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01日 13:49 來源:
| |
5月12日,在鄭州娘娘寨遺址發掘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從一個西周晚期的窯坑內清理出一批陶片。 |
新華網河南、山東頻道消息: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標誌性項目--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工程和中線穿越黃河工程相繼開工,標誌著南水北調工程進入全線建設階段。2010年滾滾長江之水將進入北京。
從工程的效用來講,早一天通水,華北地區超采地下水的窘境就能早一天結束;北方眾多的鋼鐵廠、紡織廠、煤廠等將擺脫"限水減産"的局面。
然而,南水北調的東、中兩線將穿越夏商文化、荊楚文化、燕趙文化、齊魯文化等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文化區域,此間專家厲聲疾呼:救救祖先的遺跡!救救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産!
“中華文物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和中線工程將穿越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江蘇、山東7省市。這些區域自古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文化遺存極為豐富。根據正在送審的南水北調工程文物保護專題報告,已涉及文物點700多處。
考古專家們一邊興奮地預測,調水工程將揭開無數稀世國寶的神秘面紗;一邊卻在發愁,能否最大限度地搶救國寶並使它們得到妥善安置?
今年9月中旬,一個由全國政協委員、文物專家、水利專家等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赴南水北調工程沿線的山東、江蘇、湖北、河南等省,考察配合工程建設的文物保護情況,而考察結果卻使專家們憂心忡忡。
"早已提交的文物保護方案遲遲批不下來,經費總也不到位,保護工程難以實施。""文物部門提出的發掘與保護面積被工程部門大大壓縮。""通水時間已定,應在工程前期完成的考古發掘工作實在拖不起了。"聯合調查組在各地聽到的聲音十分相似。
記者跟隨考察團在各地了解到,由於資金不到位已使不少文物面臨被破壞的危險:東線工程將拓展部分京杭大運河河道,而盡顯運河風情的船閘、碼頭、古橋是否能留下仍在商討中;丹江口水庫淹沒區曾經因出土眾多青銅重器而震驚世界、並獲得年度十大考古發現的徐家嶺楚國墓地,竟沒有列入任何工作量;各地不斷出土文物由於暫無倉庫儲存而面臨自然和人為的破壞……
親眼目睹了各地文物保護的窘迫狀況,考察組成員、著名考古專家畢克官憂心地説:"中華民族的文物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按照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任何一個建設項目開工之前,都要進行文物調查與勘探,並根據勘探結果進行考古發掘,發掘結束後根據遺址的價值來決定是否進行施工建設,這是一個基本程序。
國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長柴曉明表示,為了爭取時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東線工程,都是在文物保護可行性研究沒有批復的情況下開工的,為了儘量減少與工程之間的相互影響,各地的文物部門早就開始墊資或借資搞發掘,雖然已經取得了不少重大發現,但總的來説由於文物保護工作計劃不明,很多珍貴文物去留兩難。
文物保護 文物部門"説了不算"?
| |
南水北調淹沒區考古新發現。這是墓葬中發掘出土的陶器 |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家瑤直言不諱地指出:"與三峽工程相比,南水北調工程中的文物保護工作嚴重滯後,因為在工程規劃階段和項目建議書階段,沒有充分考慮文物保護問題。"
據了解,早在兩年多前,各地文物部門就懷著極大的熱情開始進行南水北調沿線文物考古調查工作,並經過國家文物局復查、調水部門組織的專家復核確認,初步制訂出了保護規劃。但保護規劃的最終出臺,並不是文物部門説了算,因為 "南水北調文物保護專題報告"的匯總單位是長江水利委員會和淮河水利委員會。工程的設計部門匯總的文物保護專題報告,從有利於調水工程的角度採取了壓減文物保護工程量的做法,大幅度壓減文物搶救發掘面積。
在山東,文物部門最初核算的保護經費有1億多,而正在送審的"文物保護專題報告"中把這個預算削減了60%。山東省水利廳表示,可以讓工程線路繞開重要文物,故而壓縮投資。而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佟佩華卻表示:"在文明的腹心地帶,不可能繞過遺址,工程繞道之後仍要進行文物勘測,探出遺址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而這樣反復的結果只能是耽誤時間和浪費經費。"
在湖北,2004年11月省文物考古所向長江水利委員會提交的"丹江口水庫淹沒區"文物調查報告中劃定了241處文物點,而2005年4月,在武漢召開的《南水北調中線文物保護匯總報告》專家審查會上,這個數字被核減為192處。文物部門最初提出的56萬平方米發掘面積,減少到現在的34萬平方米。當文物專家謝辰生老人質問"為什麼發掘面積被減掉了22萬平方米,文物部門就答應了呢?"該省文物局一位負責人無奈地説:"處於為國家節省經費的考慮。"
據了解,根據正在送審的《南水北調文物保護專題報告》,目前中線工程確定的幹渠涉及文物點搶救發掘面積僅為幹渠壓佔文物點面積的6%。對此,考察組的成員們極為擔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家瑤説,94%的面積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到時候挖土機一推,文物露出來,萬一發生哄搶事件,誰負得起這個責任?
