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4日 17:08 來源:
人民網消息:
[主持人]:各位網友、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為紀念《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四週年暨第三個“公民道德宣傳日”,2005年9月7日,我們以“講文明禮儀、促人際和諧”為主題,在人民網舉辦了首場座談會,揭開了今年公民道德建設網上談系列活動的序幕。
今天,我們再次相聚人民網強國論壇多媒體演播室,以“樹立節約意識、倡導節約文明”為主題,舉辦今年公民道德建設網上談的第四場活動。本次活動是由中宣部宣教局聯合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國家環保總局污控司共同主辦,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精神文明網、光明網、央視國際網、中青網和新浪網、搜狐網、中華網共同承辦。
今天的座談會將圍繞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著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對公民道德建設提出新要求,倡導在全社會樹立節約意識、建設節約文化、培育節約光榮的社會風尚,引導每個公民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座談會將就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黨和政府為建設節約型社會採取的重要舉措,社會生活領域存在的有關不良現象,以及如何引導人們樹立節約意識、厲行節約行為等問題,進行深入地探討交流。
現在我為各位網友介紹一下參加今天座談會的嘉賓: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長董俊山,國家發改委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司副司長何炳光,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副司長鞠建華,國家環保總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長李新民,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部副主任王偉,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投入産出學會名譽理事長陳錫康,光明日報科技部副主任金振蓉等。歡迎各位!
今天的座談將採用主題發言和在線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網友的參與積極性,由人民網強國論壇進行圖片、文字、音頻和視頻的直播,新華網、中國精神文明網、光明網、央視國際網、中青網、新浪網、搜狐網、中華網等網站聯合轉播。
中宣部宣教局是這次活動的發起和主辦單位。所以今天首先有請中宣部宣教局董俊山副局長談談舉辦這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14:34]
[董俊山]:主持人好,網上朋友大家好!這次聯合中央有關部門共同舉辦“樹立節約意識、倡導節約文明”的網上座談會,主要是為了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和繼承中華民族崇尚節儉、厲行節約的傳統美德,強化生態倫理觀念,追求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努力推動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社會風尚。我們知道,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黨中央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徵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它既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一個環境保護、資源開發、能源利用問題,也是一個創新發展觀念、樹立資源意識、倡導環境倫理、建設生態文明的價值問題、道德問題。
也就是説,我們不僅要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納入物質技術範疇,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範疇,而且要納入先進文化建設的範疇,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範疇,把我們的發展、把我們的現代化建設提到理性不理性、科學不科學、文明不文明、道德不道德這樣一個價值取向、價值判斷的高度,來認識、來對待、來實踐。
大家知道,早在1972年,聯合國就首次召開了旨在保護人類生態環境的世界大會,並在大會上通過了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的宣言,這個宣言深刻指出,為了在自然界裏取得自由,人類必須利用知識,在與自然合作的基礎下,建設一個良好的環境,強調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已經成為人類的一個緊迫的目標,號召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關懷地球這個小小的行星,保護和改善這一代和將來世世代代的環境,這是人類莊嚴的責任。
如今,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綠化環境、美化環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生態倫理這樣一系列新的概念、新的領域,已經成為現代人倫理道德的重要內容。所以,我們舉辦這次座談會,也是為了順應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潮流。
我們知道,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是過多地依靠擴大投資規模和增加物質投入,這種粗放型的增長方式與能源、資源、環境、生態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越來越突出,已經不能再繼續下去了。這是黨中央提出的“十一五”規劃的《建議》裏強調指出來的,溫家寶總理在説明“十一五”規劃的時候,還強調指出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資源、能源、環境、生態領域的約束會越來越大,人民群眾對生産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那麼,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節約能源,保持生態平衡是一個難度很大的,而又必須切實解決的重大課程。建設節約型社會必須採取多種措施,運用綜合手段,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成功。在這方面,我們現在已經提出了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科學技術、加強科學管理,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切實保護自然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
同時,我想就是要大力普及生態倫理知識,增強環境保護的觀念,樹立資源有限的意識,養成節約能源習慣,搭建一個節約型社會建設的思想平臺、道德平臺和心理平臺,促進人們環境素質、生態環境倫理、生態文明素質的提高,為節約型社會的建設提供道德支撐。我想這就是我們這次座談會的主要目的。 [14:47]
[主持人]:謝謝董局長。國家發改委是負責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政策規劃的職能部門。接下來我們有請國家發改委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司何炳光副司長發言,我想請您談談五中全會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意義何在,以及你們在這方面的工作情況。 [14:51]
[何炳光]:謝謝主持人,各位網友下午好!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面對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所提出的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這次五中全會建議當中,我覺得有幾個亮點是非常值得提起的,特別是在節約型社會方面,我覺得在四個方面非常突出,而且是非常顯著的:
第一,把節約資源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把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控制人口作為三大基本國策。
第二,提出來必須堅持節約優先的方針。
第三,特別請各位網友注意一下,在這次五中全會的建議當中,有兩個量化指標,一個是人均GDP到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第二個就是萬元單位GDP能耗,2020年要比2005年降低20%左右,這兩個量化指標是一個非常強烈的導向信號。第三個在建議當中有十個部門裏有一大部分叫做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四個方面可以領悟到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作出的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也是引導全社會走資源節約型、新型工業化的一個強烈的導向信號。加快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應該説它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就我的理解它不是權宜之計,不僅是從長遠的考慮,也是從現實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它的重大意義,我概括為六個方面:
