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8日 10:36 來源:
中國青年報消息:拿到“農村群眾特困生活救助證”和600元家庭特困補助時,甘肅省榆中縣高家崖村殘疾農民高濟崖滿懷感慨。他和全縣5800多名特困群眾一樣,意識到“農民如今也能像城市人一樣有了最低生活保障”。
10月25日上午,高濟崖對前來檢查特困補助發送情況的榆中縣民政局副局長漆寶良説:“感謝政府沒有忘記我們這些人啊!”
漆寶良也是百感交集: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作出很大貢獻、付出很多代價的“這些人”,其實有過一段被“邊緣化”甚至被遺忘的歷史。如今以文件形式明確規定農村特困補助發放的標準和對象,在榆中縣歷史上是第一次,此舉在該縣所在的蘭州市也是首次。漆寶良説,市財政和榆中縣財政各拿出35萬元,開展這項工作。“財政撥款從今年開始固定下來,以後經濟發展了,補助金額的比例還會有大的調整和提高。”
榆中縣今年還進行了鄉村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金崖鎮是試點地區。鎮長蔣睿智説,根據改革方案,農村赤腳醫生經過招聘納入鎮衛生院管理體系,分配到每個村的衛生所,藥品管理和藥品定價由鎮裏統一規範。“這樣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民看不起病、看病找不到人的問題。”
為了支持這場改革,金崖鎮從有限的財政中擠出了一部分錢。“我們是吃飯財政,2004年財政收入僅600多萬元,辦公經費不到兩萬元。但為了農民的利益,我們願意調整財政支出比例。”蔣睿智説。
2003年9月,寧夏回族自治區在平羅縣等5個縣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近90萬農民參加,共籌集基金3082萬餘元,42萬農民直接受益。最近,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決定將試點縣由5個增加到11個,覆蓋對象由90萬人增加到240萬人,自治區財政與試點縣財政參合農民的補助在目前人均10元的基礎上再增加10元。到2008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將基本覆蓋全區農村。“農村實行合作醫療的過程中,政府的開支和投入還應該進一步調高比例。”著名農業問題專家溫鐵軍説,最近有關部門將在這個方面有實質性的突破。“我國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貧富差距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與就業問題、資源約束問題、環境壓力問題、創新能力問題一道,成為影響國家長遠發展的五大突出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副部長林家彬的話,道出了地方政府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和比例、增加社保資金的大背景。
根據林家彬的研究,自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實行聯産承包責任制的體制改革效應釋放完之後,城鄉差距就停止縮小而轉向擴大。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1985年的1.7倍擴大到2003年的3.2倍。若將農民的實物收入、生産性投入和市民的隱性福利收入等考慮在內,城鄉收入差距達到驚人的6倍。目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人均收入水平已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在西北乾旱地區、西南山區,還有許多人沒有擺脫貧困。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人均GDP最高與最低之間的差距在12倍以上。
最近,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談“十一五”規劃時,也強調了縮小國民差距的緊迫性。“我國城鄉、區域發展的不平衡,首先表現在生活在農村和城市的居民、居住在不同區域的人口享有的公共服務有較大差別;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也主要在於公共服務分配不公,導致了人們參與發展的起點不公、就業機會不公。健全並公平地分配公共服務,是‘十一五’時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
正因為如此,十六屆五中全會突出強調“社會公平”、“公共服務”───“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加大調節收入分配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大國家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這意味著中央財政將在國家分配中注意平衡,讓更多人共同享有發展機會,共同分享發展成果。”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王東京評論説。
而遠在湖南省雙峰縣的縣委書記李大劍,也強烈意識到中央“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的要求與縣裏工作的密切聯絡。“我們將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困難群體的投入,儘快解決農民的就醫、就學和行路難問題,這些是拉近城鄉居民差距最迫切的事。”(記者 李健)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