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日關係:“經濟主義”時代勿輕言戰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7日 10:25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消息:自今年初開始,中日兩國政府和民眾圍繞中國在東海開發建設“春曉”油氣田的對立情緒明顯增強。有關中日可能因為東海油氣資源而發生衝突的新聞報道,使得國內一部分民眾主張向日本開戰、以武力解決中日領土爭端

  並借機向日本復仇的情緒陡然高漲。令人關注的是,在此過程中,一些學術界人士也積極參與進來,認定日本軍國主義正在“再次擴張崛起”,中日兩國之間的“歷史性衝突”必須要用戰爭方式(實際上是指“中國戰勝日本”的方式)來解決,並呼籲“戰爭勝負將決定歷史進程”!我認為,這些學者的觀點對於正確處理當今中日關係來講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在二戰結束以前,每一次改變國際關係的大國之間的戰爭,幾乎都與領土爭奪相關。足以影響國際關係格局的大國之間各種矛盾的最終解決,也主要是依靠戰爭的勝負來決定。但隨著技術革命的發展,在國家的軍事邊界、信息邊界和經濟邊界都被大大弱化的情況下,特別是當跨國公司使得土地某種程度上成為全球流動性生産要素的時候,當今世界已進入“經濟主義”時代。

  “經濟主義”時代的主要特徵是,世界各國日趨全方位的經濟交流、分工所形成的日益密切的相互依賴關係成為國際關係的主流,經濟關係成為國際關係的基礎,經濟利益成為大國之間利益紛爭的主導,而且隨著經濟交往的增多各種國際摩擦也將更加頻繁和廣泛地出現,但其最終解決手段或渠道是國際磋商、談判和協調,而不是訴諸戰爭這樣的暴力手段。

  具體到中日關係問題,日本人對自己的文化劣根性有一個很精闢的概括,就是“島國根性”:狹隘、對外部世界敏感和崇拜強者、鄙夷弱者或者説恃強淩弱。所以,當你是個弱者時,日本在你面前必定抱著島國的強者心態,而當你成為為其崇拜、模倣的強者時,它便會表現出島國的弱者姿態。因此,中國人對待日本以及中日關係的歷史或現實問題,沒有別的方法,就是徹底貫徹小平同志的理念:發展是硬道理。

  談及發展,必須清楚是怎樣的一種發展,是在什麼樣的環境或條件下的發展。如上所述,在當今以“經濟主義”時代的和平與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必須在戰略上謀求和平發展,其核心內容之一就是經濟發展。我們必須在這樣的戰略理念下認識和處理當今時代的中日關係。

  美日同盟的軍事目標無疑是針對中國的,因為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必將加速軍事力量的現代化,打破美國作為霸權國家所試圖維持的地區勢力均衡。但同時也應看到,在以“經濟主義”為特徵的現代國際關係中,大國之間的任何手段包括軍事手段都是一種博弈工具,是為談判桌上的相互妥協、讓步或鬥爭服務的。

  中日兩國間在東海海域劃分及油氣田開發等方面的爭端是十分複雜的,涉及到各種國際法與現實的矛盾和相互間國家戰略的博弈,但雙方的“底線”應當是大致相同的,這就是“擱置爭議,合作開發”。而目前雙方的所有舉措,包括軍事部署,不過是為了在實現這個“底線”的過程中佔據更為有利的談判位置。中國必須保持與經濟實力相應的國防力量,但這不僅僅是保衛國家安全的唯一手段,而且也是一種處理各種國際關係問題的博弈手段。

  要確定國家發展戰略,必須首先明確自己的國際地位。現階段,中國在經濟上是一個日益崛起的新興的貿易國家,在政治上,中國則首先是一個地區大國。脫離自身地位及其實力去思考或制定國家戰略,將是國家和民族的災難。90年代以來,中國在東亞地區經濟發展和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愈重要的作用,地區局勢總體上正在發生有利於中國的變化。該地區任何不利於和平的事態都將嚴重影響甚至阻礙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併為區域外勢力的干涉提供藉口。

  所以,將發展軍事力量等同於發動戰爭,或依靠軍事力量的強弱書寫歷史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中國必須通過和平的經濟發展,實現自己的強國夢想。只有這樣,才會不僅實現“民富國強”的目標,而且也將迫使日本形成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嚴重依賴。

  古希臘人的理性是他們為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的源泉。當時的著名史學家色諾芬曾多次被捲入戰爭,但他卻堅定地認定“以武力征服別人的人會以為人們會長期屈從於他們的威力,但真正長期的征服靠的是自願地服從比他們自己強的人。征服一個國家的惟一方式是寬大仁厚”。古希臘人的這一認識應該對我們處理當今中日關係有所啟示。(作者: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李曉)

責編:張麗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