第一,加快節約型社會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特別是由我國的資源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大家都清楚,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先天脆弱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就資源及其資源的利用狀況,我有五句話來概括我們國家的資源狀況,第一句話,就資源總量來講,我們國家是一個資源大國,很多資源總量名列世界前列,比如説淡水資源,我們國家的淡水資源2.8萬億立方米左右,名列世界第六。第二句話,就資源的人均佔有量來講,我們國家是一個資源的小國,還拿淡水資源,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排在世界的後面,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之一。第三句話,就資源的利用水平來講,我們國家是一個資源利用的弱國,也就是説我們的資源利用水平很低,效率相當低,就拿2003年、2004年我們國家GDP佔世界的4%左右,但是我們所消耗的水泥佔世界的將近45%,鋼鐵達到28%,煤炭也是相當大的比重,還有每利用單位的資源所産出的GDP效率確實比較低,還拿淡水來説,我們用1立方米水産出的GDP大概兩美元,不到三個美元,跟世界平均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第四句話,在我們污染狀況來講,也是非常嚴峻的,也是非常嚴重的污染狀況,其中一個重大原因跟第三句話有關,就是資源利用效率比較低,水平比較差,我們講節約資源就是保護環境,這一點也是我們必須注意的。第五句話,與我們國家資源稟賦來看,我們國家呈現非常明顯的資源實質型的流動狀況。從煤炭資源、石油資源,煤炭是北多南少,西多東少,天然氣、石油基本也是這種狀況,正因為這種資源的稟賦,才導致我們國家很明顯的實質型流動,才有南水北調、西電東送、北油南輸等等,這五句話高度概括我們國家的資源狀況,我們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其他道路走不通。這是我概括的第一個重大意義。
第二個重大意義,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是實現的宏偉目標的重要保障,我們在研究“十一五”和2020年目標時,認為制約我們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是資源,二是體制,三是技術,四是人才,其中可以講資源的制約是硬性的,這是未來發展面臨的最嚴重的挑戰。資源的短缺在不少的地區,已經成為超過了資本短缺和人才短缺成為第一緊缺的一個資源。所以,無論從國內的需求來看還是從國外資源,以及從國內供給能力來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資源供給存在相當大的困難。所以,很多場合中央領導都提出來不走節約型這條路,是走不通的,也過不去的。我想這是非常緊迫的。
第三個重大意義,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是減輕環境壓力的有效途徑。節約資源就是保護環境,這方面是非常簡單的道理。這裡實際上有了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很多南方地區,説有這麼多水,還提倡我搞節約型社會,實際上搞節約不僅僅是有沒有資源,還要跟你的環境狀況是密切相關的,很多地方只要把資源利用率提高,它的污染會大大減少。
第四個重大意義,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是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措施。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我們應該看到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形象的重要基礎,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日益凸顯的國際新的貿易壁壘叫“綠色壁壘”,我們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這方面是非常銳利的鼓勵。
第五個方面,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應有之意,可持續發展它是全球性的。剛才董局長提到,1972年第一次的人類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實際上從那個時候開始,可持續發展的這種思想的萌芽逐步地展開,到了1992年,聯合國的“黃花”會議召開,正式標誌著全球的可持續發展開始實施,我們講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不僅僅是中國的事情,它應該也要求世界其他國家也要走這條路。比如説曾經有這麼一個觀點,如果説我們中國發展到美國這樣的發達水平,我們也達到美國這樣人均資源消耗量,地球的末日可能就要到了。舉一個例子,美國現在人均消耗石油3.17噸,我們是0.2噸,如果13億的中國人還是像美國這樣消耗資源,現在全球的石油也不夠我們消耗。所以,應該説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應有之意,必須對全球各個國家都應該提出這樣的要求。我們想我們走這條路是有非常重大的全球意義的。
第六個意義,建設節約型社會,是重塑節約文化的迫切需要,今天的主題是“樹立節約意識、倡導節約文明”,應該説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現在浪費現象比比皆是,而且呈現常態化和普遍化,社會對浪費資源的默認,實際上就是對浪費的縱容。所以要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在全社會大張旗鼓深入持久地節約型社會,有利於“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特別應該指出的是,我們國家曾經出現了兩度的浪費,一是剛解放時,另一方面表現是現代化的奢侈浪費,與形象工程有關,是暴露心態在作怪,特別應該引起注意。
所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簡單説有以上六個方面。應該説,建設節約型社會,今年開始特別是下半年開始,我們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就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在這方面工作進展向各位做了一個簡要的彙報:
第一,國務院在6月下旬和7月初分別發出兩個文件,國發200521號文件和22號文件,就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分別作出部署,現在全國各部門、各地方正在貫徹這兩個文件,在進行卓有成效的工作。
第二,落實責任,明確分工。根據國發21號文件的精神,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對今明兩年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點工作分工作出安排。發展改革委員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協調機制方案並經國務院批復。國管局、中直管理局發出《關於切實加強當前中央和國家機關資源節約工作的通知》,發展改革委還專門召開了全體機關動員大會,對政府機關&&建設節約型機關作出安排。中央軍委批轉了總後勤部《關於大力加強軍隊資源節約工作的意見》,舉辦了全軍營區節能培訓。
第三,貫徹國務院領導關於大張旗鼓、深入持久地開展資源節約活動,這方面的力度有所加大,發改委會同中宣部聯合發出了《2005年資源節約系列宣傳方案通知》,圍繞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為體,在企業、機關、學校、社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第二個活動是7月份開始,國家發改委同中央文明辦、中央電視臺共同組織了“全民節約、共同行動”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包括8月14日在人民大會堂的一台現場直播節目、經濟頻道七套專題節目、同時在這個活動中全面徵集公民節約行為準則、資源節約公益廣告創意及百姓資源節約DV作品等等,8月14日,人民大會堂的現場直播曾培炎副總理親臨直播現場併發表了重要講話。三是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在7-8月份推出了“節約中國”的專題,連續在新聞聯播進行系列報道。四是與人民日報社(人民網)組織開展了“建設節約型社會徵文,現在在進行當中。各地區、有關部門都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形成了強大的宣傳聲勢,社會反響強烈,公眾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不少老百姓給國務院領導寫來很多好的建議,對中央作出的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大決策後,各地群眾反映熱烈、紛紛來信發表看法、建言獻策,有的説節儉文明又要回來了,所以説這項工作還是有良好的開端。溫家寶總理批示:節約工作要常抓不懈。
第四,加快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一是落實《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提出的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我們正在抓緊編制實施方案,年內要正式發佈。二是發改委會同海洋局、財政部制定併發布了《海水利用專項規劃》,正在組織實施。三是發改委會同水利部等部門啟動了《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四是發改委研究提出了《“十一五”建設節約型社會總體思路彙報提綱》並報國務院。
第五,積極研究制定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法規和政策,建立長效機制。一是組織《節約能源法修訂的前期研究工作》,提出修訂思路和框架研究初步報告。二是起草並經國務院批准發佈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築的通知》,開展相關宣傳,會同有關部門召開了落實國辦發33號文件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三是落實《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發改委、質檢總局從3月1日起啟動實施冰箱、空調能效標識管理,組織了相關宣傳和培訓,應該説這個是和每個老百姓相關的,這是強制性的規定,我們現在正在根據規章做相應的突擊檢查,這個活動是以廣告形式向社會發佈了已備案的能效等級為一、二級的空調和一級的冰箱的産品型號及企業名稱。四是提出《節約石油管理辦法》,已完成部門意見徵求。五是發改委、財政部研究提出《節能節水環保産品目錄》、《資源綜合利用産品目錄》及所得稅優惠政策方案,正在組織論證。六是財政部、發改委發佈了《節能産品政府採購實施意見》第二批節能産品清單七是建設部發佈《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從7月1日起實施,八是根據國務院領導批示,會同有關部門提出了《關於取消對小排量汽車限制的規定的通知》上報國務院。
簡單地説,我們在這幾個方面工作開始啟動,應該説工作量也很大,以後的路還很長。 [14:59]
