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陳水扁開始"拼經濟" 臺報:別跟拼選舉一起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5日 15:40 來源:

  中國台灣網11月15日消息 距離年底台灣地區“三合一”選舉日益臨近,面對執政黨因弊案衝擊,選情低迷,陳水扁又喊出了召開第二次“經發會”的口號。台灣《工商時報》就此發表社論《別把拼經濟和拼選舉搞在一起》指出,陳水扁當局每遇重大選舉時,都喊出了“拼經濟”的口號,但其效果卻是每況愈下,讓人強烈質疑政府“拼經濟”的誠意與做法。

  “拼經濟”計劃多如牛毛 “大選”年總遇“拼經濟熱”

  文章列舉,陳水扁上任以來,為“拼經濟”所推動的計劃、方案或召開的會議一項緊接著一項,如“綠色硅島發展藍圖”、“知識經濟方案”、“八一○○台灣激活計劃”、新十大建設計劃、公共就業服務方案、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等,涵蓋的措施可謂多如牛毛,難以細數,“疊起來恐怕有好幾層樓高”。如果這些計劃、方案或會議所制定的政策目標都能達成,今天的台灣經濟絕對是“虎虎生風”,哪還需要召開“經發會”?

  文章直言,坦白來講,扁政府最大的問題就是將“拼經濟”和“拼選舉”搞在一起。比如,2001年,陳水扁上臺後的第一年,台灣經濟跌落到谷底,但又適逢台灣“立委”改選,於是陳水扁在就職週年時宣示召開層級更高、規模更大的“經發會”,此前,當局已于年初召開了經濟會議,並達成了數百項振興經濟的具體建議。文章指出,陳水扁的如意算盤打得還是成功的,因為借由8月底的第二次“經發會”,國民黨不知不覺陷入了民進黨的佈局中,朝野雙方達成的一系列共識實際上是為執政當局的兩岸經貿政策方向“背書”。該舉成功轉移了社會對政府施政不力的憂慮與批判,再加上民進黨有力的政治操作,最終使民進黨在年底的“立委”選舉中扭轉局勢,一躍成為第一大黨。

  然而,此後的“行政”部門對“經發會”共識的執行多是表面工夫,時隔一年所作的“經發會”年度檢討報告也備受各界批評,陳水扁於是不假辭色檢討“行政”部門,並召開了所謂大溪會議,但效果有限。隨著“總統”選舉日期日益臨近,陳水扁又出了一招“拼經濟”王牌,再次把國民黨拉下“混水”,成立所謂“總統經濟顧問小組”,由前國民黨籍“行政院長”蕭萬長擔任組長,“很明顯是希望由擅長經濟施政的國民黨重量級人士為民進黨施政背書”。

  不過,凡事總是要適可而止。社論指出,此等一而再、再而三為選舉刻意操作的“拼經濟”作為,能夠激起的漣漪越來越有限。比如如今縣市長選舉臨近,陳水扁再次宣稱召開“二次經發會”,各界反應甚為冷淡,就連輿論也認為沒有必要,“顯見大家逐漸厭惡以選舉為指向的“拼選舉”作為。

  “拼經濟”離不開穩定政治環境 

  對於“拼經濟”的做法,社論認為,經濟固然要拼,但“拼經濟”需要營造穩定的政治環境,但是民進黨“拼政治”的意志與努力遠遠超過“拼經濟”。

  臺當局幾年執政下來,一方面為了短線政治利益,不斷挑動朝野對立情緒和族群意識,以致造成了台灣的分裂和朝野長期的對峙;另一方面,民進黨意識形態作祟,操弄“公投”、“制憲”、“正名”等敏感政治議題,讓兩岸關係陷入了空前低潮。

  文章認為,政治大環境日益惡化,再多“拼經濟”努力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尤其是兩岸經貿互動,更需要雙方的配合,但民進黨一味操弄意識形態、挑起兩岸敏感政治議題,如何獲得大陸的合作、讓兩岸經貿各項共識得到落實?特別是民進黨頑固的“台獨”政策,讓大陸轉而與國民黨和親民黨尋求合作,不與扁當局互動,這樣下去明顯不利於島內政治穩定和兩岸和諧,也當然不利於台灣經濟的發展了。

  文章最後呼籲扁當局,“拼經濟”必須付出更多真心與誠意,也應盡可能與選舉脫鉤;只要扁政府能夠深刻體認問題所在,並改變施政作風,就能有效扭轉未來台灣經濟的走勢,用不著再開那麼多會議,擬定那麼計劃和方案了!(徐麗麟)

責編:張麗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