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科技界煉油英雄侯祥麟:大智偉略繪宏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8日 07:22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時代先鋒:兩院院士侯祥麟

  人民日報消息:

  新中國石油科技事業的成長史,就是一部以侯祥麟為傑出代表的一代科技工作者自強不息的奮鬥史。

  “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裡必鬚根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懦都無濟於事!’”100多年前,馬克思發出了這個振聾發聵的經典判斷。一百多年後,新中國的煉油技術奠基人侯祥麟,為其作出了生動的注解。

  創新之志

  “五朵金花”迎風怒放,新“四朵金花”嬌嬈盛開

  2005年6月3日,“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院士座談會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希望大家自覺肩負起引領科技創新的重任……”耳畔迴響著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侯祥麟這位九旬老人的心裏,激起了陣陣漣漪……

  科學家的使命在於探索未知。從步入科學殿堂的那一天起,“創新”二字便牢牢地定格為侯祥麟的職業信條。“五朵金花”迎風怒放,就是侯祥麟豐厚創造力的表徵。

  “新技術,深加工”???為免受制於人,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的煉油政策導向,是要“吃光榨盡”;“三年過關,五年立足國內”???石油部提出的目標催人奮進。

  在此背景下,1962年秋,煉油工業的各路“英豪”齊聚北京香山,共商自主創新煉油新工藝、新技術之大計,最終確立了流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5大工藝技術為主攻方向,並借電影《五朵金花》中美麗的白族姑娘之稱,取名煉油工業的“五朵金花”。

  石化科學研究院義不容辭,擔綱“主攻”。時任副院長的侯祥麟壓力重重。

  “大到科研方向、方案制訂,小到試驗環節、材料準備,侯祥麟無不親自過問。”當年參與攻堅的中科院院士閔恩澤記憶猶新。

  “五朵金花”之一的催化重整工藝,在石化工業中舉足輕重。但由於需要金屬鉑作催化劑配料,讓科研人員犯了大難。

  要知道,鉑比金子還貴重,中國無鉑,全靠進口。有人認為這麼搞不合算,不符合國情。

  誰料,平素和氣的侯祥麟這一次竟力排眾議,堅持用鉑。事實證明,正是這一堅持,催化重整技術才喜獲突破。

  一朵,兩朵……“五朵金花”在短時間內一一綻放,開花結果。

  到1965年底,我國石油産品品種達494種,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等4大類産品産量達617萬噸,自給率100%,中國人用“洋油”的歷史從此一去不返。

  隨後,在侯祥麟的辛勤“澆灌”下,繼“五朵金花”之後,催化裂解、乙烯裂解爐等4項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技術又橫空出世,被譽為80年代新的“四朵金花”。

  除了“種花”,實現國産化也是侯祥麟幾十年如一日的不懈追求。

  侯祥麟始終強調,“中國有一定基礎,決不能滿足於那種你掏錢、人家給整套裝置的‘拿鑰匙’!”在他看來,科研創新和技術進步,是石化工業發展的首要。

  侯祥麟的“國産化戰役”打得如火如荼:“催化裂解”技術出爐,讓世界科技界和石化工業界為之一振;加氫裂化,這項被國外大公司長期壟斷的重要煉油技術,實現國內自主研發。

  戰略之魂

  提出“用好一億噸原油”,倡議“建設節約型社會”,促成一系列重大決策出臺

  功底深厚,高瞻遠矚,決斷果敢???侯祥麟,這位“科技帥才”在眾多科學家眼中,從來都是不折不扣的“戰略之魂”。新中國石油化工工業的發展、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重大決策,其間很多都能找到侯祥麟的影子。

  上個世紀70年代末,我國原油産量跨過了一億噸大關。然而,煉油、石油化工、塑料、合成纖維等關聯企業,分屬石油部、化工部、紡織部等多家管理。“這些企業都以石油為原料,不搞綜合利用,怎麼得了?”侯祥麟心急如焚:舊格局不打破,石油化工難謀大發展!