[主持人]:謝謝何司長,我們網友對這項工作實際上也非常關注,很多網友在網上留言表示支持在網上召開這樣一個座談會,比如網友在這裡留言説,祝賀這次座談會的召開,希望座談會取得圓滿成功。説起建設節約型社會,都會想到一個國土資源部,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均資源佔有量少是一個基本國情。一提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許多人都覺得和國土資源部直接相關下面有請國土資源部規劃司鞠建華副司長發言。 [15:00]
[鞠建華]:各位網友好,談到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我想首先要認識我國的資源狀況。剛才發改委的同志已經就我們國家的資源狀況做了很多介紹,我就不多做陳述了。我在這裡舉幾個數字,第一,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耕地及大多數礦産資源人均擁有量不及世界人均擁有量的1/2,所以從資源狀況來説,我們的壓力是非常大的。目前我們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大家也知道我們為這种經濟發展付出了相當高的資源和環境的代價。比如説十年來,我國耕地面積減少了1億多畝,雖然主要是生態退耕、災害損毀、農業結構調整導致的,但非農建設的佔用,造成了耕地永久性的流失。在我們去年進行清理整頓前,各地盲目設立的各類開發區規劃面積,超過全國城鎮建成面積,形勢還是非常嚴峻的。
從另一方面來説,礦産資源,我國GDP2003年是世界的4%,但消耗的原煤、鐵礦石、鋼材、水泥分別佔世界的31%、30%、27%和40%。因此可以説不搞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就沒有更好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出路。所以,我們感到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關鍵是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怎麼樣利用好我們國土資源,抓住這個關鍵,才能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比如説保護耕地,其本質上就是保證或者叫保障農業生態系統循環發展,提倡礦産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就是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更有效的資源應用。以資源政策調解國有自然資源的投放,是國家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各地加強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在整頓土地市場的基礎上,我們落實宏觀調控政策,遏制了部分行業過渡投資,減少了對土地不合理佔用,既從源頭上防止盲目徵佔土地和侵害農民利益,又保證了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促進了産業集聚、用地集約、佈局集中。各地大力推進礦産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持續整頓礦産開發秩序,不斷制止一些地方亂採濫採濫挖現象。針對我國共伴生礦多、中小型礦多、採選複雜的特點,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礦産綜合勘探、綜合評價、綜合開採、綜合利用的法規。組織開展了煤、金屬、非金屬等礦産綜合利用研究,産生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今後,我們將繼續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並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第一,著眼于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國土資源,重點推進。在土地資源領域,堅持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力度;堅持“管住總量、嚴控增量、盤活存量、集約高效”的原則,落實國家對土地供應的指令性計劃,從嚴從緊,有保有壓,加強建設用地供應管理。嚴格執行土地使用標準,嚴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費資源的建設項目用地。做好城鎮存量用地調查,及時總結各地新經驗,不斷完善政策,推進城鄉建設用地整理,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在礦産資源領域,要大力推行礦産資源綜合評價、綜合勘察、綜合開發和綜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依法依規,治散治亂,整頓和規範礦産資源開發秩序。
第二,從區域、行業到企業,層層推進。對於資源相對集中的地區,努力構建發展循環經濟的資源産業和經濟區域,加快資源型産業結構調整。有計劃地開採伴生資源並以深加工形式創造效益。加強礦産資源開採管理,不斷提高礦産開採的回採率。促使礦産勘察開發企業最大限度查明共伴生資源,積極推進共伴生礦産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嚴格制定礦山關閉措施與限採計劃。推進礦山廢渣、廢水、廢氣的綜合利用,加強廢棄礦區土地復墾和生態環境建設。
第三,全面落實各項措施,配套推進。以資源規劃為手段,以嚴格管理為核心,以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委目的。一要充分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不斷調整和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合理利用礦産資源,認真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便和礦産資源規劃修編。二要落實最嚴格的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土地、礦産有關法律法規。三要推進土地、礦業權市場建設。以市場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全面推進資源有償使用,促進珍惜和節約資源。進一步完善資源稅費制度,完善推進節約集約使用資源的利益調解機制。四要大力推進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成果,不斷開發地質勘察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礦産採選冶的現代公益。按照資源節約型社會要求,制定和實施新的土地使用標準,完善土地使用準入制度,建立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和考核標準。五要加強社會宣傳。倡導在生産、流通和消費的各個領域,大力接地、節能、節礦、節材,節約各種自然資源。 [15:07]
[主持人]:謝謝鞠司長。環保問題與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密切相關,也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下面有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長發言。 [15:15]
[李新民]: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剛才董局長把這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進行了比較深刻的闡述,我們兩位司長對資源問題、對於浪費問題也有很精闢的論述。我想浪費問題跟污染問題是直接相關的,環境問題和資源的合理使用和它的浪費更是有直接的關係。
應該説近二十年來,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由於生産方式的直流型、粗放型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特別是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了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目前,環境問題主要呈現出這樣一個特點,一個是呈現出它的結構性、複合型和壓縮性的特點,也就是説在工業化國家,近一百多年來産生的和解決的問題在我們國家二十多年來改革開放當中都統統涌現了。應該説我們國家環境問題比較嚴峻,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們環境保護是在起步,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開展。我國各級政府對於環境保護是高度重視,通過積極的調整産業結構和佈局,不斷提高污染控制的水平來加大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由於這樣一個舉措,避免了污染物排放總量與經濟發展的同步增長,大家知道我們國家二十多年來是保持平均9.4%以上的速度在高速發展,從1999年到2004年的五年間,以全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為例,達到二級標準的城市比例從33.1%提高到2004年的38.6%,這裡面體現了環境保護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工作。
空氣質量劣于三級比例從14.5%下降到20.3%,總體上説,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有所減輕,但是我們説城市空氣污染的現狀還是很嚴峻的,有一個現象來説明這個問題,去年我們全國可監測的340個城市當中,138個城市達到二級空氣質量的標準要求,這一數據比上一年減少了七個城市,這也是一種信號。我們去年達到二級空氣質量標準的城市是達到了38.6%,2003年是41.2%,這也是一個信號。同時也看到,我們劣于三級城市的比例也有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説城市空氣質量惡化的趨勢,特別是在一些污染嚴重的城市得到有效的遏制。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中國的城市和區域空氣質量與人民群眾的要求、與國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我們總結一下表現在這麼四個方面:
一是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2005年中國的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按預計將達到2500萬噸左右,2004年是2225萬噸,由此使得中國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不能夠從根本上得到緩解。目前,全國的酸雨面積佔國土面積30%左右,局部地區酸雨污染還相當嚴重,帶來的經濟損失和個人健康損失巨大。
二是城市空氣污染依然維持在較高的水平,而部分城市空氣污染仍然嚴重。國家環保總局在2005年、2004年都分別公佈過全國空氣污染最重的十個城市。
