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回眸“十五”發展 迎五中全會:清新政風促和諧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05日 17:49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消息:10月8日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將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並將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等。

  權威人士透露,在“十一五”規劃編制過程中,有好幾個“第一次”值得關注:第一次對研究課題公開招標;第一次開展規劃立法工作……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家重大決策機制正在發生重要變革,從個人決策向集體決策乃至廣泛的民主決策轉變,從封閉型決策向開放型決策的轉變,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體現,也是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力促進。

  黨內民主帶來政治新風

  在人們的矚目中,“十五”期間,中國政治生活中出現的諸多新變化,接連被中外媒體廣泛關注,並在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建設中留下一筆筆重彩。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朝著這一宏偉目標努力邁進: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的一項重要議程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這是黨的歷史上的第一次,標誌著在更廣泛、更深刻的意義上體現了我們黨不斷自我改革完善及制度創新的努力。

  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提出“發展黨內民主,是政治體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的重要論斷。

  向黨內黨外通報情況、修訂國務院工作規則、改進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新聞報道……近年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和創新。

  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進行的25次集體學習,都以新聞報道形式準確、及時地向全社會公佈了有關情況。如: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研究支持糧食主産區和種糧農民的政策,討論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若干重大問題,等等。這對黨和國家的政治生活已經並將繼續産生積極影響。

  各地在完善黨內民主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浙江省台州市全面試行黨代會常任制;廣東省委常委對清遠、茂名兩市市委書記和湛江市市長的任職人選,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成都市新都區直選木蘭鎮鎮黨委書記;江蘇省委全體委員投票表決地市級市委書記,並將票決程序向媒體公開……

  貼近百姓打造服務政府

  2005年10月1日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試開通。細心的網民發現,網站提供的“網上服務”欄目鏈結的48個政府部門的地址、電話、網址等都可以在這找到,公眾還可通過網絡辦理部分業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的開通,是中國決心建立透明、高效、服務政府的具體體現,其最大的意義在於有利於中央政府信息得以及時、準確和完整的公開。”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毛壽龍説。

  “十五”期間,突如其來的非典、禽流感、豬鏈球菌病……震撼了13億中國人,黨中央、國務院勇於面對挑戰,及時公佈疫情並採取一系列應急措施,展示了誠信、透明的服務形象,印證著他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莊嚴承諾。

  清新的政風吹向華夏大地:非典危機中啟動的官員問責制得到了更大範圍的實施;“審計風暴”揭開公共財務黑洞;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過程中首次舉行立法聽證會;國家保密局第一次召開新聞發佈會;信訪條例為暢通信訪渠道、維護信訪秩序提供法律保障;“不作為”“亂作為”“治貪”“治庸”等詞語,漸為群眾所熟悉……

  “拍腦袋上項目,關起門搞規劃”,決策的盲目性和不透明,已有無數慘痛教訓。“十五”期間,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建立健全了群眾參與、專家諮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機制,有關國計民生、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均由國務院常務會議集體討論決定,並事先進行充分論證評估,涉及相關部門的,要徵求相關部門的意見;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要傾聽百姓的心聲。

  從2003年3月18日新一屆政府組成到今年7月26日,國務院共召開了100次常務會議,研究、討論了涉及我國發展、改革、穩定和政府自身建設等方面309個重要議題,並對280多個議題所涉內容及時作了公開報道,讓人民群眾了解政府、監督政府。

  問計於民、開門立法、決策公示、政府聽證──大到國家重點工程,小到社區設施改建,百姓的意見和建議普遍得到重視,公民參政熱情高漲,政府與百姓的心貼得更近了。

  依法治國鍛造活力社會

  這是近年來我國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一個頗有意味的鏡頭:2004年4月1日上午,當強制搬遷的人員來到63歲的北京老人黃振?家時,老黃拿出一本憲法單行本説道:“第十三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産不受侵犯。”在此18天前,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

  依法治國的關鍵是依法行政。2004年7月1日,行政許可法正式實施。這部全文約1.1萬字的法律以“規範行政機關的審批行為”為主要目的。行政許可法從文本正式走進百姓生活,給政府管理理念帶來一場深刻的革命。

  國務院出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出10年內打造法治政府目標。

  “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是群眾對某些機關衙門作風的批評。而這種“難”的根源是來自於政府部門的審批制度和幹部的服務觀念。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為政府依法行政的一個突破口。目前國務院部門審批事項已減少約50%,累計分三批取消和調整審批項目1800多項。在國務院的帶動下,各地競相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司法機關更進一步關注“執法為民”,依法保護和尊重公民的合法權益。

  “超期羈押”這個字眼從來沒有像2003年那樣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線中。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宣佈清理超期羈押取得巨大成效時,“有罪依法判決,無罪堅決放人”這12個字,也越來越多地得到司法官員和老百姓的認同。

  執法為民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著政治文明的腳步:各級法院敞開立案之門,解決人民群眾告狀難問題;敞開庭審之門,依法實行公開開庭,允許旁聽;敞開裁判之門,向社會公佈裁判文書,允許公民查詢裁判結果;檢察機關選任人民監督員對辦案進行獨立評議,促進公正執法;全國公安局長“大接訪”活動,把依法保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做到實處……

  目標明確,步履穩健。政治文明的堅實步伐,依法治國的鏗鏘誓言,有理由讓人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責編:常穎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