另外,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在支付文物保護資金方面也存在分歧。南水北調工程採取三方投資的方式,即國家投資30%、地方投資25%、貸款45%,文物保護經費列入工程總成本。
調查組在某省聽取意見時,一位省發改委官員表示,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後,將由企業法人對其進行市場化經營,同時負責償還貸款。
"讓文物保護經費增加公司還貸的壓力,這實在説不過去。"他表示:"文物保護是公益事業,希望國家撥專項解決。"這位官員的話代表了不少省份在支付文物保護經費方面的心態。
“文物保護的意義比工程本身還大”"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丹江口地區是楚漢文化、荊楚文化地區,進入河南是夏商文化地區,再進入河北就到了燕趙文化地區,最後途經週口店遺址進入北京市區;東線工程則涉及大運河文化和齊魯文化。"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眼中,兩條用來調水的人工渠更像是兩條文化遺産的走廊。
在這條走廊中,還點綴著燕趙長城、北朝墓葬、武當山遇真宮等耀眼的文化風景。
工程開工兩年以來,驚人的考古發現層出不窮。河南鶴壁劉莊先商墓地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先商文化墓地,現已清理出268座墓葬;山東壽光發現的商周時期鹽業遺址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大的鹽業遺址;丹江口水庫淹沒區的楚國墓葬在歷時了近30年的考古發掘後仍在不時出土象徵王權的車馬、玉器和升鼎……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提出,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當中,要注意提高其文化品位,應按照世界文化遺産的標準來建設,大運河應儘快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他説,我國古代許多偉大的水利工程不僅今天仍然發揮著作用,而且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當地的文化景觀和城市的驕傲,如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廣西靈渠水利工程、安徽漁梁壩水利工程等。這方面國外也有經驗,法國南部的南運河只有300多年曆史,僅300多公里長,但是因其注意了文物本體和其周圍環境的保護,現在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産。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水利工程史上的一次壯舉,無論是工程規模還是設計與施工的水平,在世界水利工程建設方面都將留下寶貴的財富,因此,南水北調工程本身今後也應成為世界文化遺産,"單局長説,"從長遠看,文物發掘和保護的意義比工程本身還大,文化遺存保存得越多,將來越引以自豪,到那時,它的價值將取決於我們今天保留了多少祖先遺跡。"
"我認為從今天起就應該有這樣的遠見,也應該有這樣的標準和追求。在充分保證輸水等功能的前提下,在設計和施工等各個環節,盡可能保留它涉及的文化遺存,並提高工程本身的文化含量,提升整體的文化價值,這樣,南水北調工程才能取得經濟、文化、環境等多方面的效益,在更多的方面造福於人民,"他説。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文化線路"之一,具有極高歷史、科學和審美價值的大運河正在著手申遺。
對此,單霽翔局長表示,應採取措施加強對大運河兩岸遺跡的保護,儘快將其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産。"我們古代人民建造的萬里長城和大運河,被並列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兩項工程,目前,萬里長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但相比之下,對大運河遺址的保護則重視不夠。" 單霽翔説。
責編: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