三是空氣污染構成日趨複雜,目前我國城市空氣污染包括煙塵、酸雨、光化學煙霧、可吸入顆粒物等等,這一些污染物質經過物理的、化學、生物的作用和反應,形成複合型污染,造成空氣能見度低,大氣氧化性增強,並且以城市為中心,形成了區域性的特徵。比如説環京津塘地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表現的尤為突出,就是説空氣污染的形勢已經不是一個城市來描述的,是一個區域的環境污染來描述的。據有關研究報告顯示,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中有機物多達110種,其中30多種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大,大型城市空氣污染明顯重於中小城市,由於人口規模在100萬到200萬特大型城市空氣污染最重,污染特徵均以複合型污染為主。
四是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日趨加重,由於城市污染的轉型,使得城市污染的危害性更加突出,細小顆粒物不僅影響能見度,更主要的是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特別是機動車尾氣的排放,小于2.5的微粒粉塵對人的呼吸系統都有相當大的危害。而且這些細小的顆粒物在大氣中的壽命能夠長達幾天到幾週,運動範圍有幾百乃至幾千公里,所以説它的危害程度相當大。有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我國的空氣質量都能夠達到國家二級質量標準,每年就可以避免17萬例左右的死亡案例。應該説未來十五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4.6億,經濟總量將翻兩番,按照現在的資源消耗和控制水平,污染負荷將增加4到5倍,所以這裡凸顯的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大意義。
因此,這個階段將是中國環境發展與矛盾最為突出的時期。中國承受不了這樣嚴重的污染負荷,對此如果不採取堅決的措施來解決環境問題,那麼將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和我們國家進入世界民族之強這樣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帶來不可想象的影響。基於這樣一種局面,國家環保總局正在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著手採取積極措施,來控制空氣污染,解決城市和區域的環境問題。當然,這裡還包括解決飲用水源的問題,主要大江大河的問題,固體污染的問題、放射性的污染問題等等。
我們準備在“十一五”期間採取一些措施主要包括:一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加大清潔生産的工作力度,推進生産結構和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以最小的環境代價來贏得經濟上的收益,我們的目標是社會、經濟、環境多贏方針。二要繼續加大建設生態省、環境模範城市、生態示範區、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環境友好企業的系列創建工作,把這項工作作為落實國家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具體的實踐來貫徹落實。三要組織制定和實施我國第“十一五”的酸雨和二氧化硫的防治規劃。目前,中國的火電行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已經超過全國排放總量的一半,這個比例今後還將持續上升。因此,在規劃中要更加突出地區控制與國家控制相結合的一種新的理念,重點強化火電廠二氧化硫排放的控制率。火電廠的排放屬於高峰排放,是區域型酸雨及硫酸鹽主要的污染物。因此,加強對高價源的控制將有利於區域空氣質量的改善,減輕酸雨的污染。
二是繼續加大對機動車污染的監管力度,不斷嚴格新機動車的排放要求,逐步加嚴對於新機動車的排放標準,強化在用車的環境保護年檢,同時要加大老舊車不符合排放標準車輛的淘汰力度,要提高油品的質量,降低車用燃油的油的含量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含量,以減少日益嚴重的機動車污染。
還有就是要提高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要求,環保總局將定期公佈空氣質量不達標的城市名單,對連續幾年空氣質量不達標的城市將建立投資風險的預警機制,並且嚴重控制這些城市新增大氣污染的工業建設項目的開發建設。再有,就是積極支持開展區域性的空氣污染科學研究工作,目前中國在區域空氣污染的形成機理和控制措施的研究方面,與國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環保總局將積極支持有關研究機構和地方政府開展此方面的研究。
應該説,環境保護的工作還是任重而道遠,我們在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重大戰略決策下,將進一步做好國家環境保護的各項工作,來滿足人民群眾對物質生活對人民的生活質量提高的需求。 [15:19]
[主持人]:謝謝李司長,剛才有網友在網上提出關於節約的好的建議,他們提出厲行節約,可以在住房、水電、煤氣方面提出超出數額倍增收費制,這樣一定能夠遏制浪費。實際上在我國提倡節約和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講勤儉和節約,現在有請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部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偉教授發言,請您談談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新形勢下,樹立節約意識、倡導節約文明有什麼新的特殊意義。 [15:20]
[王偉]:下面談一下什麼是“特殊”,在剛剛閉幕的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它對我們今後要進行的這樣一種節約意識和節約文明的建設,指明了一個基本的方向。如果説它的特殊意義,特殊就特殊在是在一種新的形勢下提出來的。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可以這樣講,怎麼樣來評價、來論證,現在我們提倡節約它的意義都不過分,十年前我寫了一本書,其實就是想解決一個環境問題,解決一個節約問題,那個時候的認識遠遠達不到現在這樣一種程度,而現在提出這個問題,它是同我們國家的發展、同我們民族的生存興旺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正是在這樣一個意義上,錦濤總書記在五中全會的講話中明確提到要把節約能源資源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我們在把節約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的這樣一種重大的時代背景下,來重新提出節約文明、節約意識,那顯然遠遠超過了以往的節約。
就像主持人剛才談到的,中華民族有悠久的節約美德,在解放前三四十年經常説的一句話,就叫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是一種節約的意識,也是一種美德,但是它在我們的經濟並不發展、資源緊缺,甚至在許多溫飽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情況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迫不得已,而我們現在重新大張旗鼓地提出樹立節約意識,不是簡單地回到過去的那樣一種時代。我們是在要全面建設小康這樣一種大的背景下來提倡節約文明,而且是在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決不是讓大家再回到吃不飽飯的那種狀況,而是在發展,在生活富裕,實現全面小康,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用科學發展觀來樹立新的科學意識。我想這是我們今天這樣一個論壇應該明確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中央在五中全會講的很明確,一方面把節約資源、節約能源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同時也提到我們是堅持開發、節約並重,在這種情況下,建設一個資源節約型的社會,這樣一個文明的社會同我們經濟有大的發展,同我們和諧社會的建立那都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這樣概括一下剛才主持人提的這個問題,如果説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新形勢下,“樹立節約意識、倡導節約文明”新的特殊意義,就是説它是對中華文明的一種新的創新,一種新的發展,而且也必將保證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同時也會使全體中國人民都在節約中享受到生活質量逐漸提高。我就説這麼多。 [15:24]
[主持人]:謝謝王教授。在今天的嘉賓當中不但有倫理學界的專家,還有研究自然科學的專家。在網上有網友楊家老三説,要節約應該讓技術來達到效果,用最小的資源創造出最多的財富。下面就請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投入産出學會名譽理事長陳錫康發言。 [15:29]
[陳錫康]:主持人、各位網友,中國科學院科學家國情分析研究小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對中國的科學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出版了專門的書,在這些報告中,提出了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經濟要協調發展,有關的這些建議受到中央的有關部門、有關領導的重視,特別是在1996年,中國科學院研究小組發表了《開源與節約》的這本書,是由石玉林院士主編的。在這本書裏,向中央提出來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的國民經濟體系的建議。什麼是資源節約型的國民經濟體系呢?我們正在這本書裏提出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資源節約型的生態體系,包括節電、節水為重點的農業生態體系,以原材料為中心的工業生産體系等等。
第二方面,資源節約型的生活消費跟服務體系,這裡我們提出來的資源節約型的消費體系,平衡地消費,還是主張節約資源,適度地消費。比方説在吃的方面,我們就反對大吃大喝,比如在飯店裏面吃飯,吃不完打包帶回去,在公共飲食業中提倡“打包”,對大量剩餘飯菜等抽取較高的消費稅。我們在其他國家訪問過,我們發現絕大部分國家,在飯館吃飯以後,剩下來很多菜,飯後都要打包,在我們國內也有部分這樣做了,但是很多公款消費的就沒有打包。 [15:30]
