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對醫改新方案的三點期盼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13日 14:20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備受矚目的醫改新方案目前已上報國務院,等待最後批准。權威人士指出,我國將堅持醫療服務以政府為主導的公益性質不變。下一步醫療體制改革必須實現市場配置與政府配置的結合,改變衛生資源地域、城鄉分佈不均的現狀;必須實現公益性醫院與盈利性醫院、醫與藥、管與辦的分離,公益性醫院一切運營成本將由政府支付,打破醫藥合謀,打破壟斷,引入市場機制;必須實現醫療、醫保、醫藥流通三項體制改革同步推進。(《東方早報》9月7日報道)

  不難看出,以政府養醫取代以藥養醫(實際上也就是病人養醫),醫藥分家,鼓勵社會資本興辦醫療機構,醫療衛生各個層面的改革整合聯動,將是醫改新方案的重點,這對公眾來説無疑是個好消息。不過,筆者對此仍有以下幾點期待:

  其一,期盼將藥品生産領域的改革納入醫療衛生改革的大視野中,與其他三項改革同步展開,以全面解決老百姓最關心的藥價虛高問題。之所以出現藥價虛高,除了醫院加價賺錢,藥品流通層次繁雜、國有醫藥流通企業壟斷經營之外,藥品生産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惡性競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國藥品生産行業“低、小、散、亂、多”的現象突出,多以生産仿製藥為主,自主開發新藥能力差,有的根本就不具備開發能力,大多在老産品改藥名、改包裝、改劑型、改分量上花樣翻新,在廣告大戰、回扣大戰中花大本錢,人為地抬高了藥品生産和流通成本。如果藥品生産行業不能實現理性發展、良性競爭,如果不能從源頭上理順藥價形成機制,即使實現了政府養醫、醫藥分家,虛高的藥價也不可能從根本上降下來。

  其二,期盼同步建立對醫療機構有效的監管機制和責罰手段,以完全消除公立醫院的逐利傾向。因為政府以足夠的財政投入來保證公立醫院的正常運轉和適度發展,並不再允許其銷售藥品,這只是消除了公立醫院逐利的內在動因,但市場利潤的外在誘因依然存在,若無必要的制度安排加以屏蔽,難保不出問題。比如藥品流通企業繼續以高回扣刺激公立醫院及其醫護人員,有可能驅使他們利用信息不對稱的有利條件,以推薦、介紹等名義“誤導”患者到其指定的藥店購藥,從而形成新的隱蔽的醫藥合謀。又如醫藥分家後,如果價格監控不力,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價格也可能打著體現醫療技術價值的旗號而亂漲、狂漲。以為只要政府給夠錢,不讓公立醫院賣藥,就能使其完全回歸公益性本來面目的想法是很天真的。

  其三,期盼建立剛性的經費保障、增長機制,有對醫護人員有效的激勵、約束、問責機制,以真正確保公眾在醫療費用支出大大減少的情況下,能享受到醫療硬體條件改善,醫療服務質量提高的實惠。如果是政府養醫,但投入不足,或沒有逐年適度增長,不能確保公立醫院的正常運轉和適度發展,不能確保醫護人員享受較高的經濟待遇,勢必使其醫療硬體和技術質量下降,陷入臟、亂、差,這在印度已有先例。如果公立醫院內部醫療資源閒置浪費嚴重、效率低下的問題不解決,財政養醫將不堪重負,導致公立醫院重走逐利老路。同時若不加大醫護人員的違規風險,將很難扭轉醫療服務質量堪憂,醫療事故頻發,醫德醫風敗壞,醫患關繫緊張的現狀,更無法促使醫護人員對病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真正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態度。此外,在公立醫院不用為經費操心,醫生收入不再與賣藥多少挂鉤的以後,如何避免公立醫院重蹈以前國有企業出現過的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困局也顯得尤為重要。

  讓公益性醫療機構能否回歸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人道主義本位,切實保障公眾的健康權、醫療權,這應當是醫改的終極目標,也是我們最大的期待。(王長鳴)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