、限制條件越來越明顯,越來越突出。因此要不斷地提高全黨、全國、全民的學習能力,提高應對挑戰的能力,從而來增強我們戰勝各類危機的自信心。可以説,“十一五”期間乃至到2020年,既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社會矛盾凸現期。所以對中國的判斷就是充分促進各種和諧因素,努力化解各種非和諧因素。

  三重點

  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提出了七項主要任務,在這裡我想主要談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

  提出這個任務的重要背景就是我們的國情背景,我把它概括為“一國兩制”,即城市和農村兩種制度安排。這個制度安排導致了我們各類社會矛盾的凸顯。

  為什麼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從發展階段來看,我們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也就是中央所提出來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階段;從發展戰略來看,我們要從原來的分割發展、對峙發展、二元發展變成了協調發展、統籌發展和一元比較。從發展重點來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性在於:如何釋放4億多農村勞動力的生産力,擴大近8億農村人口的消費需求,是中國最大的難題,也是中國最大的發展任務,解放農村生産力將是最大的生産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用現代要素或者是現代化因素,不斷改造傳統農業、農村,使其變成現代農業、現代農村,這將是中國傳統農業經濟、農村社會的千年大劇變。建設新農村,改變8億多農村人口,是人類從來未有的革命,也是中國的創新之路。

  新農村“新”在何處?中央五中全會提出了24字方針:生産發展、生活富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民主管理。

  建立新農村,我認為要有新的發展思路,就是用“三公”體系解決“三農”問題。第一,就是要建立和完善農村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從“少取多予”到“多予少取”;第二,要建立基本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第三,要建立農村公共投資體系,大力發展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同時,要鼓勵農村的制度創新和組織創新。

  建立新農村的本質就是要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逐步從“一國兩制”到“一國一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儘快從“一省兩制”到“一省一制”,從“一市兩制”到“一市一制”。從而保證農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務,享有基本社會權利,擴大發展機會,提高發展能力,分享發展成果。

  中央提出建設新農村,我相信很快我們就可以發現中國出現一個新農村運動了。但是在實踐中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我認為,建立新農村要強調:尊重農民意願、滿足農民需求、發揮農民作用、農民得到實惠、代表農民利益。並且我們要意識到建立新農村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因此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同時提倡多元化,鼓勵農民創新、基層創新、地方創新。

   四體會

  在前面我提到過,《建議》表明中國更加富有自信心地去創新自己的發展模式,那麼如何創新發展模式?我想公報已經明確提出來,第一,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人為本;第二,轉變發展觀念。我的理解就是從過去GDP挂帥的舊發展觀轉向以人為本,以中國十幾億人口為本、共同富裕的新發展觀。同時我認為,創新發展模式,既要學習借鑒他國、他地的模式,又不要照搬他國、他地的模式,因此每一個地區都要研究具體的區情、市情來做,要創新自己的模式,開拓自己的方法,既要發揮比較優勢,又要創造競爭優勢,既要擴大發展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減少發展成本。此外,各地要和自己發展的起點比,和自己的發展歷史記錄比,不要和別人比,否則的話我們中西部的地區到了沿海地區是越看越喪氣,而和自己比,就會越來越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對於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十一五”規劃,我有幾個體會。第一個體會就是“實踐出真知”,也就是在過去五年,我們共産黨先提出來全面建設小康這樣一個宏大目標,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又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的社會理念,這就是我們的真知,這就是全黨、全國、全民最大的學習收穫,我把它稱之為“無形財富”,也是“精神財富”,也就是從物質變精神。

  第二個體會,就是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十一五”規劃,就是把過去我們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物質變成了精神,一旦制定了“十一五”規劃,給我們提供了藍圖,我們就有可能將這個精神再變成物質。

  第三個體會,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報預示著13億人為主體的中國,不是1990年的11億中國人,也不是1978年9.6億的中國人,而是現在的13億人口開始進入全面建設、全面改革、全面創新、全面開放的階段,這意味著中國進入全面發展,全面崛起的新時代,這就是我最重要的結論,也是最重要的體會。

責編:劉立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