[陳錫康]:另外,在住的方面,我們主張根據中國的國情提倡公寓式的住宅,限制獨家獨戶佔地很多的別墅式的住宅。在生活消費方面,我們提出來要實行資源節約型的社會消費體系。特別是在大城市,我們在國情研究報告中提出來在大城市應大力發展和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體系,在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交通體系主要小汽車、小轎車,根據中國的國情,人口多、土地面積相對比較少,資源相對緊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感到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交通體系,適當限制小轎車盲目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美國有2.9億人口,他們有2.3億輛左右,大概有1.7億輛小轎車,所消耗的汽油佔全世界汽油的1/3以上。中國的人口是13億,是美國的4倍以上,如果我們也走美國的道路,達到美國的水平,我們就需要7.6億輛汽車,全世界現有的汽油就不夠中國的一個國家消耗。所以,走美國發展交通的道路對我們來説是不合適的。 [15:32]
[陳錫康]:我們在這些研究報告中強調在大城市一定要貫徹發展完善的公共交通體系這麼一條方針和路線,但是我們感到很遺憾,現在城市裏面公共交通確實有了很好的發展,很多城市都發展了地鐵,但是有些城市這方面發展速度還是很慢。總體來説,小汽車發展很快。我們不反對小汽車的適度發展,但是我們感到發展公共交通體系的優點非常明顯。
第二是節約能源,根據我們的測算,據測算公共汽車和地鐵每個客運人公里的能源消耗只等於小轎車的1/10左右。第二,保護環境,根據國外一部分城市的統計,比如説墨西哥城的統計,城市空氣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的97%和66%是由車輛産生的,主要是由小汽車車輛産生的。第三,節約土地資源,我們都非常清楚,有了小轎車,我們就一定要有車位,一定要有停車場,這些都佔用了大量的土地。第四,防止交通堵塞,現在大部分人都有了小轎車,根據中國的土地面積,城市裏面的人口密度,交通堵塞是不可避免的。這次在人民網呼籲有關部門要學新加坡、香港這些城市發展的經驗,根據我們中國國情採取有效的措施,來發展完善的公共交通,適度地控制小轎車的盲目發展。
我們提出這些建議,主要是根據兩個方面:第一條是根據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定要節約資源,一定要環境經濟協調發展,要建立一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社會,環境不保護好的話,地球就很快充滿著污染。從可持續的發展來説,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應該走一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一個路線。
另一方面,我們根據中國的國情,我們感到對於中國更加需要走這條道路。為什麼呢?從一點就可以説的非常清楚,中國人均國土面積是7500平方米,國土面積按960萬平方公里算,人口按2000年底的人口來算,剛才算出來7500平方米,全世界的人均國土面積,2000年是22100平方米,我們是7500平方米,説明中國的人均國土面積是世界人均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們土地面積少了,我們自然資源是蘊含在土地裏面的,一部分土地,比如説平原,礦産資源比較少,它的耕地資源就比較多,比如山區、丘陵地帶,耕地資源比較少,但是它的礦産資源就比較多。不同的地區資源蘊含的量不同,但是從資源的總體來看,因為我們的人均國土面積只有世界的三分之一,所以我們的資源總量應該佔用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大量的數字都可以看出來,我們的人均水資源等於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人均的森林佔世界的15%左右,我們大部分礦産人均資源量都遠遠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特別是有一個數字很值得注意,我們中國煤礦資源儲量比較多,根據英國石油公司的世界能源統計資料報告,我們中國能源,原煤是1145億噸,這是已經探明的數量,而世界上是9845億噸,等於我們按照人均數量來看,中國的原煤是90噸,而世界人均是162噸,中國的煤礦資源人均儲量已經探明的數量也比世界平均水平低的多。中國的原油已經探明的數量是33億噸,而全世界是1430億噸,我們中國人均的儲量只有人均2.6噸,世界是26.3噸,我們原油儲量佔世界的11%。這些數字很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
我們回過來看看中國為什麼一定要發展,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體系,而不能按美國這路條去走,我們只有2.6噸原油,按照60%的開採量來説,我們人均也只有1.6噸原油,原油加工汽油的話,一般按照30%來計算的話,也就是480公斤左右,這480公斤,一年就用完了。我們發展小汽車,一加油的就是幾十斤油,所以我們感到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來的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這樣一個方針是非常正確的。總之,我們也希望這個方針得到切實的貫徹。謝謝! [15:39]
[主持人]:謝謝陳錫康理事長,“樹立節約意識、倡導節約文明”,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條件和社會氛圍,應該説離不開媒體和新聞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面有請光明日報科技部金振蓉副主任發言。 [15:43]
[金振蓉]:大家好,剛才各位專家和幾位司長對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意義以及採取的一些決策措施介紹的非常清楚了。作為媒體,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決策過程,但是我想媒體在這當中承擔的任務是非常獨特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從今天的座談會的主題“樹立節約意識、倡導節約文明”,我覺得每一句話裏都是和媒體密切聯絡的,意識的問題、倡導文明的問題,離不開宣傳。
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我們再次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我覺得這幾年通過宣傳,理念大家都認可,都是非常接受的。在日常的工作中,或者是在自己的決策過程中,是不是大家的認識都那麼一致了,我覺得這中間還有很多的誤區,就是説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包括剛才大家在發言中提到,比如在某些地方它的資源不是特別緊缺的時候,他會覺得我這個地方是不是跟別的地方緊迫性沒有那麼強。包括像剛才專家談到小到要不要打包的問題,這都是反映的一種文明觀念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這中間給媒體的工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間。我覺得在目前的情況下大家都在談不是多了,而是我們媒體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尋找一種更好的方式,尋找更好的公眾能夠接受,能夠和公眾更好溝通的方式來起到更好的宣傳效果,我覺得這是我們當前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一個很重的課題。
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媒體也都有很多的經驗,像人民網搞一些徵文,包括今天這個會議跟網民進行互動,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也在尋找和過去不同的更好的宣傳方式。從今年9月份開始,我們搞了節約箴言的活動,當時的初衷是平面媒體怎麼樣在新一輪的宣傳下更好地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然後更好地和讀者進行溝通。我們覺得徵集一種節約箴言的方式可能更好,我們和中宣部宣教局溝通以後,得到他們大力支持,我們兩家一塊兒做這個事兒。從9月初開始,到現在,我們一共進行了十多期,從一開始搞的時候,我們還有個別的編輯懷疑説會不會稿源成問題,後來我們搞下來的結果令我都沒有想到,效果非常好,基本上是每天大概有四五百條,因為我們光明日報是面向世界的,所以我們的來稿也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還有很多居然是外國來的,我們還要翻譯,讓我們非常感動,真的想不到。而且我們國內還有很多的大學者、大作家,就為我們寫幾十個字的箴言,我們到現在為止,已經出了將近16期了,效果非常好。我們感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宣傳,媒體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一定要尋找一種公眾容易接受的形式和方式,這樣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們這個活動在搞了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準備再搞出十條節約箴言的精品,然後我們準備向社會來發佈,爭取把百條精品推出來,這也是我們中宣部倡導節約文明的行動。
在一個適當的時機,我們想把我們的節約箴言裝訂成冊,産生更大的社會效果。通過這件事,我感覺到在“樹立節約意識、倡導節約文明”方面,我覺得媒體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這只是我們的開頭,我們覺得下一步還需要再通過五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在倡導節約文明方面,再做一些新的努力。 [15:45]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個部分,就是回答各位網友提出的問題。這次座談會受到各位網友的熱烈關注,自上周在網上發佈通告以來,網民通過留言、跟貼、發郵件等方式對座談會提出了許多建議,現在強國論壇在線人數已經超過68600多人,他們對各位嘉賓提出了一些問題,也談到了自己對節約型社會的一些看法和建議。現在,就請各位嘉賓對這些問題進行闡述和回答。
人民網網友紅色的故鄉在留言的時候説:建設節約型社會要從教育抓起,只有提高人的素質,具備了知識與科學,才能促進節約和高效齊飛,防止無知與浪費同流合污。請問董俊山副局長,您認為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進程中,教育具有怎樣的重要作用? [15:49]
[董俊山]:非常感謝這位熱情的網友提出的問題,我覺得剛才幾個部門有關負責同志,還有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科學院、光明日報的專家和專業人士對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中的相關問題做了很好的闡述。