  受託于中國科協,侯祥麟以中國石油學會理事長名義,主持百餘人論證,寫出《關於合理利用一億噸原油的若干建議》,上報國務院,受到國務院領導的重視。

  此後,侯祥麟又與有關專家醞釀,將石油、化工、紡織三大領域合為一體。1981年,在他們的推動下,國務院批准將原來分屬各部、各地的8家企業聯合,組建上海高橋石化公司,首開資源整合風氣之先。兩年後,黨中央、國務院再出“重拳”,批准成立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由侯祥麟兼任總公司技術經濟顧問委員會首席顧問。

  “讓中國石油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石油。”這是侯祥麟多年的夙願。作為一個大國的戰略科學家,侯祥麟心繫祖國,目光卻放眼全球。

  1983年,兼任世界石油大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的侯祥麟,率團出席第十一屆世界石油大會。十年之後,在侯祥麟的竭力爭取下,中國申辦第十五屆世界石油大會喜獲成功。

  一個戰略科學家,必須具備前瞻能力。上個世紀70年代末,時值全球性能源危機,油價直線上漲,形勢尤為嚴峻。作為石油部副部長,侯祥麟審時度勢,組織各路專家研究制定出《挖潛增效節能十項措施》,推至全國,我國煉油工業技術水準因此躍升了一大步。

  然而,經濟發展越快,能源承受壓力就越重。節能問題,漸漸浮出水面。

  2005年2月27日,春寒料峭。30多位工程院院士圍繞建設節約型社會熱烈討論。其動因,正源自侯祥麟向中國工程院提交的《節約型社會初步探討》建議書。4天后,侯祥麟和3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撰文在媒體上大聲疾呼:建設節約型社會,刻不容緩!

  如今,看到這一問題舉國重視,全民動員,侯祥麟倍感欣慰。

  作為戰略科學家,侯祥麟的視野決不只盯著自己的本行,他更喜歡謀“大事”。中國工程院的誕生,便有其一功。

  早在1955年,侯祥麟便被選為第一批中科院技術科學部委員(即院士)。然而,與基礎科學相比,當時很多人對技術科學知之甚少。侯祥麟深感我國對技術科學重視不夠。於是,他聯合張光鬥、王大珩、師昌緒、張維、羅沛霖5位科學家共同向中央倡議:建立一個以工程技術專家為主的國家級學術機構。

  多次呼籲,各方努力。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侯祥麟也榮選首批院士和院士主席團成員。

  求實之風

  敢於直言,不違心、不迎合、只唯實

  侯祥麟天生一個“認死理”。有人説,這也許是他成功的一大秘訣。

  “文革”之初,任石科院副院長的侯祥麟對一位技術人員的論文十分推崇???“規範、嚴謹”,公開表揚,同時他批評有的人寫文章“穿鞋戴帽”:“我們是科技工作者,科學研究應該嚴謹務實,不要搞這些虛頭。”“八小時內出不了科學家,要全身心投入科研中去,時刻琢磨。”……作為一個當年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的老黨員,侯祥麟始終認為,對黨、對祖國的熱愛,無需大吹大擂,而要深藏於心。

  不久,侯祥麟就被扣上一頂“只專不紅”的大帽子,但他無怨無悔。

  到了“文革”中期,侯祥麟仍不“吸取教訓”。

  石油部一些受到極左思潮影響的技術幹部,提出了煉油工業搞“十大會戰”的目標,明顯違背科學常識。然而,迫於形勢,很多人不敢明言反對。上級指示,“十大會戰”之爭由他解決。

  侯祥麟和各會戰點負責人及一些技術人員開會商討。“你們別怕,要撤也跟你們無關,我來負責。反正我挨的批多了,再多一次也無妨。”

  大家緊張的心情一下子松了下來……很多不合理項目由此下馬。

  話不多,但從不説空話、套話???侯祥麟敢於直言。

  在工作上,鮮見侯祥麟發脾氣,但依然有很多人怕他,“因為他可能會問得你心裏發毛。”中科院院士李大東笑言,“你很難‘蒙’他!”

  求實之風,不光限于科研。對人的問題,侯祥麟同樣如此。

  在推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人選時,一向重視基礎研究的侯祥麟,竟推薦曾任蘭化公司總經理等職的林華,讓很多人頗感意外。

  “要多吸納一些實踐經驗豐富、貢獻大的人進來,不要光盯著學術論文和專著。”

  即便對朋友,侯祥麟的尺度也從無“誤差”。

  有個和他私交不錯的老教授,資歷頗深,但指導的研究生成績不佳,參評博士生導師時,作為國家學位委員會化工評議組組長的侯祥麟,毫不猶豫地投了反對票。

  不違心、不迎合、只唯實,侯祥麟一生如是。人民網記者 盛若蔚

責編:李婷

相關視頻