概括起來講,建設節約型社會,我覺得必須在理論上、在認識上不斷地進行探索和深化,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我們所倡導的節約型社會,和我們現代化建設、和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什麼關係?因為我們一方面要大力發展經濟,要提高我們的現代化水平。另一方面,我們又要提出還要節約,這兩者之間是個什麼關係?當然,應該説這個問題我倒覺得我們可能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在節約型社會建設過程當中,我們實際上是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我們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存在著資源濫用,能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事實和行為。同時,我們也存在著在生態倫理、環境倫理這樣一些新的道德領域,不為人知,或者説還沒有引起我們相關的部門、相關的領導,以及廣大群眾的認識,沒有作為我們相關的部門和公務人員的應有職責,這樣就使得我們對於節約型社會建設的內涵、對於我們提倡的所謂節約意識、節約文明的內涵,可能在理解上就容易出現一些偏頗。
從我們中宣部宣教局的職能來説,從我們公民道德建設這個角度,我想談一點建設節約型的社會,我們還是要大力宣傳、普及生態倫理、環境倫理方面的知識,這方面思想,這方面的理論,讓人們能夠真正地去全面準確地理解我們現在所倡導的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理念。 [15:55]
[董俊山]:我想節約型社會,實際上也就是要提倡一種新的社會公德,用馬克思主義的話説,社會公德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循的那種簡單的道德和正義的準則,用列寧的話説,是我們社會生活當中最起碼的一種公共生活準則。也就是説,我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當中,在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在我們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都應該樹立一種節約的意識,養成一種節約的習慣。也就是説你不要去浪費,你不要去破壞,你不要去污染,你不要去濫用,我想把我們所倡導的這樣一種對於很多人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一個陌生的概念普及到廣大群眾當中去,作為一種基本的行為準則來進行倡導。生態倫理、環境倫理,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也是一個多層次、多結構的理論體系,但是它所解決的核心的問題,是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生存與環境的關係,發展與自然資源的關係,還有我們人類能力與能源的關係。現代文明,我的感覺它在發展過程當中實際上走了一個也是螺旋式的輪迴,過去人類文明的取向是要擺脫自然的束縛,人作為主體存在。現在是我們要回歸自然,我們要和自然和諧相處,不要破壞自然生態、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的平衡,要看到它的有限性,而不是無限的。所以我們今天用了節約的意識、節約的文明,應該説是很淺層次的,是從我們公民道德規範的角度提出來的,在這方面我倒覺得我們網友所説的確實有道理。既要求節約,又要高效地起飛,既要防止無知和浪費同流合污,又要讓我們在發展與進步當中,保證我們科學發展、節約發展,就是我們所講的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宣傳教育方面,剛才幾位司長和專家都講到了,我概括一下,我覺得在生態倫理、環境倫理這方面的教育,當前主要抓這麼幾個事情:
一要大力宣傳,闡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應該説是指導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總的戰略的指導思想,也是一個統領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的戰略決策。要深刻闡述資源、能源、環境、生態與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代化建設相互聯絡、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道理,引導人們把珍惜資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作為一種價值追求和發展的理念,並轉換為自覺的意識和自覺的行動。
二要大力普及、熱愛自然、珍惜資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科學技術知識和具體的技巧,使人們不僅樹立觀念意識,而且掌握相關的知識,相關的技能,培養相關的素質,真正學會怎麼樣才能做到節約的文明行為。
三要大力推廣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要通過國家的強制力和企業的約束力,加大對資源、能源開發利用的規範力度,加大對環境污染的懲治力度,也要加大對於人們日常生活節約行為的規範力度,形成一個法律監督、行政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和自我監督的完整體系。
因為現在節約型社會已經納入我們國家基本國策,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在各個部門的大力協同下,由我們社會各個方面的參與,一個嶄新的生態倫理、生態環境,這種節約的意識、節約的文明會在我們這個社會大大普及起來、倡導起來、行動起來。謝謝! [15:58]
[主持人]:剛才董局長主要是從道德和倫理的層次來談節約的問題。很多網友在網上也談到在經濟角度和消費模式方面關於對節約的看法,比如網友有點不知趣説:提倡節約和拉動內需是否在有些場合有矛盾,如何掌握節約的度?我認為提倡節約,我們都能理解這是對的,但是各行各業是否都應該制定一份節約的標準,這樣就更好,更有利於學習和執行。
另外,網友強國一派説:建設節約型社會從根本上就是要著力構建節約型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我想這個問題請國家發改委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司何炳光副司長來談一談,請問發改委準備通過哪些舉措來推進我國現有經濟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的轉變? [16:03]
[何炳光]:這位叫“強國一派”的網友提出的問題,建設節約型社會,衡量節約型社會是不是建立起來了?我個人的體會有三個指標,一個就是人人節約,第二就是環環節約,第三就是事事節約,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覺得這個社會節約型的特徵就比較明顯了。
建設節約型的社會,我們經過研究、論證,提出來應該在四個方面來努力地構建:第一,要著力構建節約型的增長方式。第二,構建節約型的産業結構。第三,構建節約型的城市化的模式。第四,著力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節約型的增長方式,要實現四個轉變,第一個,就是需求結構要要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增長向消費投資內需和外需共同拉動增長轉變。第二個轉變,要實現産業結構,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增長向工業、農業服務業共同帶動增長的轉變。第三個轉變,資源的投入要實現由主要由資金支撐增長向更多的依靠人力資本和技術支撐的轉變。第四個轉變,資源利用的方式要實現由單向式的過程向循環經濟的反饋式的過程來轉變,使經濟增長建立在經濟結構優化、科技含量增加、社會效益提高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新的經濟增長方式。 [16:05]
[何炳光]:第二個構建是要著力構建節約型的産業結構,産業結構這一塊,很多網友可能也比較熟悉,要在第一産業、第二産業、第三産業之間把發展服務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第三産業在國民經濟當中的比重。同時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特別是要加快發展並做大做強信息産業,加速信息化進程。第三加快淘汰落後工藝和裝備,提高産業的集中度和規模效益,大力發展集約化農業。第四,提高優質能量的比重,根據環境承載率確定不同區域的發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優化區域的産業佈局。
第三著力構建節約型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發展必須充分考慮資源條件和環境的承載能力,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淡水、能源等重要資源,要嚴格建設用地規劃管理,充分利用可使用空間,合理配置綠化用地,這裡實際上特別要強調的就是我們國家在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在城市化過程當中,如何真正體現節約優先,體現節約型的城市化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緊迫的。也就是説,要從城市的規劃到設計,到整個建設過程當中,要始終把節約優先的原則貫徹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領域,要不然的話,你的規劃做好了,設計也做好了,到後來要改造,可能花的錢更多,造成更大的浪費。
第四,著力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在城市中形成合理消費、適度消費的理念,用節約資源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逐步形成文明節約的行為方式。剛才主持人也轉達了網友提出來的我們提倡節約是不是跟拉動內需消費有矛盾,這個要用科學發展觀來統領我們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也就是説我們五中全會,總書記在全會提出來,我們的發展要步入科學的發展、節約的發展、清潔的發展的軌道。建設節約型社會,跟這個要求是一致的,我們要的發展是科學的發展,在發展過程當中,體現節約優先的原則,應該説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各個領域,在生産、消費、使用、流通各個環節都要大力提倡節約風尚,使節能、節水、節材、節糧,垃圾分類回收,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成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逐步形成與國情相適應的節約型的消費模式。
實際上這一塊應該説最根本的也就是最基礎的環節就在於每個人,我們每個消費者,我們每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個分子,我們是一個大的工廠裏面的齒輪的一個小齒,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節約型社會能不能建立,它的關鍵在於我們基礎是不是牢固,那就看看我們每個人的行動是不是從我做起,是不是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構建這四個節約型的增長模式,我覺得它的重點在這次國務院的文件裏提的非常清楚,叫做四個節約,一個綜合利用,加上發展循環經濟,就是要節約能源,第二節約用水,第三節約利用土地,第四節約原材料,第五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第六大力推進資源綜合利用。這是我們在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過程當中必須緊緊抓住的六個重點,而且我們在每個重點領域都有相應的重中之重的主要做得工作。由於時間關係,我就不詳細列了,從發展改革委的角度也要充分發揮各個地方各個部門的作用,我們正在按照工作計劃分年度、分領域地逐步有重點地推進。 [16:07]
[主持人]: 中青網的網友在網上留言説:他認為在土地利用過程當中經常會出現城市建設用地總量失控的現象,為了提高城市的形象,追求所謂的政績,大馬路大廣場還在建。
另外有一位網友橋一橋也提出:現在有的地方浪費土地資源的現象十分嚴重,如利用權力濫建辦公樓和別墅等,這是不可忽視的資源浪費,應堅決制止。人民網的網友説:中國的地産現在發展迅猛,聽説節能型建築還不到7%。現在請國土資源部副司長鞠建華先生來談談如何直至這種浪費土地的現象? [16:10]
[鞠建華]:感謝這位網友對國土資源部的關心,我想土地利用是大家都關心的,也涉及到我們每一個公民的生活,可能我們要總結一下怎麼樣來做好土地利用工作,要總結一下産生浪費土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首先我們肯定要想到這可能與我們這些年來和過去形成的一些不計成本的用地模式造成的土地閒置、粗放、低效利用的原因。
第二方面,我想可能主要還是我們市場配置土地資源的作用尚未完全發揮出來,反映在資源的稀缺的價格機制還不夠完善,導致一些開發商他們低價獲得土地來任意開發,造成一些土地的浪費。
第三,大量土地閒置。
第四,可能法規政策規定不利於土地節約利用,所以有些閒置地低消費利用幹活起來比較困難。
最後,各地對土地節約利用,我們做的宣傳可能不到位,可能在土地進行開發利用的時候,沒有一些好的路子、好的經驗來汲取,所以在開發利用過程當中造成很多浪費的現象。籠統來説,我們要提高土地節約程度,怎麼樣不浪費土地,怎麼樣更合理開發利用土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充分發揮我們政府宏觀調控作用,就是要制定好、規劃好,按照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來安排用地,通過規劃和計劃,控制建設用地的規模、佈局,所以我想這個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規劃和政府的宏觀調控的手段來提高土地的節約和提高土地的節約利用。 [16:11]
[鞠建華]:二,推進土地市場建設,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剛才説到的這種意識和低成本獲得土地的資源也是造成我們土地利用粗放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們想要推進這種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的機制的改革,必須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範圍。其實我們在前些年已經提到了,現在商業用地全部都是“招牌挂”,我們加快修訂用地目錄,把一些經營性的建設也要變為有償使用。工業用地也是招牌挂,我們想這方面也要積極推進,我們把一些標準的工業廠房用地、倉儲用地來納入招牌挂的範圍。
三,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重要內容。在這方面我們通過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和試點農村的節約集約用地。
四,重視發揮土地儲備機構的作用,引入市場機制,優先盤活存量土地,特別是空閒、低效率利用的土地。
第三方面,盤活存量土地,在這方面我們想還是要通過建立一些完善的約束機制,怎麼樣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增量、土地的成本,提高徵地拆遷補償費安置成本,設法降低使用存量土地的成本。利用城鎮存量土地進行建設,這個可以在城市方面提高我們土地集約利用。
第四方面,努力開展農村土地的整理,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主要是通過拆村並點,引導農村居民住宅向小城鎮集中,這樣有利於農村土地的集中,也有利於土地的節約利用。
第五方面,嚴格建設用地供應管理,防止産生新的浪費和粗放用地。在這方面,一是對國家産業政策明確禁止供應項目,對限制供應的要設置限定用地條件,對土地利用率低,盤活存量不力的地方,要控制用地規模。二是要加緊完善,嚴格執行節約用地的標準,在這方面還是有很多的工作可做。三是要強化土地供應利用的監督管理,所以我們想通過這幾個方面,把好建設用地的供應管理,來促進我們整個土地節約利用。
可能剛才講的這些都是比較抽象,一些管理的政策措施,具體點的,我想舉幾個例子,比如從城市用地來看,主要立足建設區的挖潛,使舊城更新,第二也使城市增容的擴容,三是節約土地,保護耕地,這些都有好的例子。從開發區的情況看,我想可以通過清理整頓,重點開發,佈局集中、用地集約,注意選擇商業投資和引資,改變這種粗放用地的方式,充分利用空閒用地,提高土地投資強度,提高容積率和建築面積。從工業企業用地來看,我們可以嘗試通過佈局劃分,包括怎麼樣優先使用、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鼓勵建設標準化廠房,盤活企業用地。從農村經營點用地來看,可以通過合理規劃,引導農民發展小城鎮,建設農民多層住宅,整理中心村,盤活多餘的土地。
從農地的整理來看,廢棄地的整治來看,我們國家現在有9億産田,如果通過土地整理的質量,也就是增加了我們的面積,增加我們的産量,也是集約用地的好的辦法,我們還有很多好的做法,各地也有一些好的經驗,我們在今後也要通過宣傳、推廣來促進土地利用,減少土地的浪費,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謝謝! [16:16]
[主持人]:網友風從北方來説:從現在起,每個月少開一天車,這是節約的好辦法。他還在這個帖子裏面提到了每個月少開一天車有七個好處,比如不發胖、不會被水憋死等等。這裡還可以補充一句,還可以降低污染,減少尾氣。現在提出大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最讓人痛恨的一詞就是“污染”。看到大量的工業污染排放、汽車尾氣,我感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真是任重道遠。請問,最近以來是否提高了各個行業的污染控制標準?加大了處罰力度? [16:18]
[李新民]:謝謝這位網友對環保的支持,尤其是剛才一位網友提到倡導無車日,我們作為環保局絕對支持你這樣的倡議,我們也在發出這樣的倡議。談到環境污染,正如剛才各位嘉賓談到的,資源的浪費、能源的低效實際上是污染的一個根本原因。怎麼來加大對污染的控制?剛才我在前面的發言當中也談到了一些建議和想法。
網友問最近是否提高了各個行業的污染控制標準?我可以簡單地回答一下,這個標準我理解是一個寬泛的,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排放標準、技術性的標準,這個標準包括環境保護的準入,包括排放的許可,包括總量的控制這些方面。可以説近年來,特別是這幾年環境保護工作的力度在不斷加大,對於各項環境保護的準入條件切實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可能感到門檻比較高了,比如説從今年的“環保風暴”,就是30個項目被叫停,46個項目被通報,這一系列的舉措就可以顯現出國家環保總局方面看到治理污染和控制污染的力度和決心。我們在實施嚴格的準入條件對環境污染的評價的制度,控制了很多對環境可能帶來危害、帶來污染的項目的建設,同時確實調整了一些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的轉變。我們看到報紙上公佈的30個叫停,實際上在全國範圍內,每年都有大批的不符合環境保護條件的建設項目被停止建設,或者要求它調整生産的規模,包括生産方式等等,這是一個方面。 [16:22]
[李新民]:再有近年來,國家環保總局跟六個部委聯合開展了關於懲治不法排污行為的專項行動,這個行動已經持續了幾年,今年正在進行當中。通過這樣一些行動,具體數我説不清楚了,已經關閉了可以説是數萬家或者説十數萬家的不法排污企業,比如一系列的嚴重污染的不負責任的企業,這些不負責任的企業已經在關停。在“十一五”期間,我們還進一步地從環境保護角度對發展來進行有區別的對待,比如説我們可以採取優先發展、限制發展和重點發展的策略,在不同的區域採取不同的限制的力度,比如説在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相對發達,環境容量也是相對緊張,經濟技術的水平都比較高,這實際上是環境優先和優化發展的問題。
在生態比較脆弱,環境容量也不足,經濟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較落後的區域規劃發展、限制發展、重點發展的問題,這已經在“十一五”要進一步採取一些管制性的措施。從各種排放標準來説,這幾年陸陸續續出臺了一些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今年國家環保總局計劃出臺100項排放標準,這些標準目前正在制定、報批、報審過程當中,相信這樣一批標準的出臺,對限制污染物的無序排放或者過量排放會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我們2003年頒布的新的火電廠的排放二氧化硫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比原來的標準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比如説排放標準從2100到1200,然後再到400,對不同時段建設的電廠提出不同的嚴格的要求,而且要求電廠的排放是由全廠來進行考慮,不是由某一個機組為基礎來進行考核。 [16:26]
[李新民]:還有汽車的排放標準。國家是從2001年開始實施歐洲系列的排放標準,2001年我們頒布了相當於歐洲一號的排放標準,在2005年7月1日,全國普遍實施了相當於歐洲二號國家第二階段的排放標準,同時也公佈了將於2007年7月1日,全國實施的相當於歐洲三號的排放標準,應該説我們的排放標準目前不高,但是按照國家的基礎情況和具體的實施情況來説,應該説我們這個標準還是有了跨越式的發展。比如説發達國家用15年的時間淘汰了含鉛汽油,我們國家僅僅用三年的時間就成功淘汰了含鉛汽油,實現了一個跨越式的發展。歐洲國家實施歐洲的排放標準,基本平均的年限是5年一個標號,我們國家從2001年到2007年這樣的時間內,將全面實施相當於歐洲三號的排放標準,這個標準應該説還是比較嚴的。
另外,對於造紙、鋼鐵、化工、制藥等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對比較嚴格的排放標準。同時,在加嚴排放標準的同時,我們還提出了進行排放污染物總量控制的構想,那麼,標準再嚴,也有相當的污染物質排入自然界。為了使環境質量得到明顯的改善,實施總量控制是不可忽略的,有些企業可能從濃度達標上可以做得到,但是從總量上就有相當大的困難,比如説剛才我們談到的二氧化硫的問題,按照我們國家現在的水平,有專家測算,達到清潔的、適宜人生活的條件,二氧化硫的排放總量是1400萬噸,我們目前排量是超過2200萬噸,怎樣對待這個嚴酷的事實,從環境的總量的角度還是超過了環境能量的需求,超越環境的成本能力。
我們“十一五”繼續加大對總量控制這項政策的推行,而且要逐步從目標總量擴展到目標總量與環境容量相結合的總量目標在進行控制。我們現在正在制定“十一五”規劃,要把這些都要化作具體的行動。在“十一五”期間,還有一項重大的舉措,就是要大力推進循環經濟這樣一种經濟的增長方式,也就是説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一種重大的轉變,應該説循環經濟跟環境保護密切相關,剛才大家談到了,很多環境問題實際上就是粗放型的生産,資源的浪費和能效的低下導致的,循環經濟實際上是延長了生産鏈,有一句話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叫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廢物,只有放錯了位置的資源”,我們説這是對經濟循環的一個最好的描述。我們在“十一五”期間,要進一步加大循環經濟的推進工作。
我看這位網友還有一個問題,目前我們國家循環經濟的一些基本情況。應該説我們環保部門多年以前就在身體力行,在推進循環經濟和強化清潔生産,這樣一個目標實際上就把上遊的廢物作為下游的原料來加以利用,這樣一些工作目前已經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績,而且有些地區已經有了很成功的實踐,比如説我們國家的貴陽市、銅陵市,不僅實現了企業間的減量化、再利用,而且實現了整個城市範圍內的不同行業的資源的再利用和減量化,像銅陵,它是一個資源型為主的城市,它又有礦山,又有化工,還有一些其他的製造業。原來的循環是在礦産行業內部來進行循環,現在它不僅是在礦産行業內部,礦産資源開發下來的一些廢棄的物質作為化工的源頭生産原料已經得到有效的利用。謝謝! [16:28]
[主持人]:因為時間的關係,可能我們要抓緊時間,最後回答三個網友的問題。網友鳳天龍説節約最應該是富人要節約,應該限制特權消費,限制富豪的超級消費。
網友姍姍也提到了富人的消費,還非常形象的這樣形容:一頓飯一頭牛,一個屁股一幢樓。請問教授,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廣泛存在的不正常的心理如何才能矯正? [16:33]
[王偉]:要樹立這種節約意識,就要反對與它相對立的浪費意識,擺闊應該説是一種陋習,這個現象大家看的很多了,我就不多講了。我講一個我親身體會的一個例子。1995年,我應美國駐華大使邀請到美國進行訪問,因為是美國政府的客人,跟他一些高層人士、知名人士就有相當多的交往。一次一個相當有地位,也有聲望,也擁有很多財富的人邀請我吃飯,吃飯的人三個,我一個,他一個,還有美國國務院給我配的專職陪同人員。吃飯的菜,按中國人的菜量來講,是相當小氣,不多,人很少,還是沒吃完。這位美國人跟我講,對不起,今天要多了,然後打包。他怕我誤解,怕我覺得是不是佔了公家的便宜,特別補了一句,他説今天的飯費是我付的。 [16:34]
[王偉]:我覺得這是一個文明提高的現象,在一個國際交流的場合,他能夠有這個舉動,我這個中國人看了他這個舉動,不但不覺得他這個人小氣,丟面子,而恰恰覺得他的文明素質很高。這實際上就有一個與社會發展要適應,那種舊的想靠鋪張浪費講排場來顯示自己身份,是一個很陳舊的,是一個並不文明的,而恰恰是很丟面子的這樣一種陋習。所以,我們應該樹立與時俱進的節約意識。
至於談到節約文明,文明包括意識,包括相應的節約政策,也包括相應的體制、機制。所以要想克服這些,當然對那些大手大腳的富人應該加以教育,提高他們的意識。但是也必須強調節約是全民的行動。
我再舉一個例子,不光要有節約的政策,還需要通過機制使它變成節約文明。今年夏天,從中央和國務院就提倡空調的溫度提高一、兩度,要在25、26度左右,各地都在響應,而且制定了強制性的措施。在今年夏天,我到了五個省去進行調研,有30多天的時間在各地的賓館去住,都在推行這樣一個政策。但是有一點沒有解決,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的各種賓館,大的、豪華的、普通賓館,給顧客提供的睡的都是被褥,而且是一個並不薄的被褥,這就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要想把溫度提高到26度,可是要讓客人蓋一個相當厚的被褥,這就是説有了這種節約的意識,甚至制定了政策,要想把它變成一種實施的措施,還需要有相應的機制。其實許多很小的事情,我們不注意。
比如説我就勸大家,是不是不要按關電梯的按紐,我在許多國家訪問的時候,我注意到他們走路匆匆,上班匆匆,但是進入電梯之後,並不急於按那個“關閉”的鍵,原因很簡單,你關閉了,可能有的人就趕不上了,也許你遲緩了兩三秒鐘,別的人就趕上了,就省一趟。而且按這個鍵,我跟有關技術人員請教過,不但費電,而且頻繁按這個按紐,還會造成電機故障。按關閉按紐似乎很珍惜這一兩秒鐘,但實際上我認為這也是一種浪費。所以説,要想節約,可以做很多事。我就説這些。 [16:35]
[主持人]:網友ABC:建設節約型社會有兩大問題,一是浪費大,二是效率低。網友邊城飛人説如果資源的利用率達到百分之百,那可能是最節約的,但是節約百分之多少算是節約,究竟多大的投入産出比算是節約?這個問題有請中國科學院數學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投入産出學會名譽理事長陳錫康先生來回答。 [16:37]
[ 陳錫康]:從我們搞的投入産出來看,什麼是投入?從消耗來説,比如汽車消耗的鋼材,消耗的電力、消耗的媒等等;産出就是生産出來的産品,投入産出的比例,投入是能源,産出也是能源,在這兩個值相等的情況下,比方説我們能源效率,比如普通的發電,發電生産過程中,所産生的能源,可以利用發電過程中産生的熱。投入是什麼呢?就是能源的消耗,發電廠消耗的能源,消耗的煤等等,現在我們國家平均的水平是39%左右。發達國家,好的國家能達到50%左右,那是非常先進的。因為在加工過程中間有不可避免有一部分能源被消耗,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隨著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等,效率是在逐步提高的。如果投入是能源,産出不是能源,那麼你就不能簡單地用80%、90%等等這些指標來計算。比如説汽車消耗多少鋼材,我們投入産出是用兩個指標,一個是直接消耗,還有一個是完全消耗,那就是間接的消耗,比如説生産一輛汽車,我們直接消耗的能源是0.28噸,也就是280公斤,完全消耗是1.15噸,加工過程中消耗了一些能源,汽車生産消耗的是鋼材,在生産過程中鋼材也消耗了能源,汽車製造過程中消耗了塑料,塑料生活剛才中間也消耗了能源,把所有消耗加起來,大概有1.6噸。百分之百的好?還是多少指標好?比如汽車,中國的汽車生産過程中消耗1.6噸,美國只有0.9噸,所以美國的汽車儘管性能比中國好,但是在加工生産過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和間接消耗的能源都比中國少很多。
中國在2004年,根據我們的計算是6930億,就是説一億標準煤的能源生産了6930億,我們可以進行歷史比較,1978年的物價跟現在不一樣,按照2004年的價格,就是每噸標準煤是2238塊,現在是6930塊。這裡的指標很複雜,今天由於時間關係,我就簡單回答到這裡 [16:43]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提給光明日報科技部金振蓉副主任。光明網網友:當前不少浪費現象的原因之一是科技水平不高帶來的生産環節的浪費。您作為科技領域的資深記者,認為哪些行業是技術落後設備粗糙導致浪費的重災區?據您的了解,國家是否正在採取哪些措施來改變這種局面呢? [16:43]
[金振蓉]:我簡單介紹一下在今年年內,國家就要出臺國家的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為什麼要制定這個規劃?因為發展是硬道理,我們國家要維持一個健康、持續的發展,一定要保持一種速度,如果到2020年,我們要維持這麼一個發展速度,我們的資源瓶頸問題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不説我們資源根本無法維持,即便是我們能有這麼多資源,我們的運輸能力,其他綜合能力都跟不上,我們現在在日常中也經常聽到什麼資源枯竭型城市現在也慢慢多起來。
對於我們國家來講,資源是一個巨大的瓶頸,制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實際上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向,也就是感覺到我們國家資源瓶頸問題。如果説從我們日常採訪中看到的現象太多了,比如我們國家水資源這麼緊張,另外還有小煤窯的安全問題,還有對資源的破壞非常巨大,我們到小煤窯去看,它像狗熊掰棒子一樣,丟下了很多,看到的現象是非常觸目驚心的。對我們整個國家來説,水資源、煤炭資源、油氣資源都是非常嚴峻的形勢。作為科技工作者來説,要圍繞國家經濟建設工作,科技能做的事情,正如剛才陳錫康院長講到的開源與節流的關係,開源在科學研究上現在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比如現在搞一些新的能源,搞一些電氣、煤研究等等,這些開源的工作,國家在大量進行。
另外就是節流,節流方面,科技有很大的潛力,一個比較大的亮點,前五年,我們國家在經濟發展快的狀況下,整個國家的水資源並沒有跟著同步的上漲,這當中科技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要實現我們的增長目標,到2010年,國內生産總值要翻一番,所有的這些目標要實現,沒有科技的進步,沒有科技在其中發揮很大的作用,這一切目標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説科技的作用在建設節約型社會,創建文明社會的進程中,科技起著很大的作用。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就先説這麼多了。 [16:47]
[主持人]:感謝以上各位嘉賓的精彩回答,由於時間關係,今天座談會就要告一段落,還有很多網友提出的問題在這裡不能得到逐一的回答了,在此我們表示歉意。
正如我們網友所説的,建設節約型社會要從我做起。我期待通過這次座談會和長期不懈的宣傳教育,能夠使人人都能充分認識到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節約意識,養成節約習慣,堅持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我們希望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節約文化能夠在全社會逐步建立,節約文明能夠在社會大力倡導,“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風尚能夠在全社會逐步形成,從而有效地推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進程。再一次感謝嘉賓的光臨,感謝網友的支持,今天的座談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